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敬賢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2--01
趙彥春教授是一個德才兼?zhèn)涞膶W者。不但在語言學方面的造詣頗深,而且在翻譯事業(yè)上也有一定的建樹,為中國翻譯領域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這在外人看來,如果沒有深厚的語言基礎以及高超的翻譯水平,是無法把一部部中文作品翻譯成朗朗上口的英文作品的(其中也不乏晦澀難懂的文言文)。這與趙教授極高的學識以及平時的孜孜不倦的鉆研是分不開的。
我有幸跟隨趙老師學習了翻譯和語言學方面的知識,從中受益匪淺。在這門課程中,老師主要講了關于翻譯方面的技巧和不同的翻譯方法。與此同時,老師也講授了他所譯的《道德經》,以及三曹的詩詞。《道德經》是道家老子之作品,原文晦澀難懂,即便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就已經非常困難了,更何況把這些文言文翻譯成英文了。但是趙老師做到了,其翻譯的《道德經》英文版讓人讀起來恍然大悟,能夠清楚地理解老子所言。至于“三曹”的詩,趙老師把詩人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英文表現得淋漓盡致。
其中最使我印象深刻的還是趙教授所翻譯的林徽因之作《你是人間四月天》。林徽因的詩歌的語言風格繼承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清瑩婉麗,典雅優(yōu)美,同時也吸收了西方文學,建筑,美術的審美視角和風格,是新的歷史條件下一次東西方審美風格的融合。一經發(fā)表,引來了眾多人的贊美和高度評價。但是有很少人能夠把這么一首語言優(yōu)美,遣詞得當的格律詩翻譯成英文。趙教授此篇譯作,不僅在學術上有一定的意義,而且在翻譯界為諸多學者提供了借鑒之作。
此首詩歌分為五小節(jié),每節(jié)有三句話,每句話有十個字,全詩的字數和句式,勻稱而整齊,和諧而又不失美感。趙老師將詩歌的題目譯為You Are This Worlds April Day。從林徽因所要表達的意思來看,老師翻譯的比較貼切原文。四月天不是指的節(jié)日,天氣,應該是詩人的一種心情,林徽因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想必心情猶如四月的清風一般,吹拂在人的心上,讓人不禁心生溫暖之意,心曠神怡之情。所以在此,趙教授準確地抓住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因此翻譯的也恰到好處。有些人認為四月天應該翻譯成April Fools Day。這是與中國傳統(tǒng)的習俗習慣是完全不符的。April Fools Day是西方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愚人節(jié),與林徽因想要表達的意思大相徑庭,這是完全不符合實際語境的。由此可見,任何人在翻譯的過程中一定要忠實于原文,不能主觀臆造,否則就會與原文意思相背離。
趙教授首先運用了transliteration的方法,也就是音譯的意思。在這篇譯作中趙教授運用了多種象聲詞來增強翻譯過程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詩歌原文中“笑音點亮了四面風”中的“笑音”,趙老師沒有用smile,而是使用了象聲詞giggle;又如,“星子在無意中閃”,也是使用了twinkle這個象聲詞,用twinkle更能生動的表達出星星在夜空中閃爍的情景。與此同時,在翻譯“細雨點灑在花前”這句話的時候,連用了兩個象聲詞,即drizzle和sprinkle。Drizzle意為下著蒙蒙細雨,sprinkle意為灑水,此處使用這兩個象聲詞,把細雨打在花上的情景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使讀者讀后有一種動態(tài)之美。在表達喜悅的時候,老師并沒直接使用表達喜悅的詞匯,而是用了hurray這個詞匯,從而更直白的表達出了林徽因內心的喜悅的情緒。象聲詞的運用,使女詩人細膩的內心變化清晰明了地呈現在了讀者的面前,這對理解原詩有著極大的幫助。
直譯和意譯問題是翻譯界經久不衰的話題。老師曾說過,直譯并不等于一味地死譯,硬譯,而應該表現原句意義。而意譯指的是在翻譯的過程中,在忠實原文內容的前提下,擺脫原文結構的束縛,使譯文符合譯語的規(guī)范,將一種語言所要表達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做釋義性解釋,在轉換過程中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當然這里的意譯并不是指的胡亂的主觀臆測。趙老師曾經說過代理原則,即The Principle Proxy。譯文不等于原文,譯文可以獨立于原文而存在。在這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里,我覺得更偏向于意譯。因為并不是生硬的直譯原文,而是通過揣摩詩人內心的思想感情來奠定譯作的思想感情的基調,從而翻譯出最貼近原詩意味的譯文。
押韻技巧的運用也是本譯作的一大特點。其中第一句和第三句中的world和hurled押韻,對仗工整,第四句中的day和spray以及第七句中的bright,night和delight,seem和dream都是押韻的。押韻,對仗,韻律等技巧的靈活應用,使文章更加準確形象。而這些技巧也是我們作為研究學術之人所應該借鑒和學習的。
最后一條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翻譯要符合語法,句法,語意,而這三者缺一不可,互相聯(lián)系。翻譯就是參數調整的過程,用另一種語言的參數系統(tǒng)來表達調節(jié)另一種語言的思想。通過趙老師的這篇譯作,我深刻地感受到各個學科之間是相通的。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在這個學科學到的知識有可能會成為另外一門學科突破瓶頸的靈感。研究學術之人一定要把所研究的學問學精,切忌半途而廢,只有這樣才能在此領域有所建樹,進而與其他學科互通有無,并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產生促進的作用以及積極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