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王童姬
(作者單位: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小組合作學習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融合探究
?北京/王童姬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即為在學習過程中采用分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這種學習方式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點是改變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局面,而讓班級所有學生參與進來,團結協(xié)作、互相配合、取長補短,充分發(fā)揮學生潛能。本文在此以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為探究方向,指出小組合作學習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融合。
小學;信息技術;小組合作;課堂教學
小學信息技術是小學課程中的基礎性課程,其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對學生今后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技術能力都有很大影響。為了更好培養(yǎng)小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進行,在小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明確學生主體地位,著眼學生長遠發(fā)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探討問題并解決問題,不斷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
小組合作的前提是要進行小組分組,科學合理的小組結構有利于整個小組學習效率的提升[1]。在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前,首先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學生性格特點、知識水平、溝通能力、個人興趣及學習態(tài)度等因素來進行合理分組,且分組要注意不可長期一成不變,而應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對小組結構進行調整,不斷重組、優(yōu)化小組結構,確保小組學習能夠實現(xiàn)多層次、多方面、多角度溝通學習。
比如,在進行電子圣誕卡片制作時,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興趣進行分組,保證每個小組中都有一名具有較強組織協(xié)調能力學生擔任組長,每組內有積極響應組長任務布置的“活躍分子”,這樣才能夠保證電子圣誕卡制作中樣式設計、團布局、圖案繪畫等各個部分都能夠分工到具體學生頭上,若分組不合理,一個小組中所有學生都屬于“悶葫蘆”,那么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也很難開展下去。
僅僅幾十分鐘的課堂學習十分有限,教師要想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更多信息技術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這也具有一定難度,這便需要教師在進行課堂小組學習之前做好充分課前準備,為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前對即將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大概了解,然后教師根據(jù)教學任務為學生分布任務,并明確每位學生具體分工。
比如,在教導學生學習“網頁制作”時,由于網頁制作需要做很多前期準備,包括大量素材準備和版面設計等,如果這些都放在課堂上進行十分耽誤時間。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前先明確分組,然后對小組中每位學生進行明確分工,一部分學生進行設計討論,一部分學生進行素材搜集,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同時還可以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且學生在搜集和探討過程中還可以增強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讓學生能夠更好掌握知識要點。
分組完畢后教師還要注意對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應重點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內容設計要注意與教材內容和教學任務相結合,在保證學生能夠有效掌握知識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設計[2]。另一方面課堂教學的設計要能夠將小組合作學習融入其中,確保設計的教學活動可以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優(yōu)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制作班報》學習中,教師教學的重點是要讓學生學會把文本。圖片等內容插入到word當中,并進行合理布局設計、格式設置,確保整個版面制作的優(yōu)質。教師在課堂設計上,可以首先讓小組學生進行課件觀看,調動學生班報制作激情。然后讓學生小組討論后確立班報宣傳主題,認真規(guī)劃欄目,收集篩選素材,通過實地考察、現(xiàn)場采訪、網絡查閱等方式開展自主探究,然后由小組負責人匯報自主探究成果,教師做出評估后帶領各小組掌握班報制作流程,確立整體布局,由學生實踐操作完成班報作品的制作。
對小組學生學習成果進行正確評價,評估其小組學生取得效果,需要教師制定一套完善合理的小組學習評價機制。完整的小組學習評價不僅要包括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還可以開展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3]。首先是師生評價,主要是教師根據(jù)小組學生合作學習開展情況及最終學習效果進行評價,這需要教師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過程中加強巡視,注意對小組學習開展進行指導,重點是對小組中那些后進學生進行引導,教師注意在評價過程中對這些后進學生不能用硬性標準進行判定,而應多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給予他們鼓勵,避免他們在小組學習中被忽視,提高他們學習積極性,適當予以夸獎。
另外是學生進行學生自我評價,自我評價的顯著效果是有助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促進學生改進,也可以采用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的方式。對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評價上從多方面進行,包括有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的態(tài)度、過程、方法等。教師也可以設置相應標準,讓學生對照進行自評或互評,如①小組學習過程中是否積極參與;②學習過程中是否有責任感;③學習中是否努力完成自己負責的任務;④小組學習中是否幫助同伴;⑤本次學習是否掌握課程知識點等。
總而言之,將小組合作學習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相融合,不僅有利于學生信息素養(yǎng)、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同時借助合作學習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生自主探究、思考的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意識,有助于學生今后全面綜合發(fā)展。
[1] 李鴻基.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5(11):113+134.
[2] 鄭冬冬.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分組策略與優(yōu)化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7(03):68-70.
[3] 楊帆.利用合作學習提高信息技術課堂實踐效率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9):108-109.
(作者單位: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