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劉孫賢
中體西用
湖南 劉孫賢
【圖解】漫畫中不知是誰隨意地將“西方先進技術”這根帶有碩果的幼枝胡亂地捆綁在一棵枯萎、毫無生氣、行將就木的枯枝上,這枯枝原來是長在“小農經濟”土壤上的“東方”“封建制度”的砧木上。稍有嫁接知識的人就明白,這樣的嫁接是不會有什么效果的,只要炎炎夏日一來,一切都會枯萎而死,最終成為別人的笑柄。這幅畫言簡意賅,寓意深刻。
【鏈接】“中體西用”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縮略語。“中學”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儒家的綱常名教;“西學”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學技術;“體”,即根本的意思?!坝谩保淳唧w的措施。就是要以封建綱常倫理作為國家安身立命的根本,采用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統(tǒng)治?!爸畜w西用”是洋務派關于中西文化關系的核心命題,也是洋務教育的指導思想。
“中體西用”思想的產生:洋務運動興起時期,馮桂芬第一次正面論述了西方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問題,提出了“倫常名教”是中國文化的根本,不得改變;而引進西方先進的器物和技藝則是有益于國家發(fā)展的。早期的維新派人物鄭觀應也有類似的觀點。這些人物雖然沒有正面提出“中體西用”的概念,但其思想的核心就是“中體西用”,由此說明“中體西用”的思想實際上已經提出來了。
張之洞的《勸學篇》中詳細地闡釋了他的“中體西用”思想,成為當時論述“中體西用”思想的代表作。他說:“四書五經,中國史事政書地圖為舊學,西政、西藝、西史為新學。舊學為體,新學為用,不使偏廢。講西學必先通中學,然后擇西學之可以補吾網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我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無其害,既免迂陋無譏,又杜離經畔道之弊?!睆堉粗v“西政”,只限于西方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教育的具體措施,而不愿意涉及資本主義的社會政治體制。 他的目的只是想借用資本主義的甲胄保護清朝封建主義的軀體,因此絕對不可能使中國教育徹底擺脫傳統(tǒng)封建教育的束縛。
【設題】觀察上圖,你認為該漫畫描繪的是 ( )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立國之道,尚禮儀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
C.“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D.“興民權,設議院,以改良的方式變君主專制為君主立憲制”
【答案】C
【解析】A是地主階級抵抗派林則徐、魏源的觀點;B是頑固派的觀點,反對向西方學習;C是洋務派的觀點,在保留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D是維新派的觀點,要改變封建制度為資本主義制度。C符合題意。
(作者單位:湖南省洞口縣第一中學)
拓跋余(北魏皇帝)
拓跋余(?—45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之子,景穆帝拓跋晃異母弟,母閭左昭儀,南北朝時期北魏皇帝,在位僅八個月。
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受封吳王。正平元年(451年),改封南安王。正平二年(452年),中常侍宗愛弒殺太武帝,擁立拓跋余為帝,改元永平(或作承平)。
拓跋余自認為自己沒有按照長幼順序登上皇位,便厚賜大臣以收買人心,一個月的時間,國庫揮霍一空。加之拓跋余喜歡醉酒,縱情聲色犬馬,喜好野外狩獵,出入沒有限度。又不過問國家大事,邊境告急,不出兵救助,致使百姓憤恨。
而宗愛身居宰相高位,總管三省政務,負責皇家的安全事務,隨意召喚公卿大臣,專權跋扈日益加重,朝廷內外都畏懼他。拓跋余懷疑宗愛將要作亂,就想謀劃削奪他的大權,宗愛知道后非常憤怒。永平二年(452年),宗愛利用拓跋余祭祀宗廟之機,派小黃門賈周等人在夜晚殺死拓跋余。拓跋余死后,其侄子文成帝拓跋浚即位,誅殺宗愛、賈周等人,以諸侯王的禮儀安葬拓跋余,謚號為隱王。
(摘自網絡,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