高玉林 姚宏越
?
她寫的不是澳洲,也不是寂寞——評秦嶺的《澳洲留學的那些事兒》
高玉林1姚宏越2
(1.遼寧廣播電視大學, 沈陽110034; 2.春風文藝出版社, 沈陽110003)
《澳洲留學的那些事兒》是一本真實、生動的澳洲留學紀實作品,講述了作者在澳洲留學五年中求學、生活、工作、愛情等方面的獨特經(jīng)歷。本文分析其寫作特點,指出這是一本小書,也是一本大書,適合有出國夢想的學生,更適合每一個覺得自己的學習生活還不夠豐富,自己的人生還缺乏歷練的人。
秦嶺;作品;評論
說真的,剛開始打算讀這本書,并沒有對她有著多大的期待,作者秦嶺年紀不大,無非是中國眾多家境還算不錯有機會出國留學的青年中的一員。
但當我們剛讀到這本書的第1頁后,就對這個外表看上去還算文雅的女孩刮目相看了。套用一下托爾斯泰的話,要留學的孩子都是幸福的,離別的方式各有個的不同。想來,突然被告知即將出國的學生回到教室的狀態(tài)應(yīng)該是仔細地收拾東西,然后認認真真地聽完最后一堂或一天的課吧。她倒好,只留了句:我要走了,東西都不要了,你們誰要啥拿啥。一句不經(jīng)心的話,充分暴露了秦嶺同學內(nèi)心長期的對課堂學習的厭倦。留戀?怎么可能?
不得不說,秦嶺同學在國內(nèi)的時常碰壁,與她自身的性格有很大關(guān)系,生存環(huán)境可以馬上改變,但性格不會如坐飛機一樣,出了機艙說變就變。剛到澳洲她就給自己找了麻煩——要更換寄宿家庭。原因很簡單,總結(jié)起來有兩點:第一,寄宿家庭給她的第一印象太差,主要是在她折騰了近20個小時剛剛抵達寄宿家庭的時候,對方又逼著她去銀行取錢先交房錢;第二,沒有一見鐘情,更難日久生情,由于另一個寄宿學生日本女孩與“貪財”的房主打得火熱,秦嶺同學相當不慣,據(jù)說是房主私下給日本女孩開小灶,這一點我深表懷疑。秦嶺同學一直很討厭日本女孩,她口口聲聲稱“開始我對她還是很友善的”,這雖然有可能,但是我相信這種友善一定是最低限度的友善。就像她在書稿的另一處夸耀自己“其實我挺善良的”,說自己善良的其實都善良不到哪去,說這句話的背景,是她與后來又一個合住的日本女孩一同坐公交車回家,對方睡著了,而她下車時故意不叫醒對方。事后,那個可憐的日本姑娘終于停止了對她的“友善”。
就這樣,秦嶺把一個個潛在的敵人變成了實在的敵人,但是你能想象這樣的一個人在澳洲混了幾年后,竟然有了10個太太和6個老婆。這個事情在她的“朋友開發(fā)攻略”一節(jié)寫得清楚,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個風流公子。一個普通人時常見面的朋友也不過十來個,她光是老婆太太就有16個之多。以開玩笑的方式把同性朋友叫成太太、老婆、老公,確實是個不錯的交友辦法,親近莫若夫妻,絕對顯得親切,十多個老婆太太,不可能都跟閨密似的,但至少她是你的“老婆”,總不能也像敵人那么恨你吧。也在這一節(jié),秦嶺同學又讓人刮目相看了一次,她寫道:“現(xiàn)在想想,真的是一路在成長,我們從互相打鬧的玩伴,到各自入了不同的大學;從一起坐公交車到一人開一輛車出來;從單身單純快樂的日子到各自有了男朋友又經(jīng)歷分手的苦痛;從一起抱怨論文到一起煩惱工作。甚至,經(jīng)歷了死亡,我們分享了彼此的歡笑,從彼此的眼淚中學著堅強,她們,也許是我回國最大的不舍,但是無論分開了多遠,再相聚還會跟以前一樣,因為已存在彼此生命中的,永遠都不會陌生……”從開篇便以“壞女孩”形象示人的秦嶺同學,這段文字著實把我感動了一下,我進而覺得,秦嶺就是這樣一個愛恨分明的人,你得罪了她,她可能馬上會罵你,說你的不是;而你對她好,她未必會夸你,但一定會記得。
前面說過,無論她怎樣,她都是中國眾多家境還算不錯有機會出國留學的青年中的一員,而實際上這一龐大群體也可能分為兩類人,一類是混日子混學歷混留學經(jīng)歷的,而秦嶺幸而屬于后一類,這不僅表現(xiàn)在她考入了澳洲名校阿德萊德大學的名專業(yè)——葡萄酒專業(yè)(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知名度超過法國,阿德萊德大學的葡萄酒專業(yè)是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專業(yè))。據(jù)作者自己講,當時阿德萊德大學的葡萄酒專業(yè)是唯一一個對海外學生分數(shù)要求比對當?shù)貙W生分數(shù)要求高的專業(yè),高中上來的中國人她們那屆就她一個。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你很難看到一個人陌生人的正面與側(cè)面,因為有些作者會刻意隱藏一些他所不希望讀者知道的事情,這就如同某些老人晚年在他的自傳中看似知無不言,其言也善,但實際上卻是一種最大的欺騙。而秦嶺同學沒有,在徜徉于迷人的海邊、醉人的葡萄酒莊園等風光背后,她用大量的篇幅講述了她的打工經(jīng)歷,非常寫實、精彩。秦嶺寫了一次她當餐館服務(wù)員時一次最悲慘的春節(jié):那天正趕上澳洲周末,客人是平時的兩倍,一直忙到晚上11點,用她的話講是連請示喝水的時間都沒有,還趁人不注意把客人剩的半杯飲料一口解決了。待她走到車站等待11點半最后一班回家的公車時,“等車那工夫我人都站不住了,兩手緊抱著那個車牌的柱子……也不怎么那么背,被我們學校的一個北京女孩路過看到了,不知道她大半夜的剛從哪爽完出來。一開始還沒看出來,一點一點往我這邊挪,歪個頭確認是不是我。其實我早看見她了,實在沒力氣打招呼。她倒是精神飽滿,認出我后就用她那很標準的北京口音喊:呦,小嶺子,怎么了這是,你怎么變成這樣了,這是被誰給蹂躪的???我真想上去踹她一腳,無奈腿抬不起來,牙縫兒里蹦出倆字:打工?!睍x至此,有點兒佩服她了,阿德萊德大學的葡萄酒專業(yè)竟然讓她考上了。
和很多人的盲目留學不同,對于秦嶺,出國是對最明智的選擇,她是那種我們身邊少有的能夠很大程度上達到精神獨立的女孩,澳洲之于秦嶺,似乎有點地壇之于史鐵生的味道了。我們認為這是本書和其他留學書最大的不同,它絕不僅僅是一本告訴你在澳洲留學應(yīng)該怎樣做的書,它是一本小書,也是一本大書,適合有出國夢想的學生,更適合每一個覺得自己的學習生活還不夠豐富,自己的人生還缺乏歷練的人。
(責任編輯: 何方)
G256.4
A
1007-421X(2017)01-0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