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春 楊伶俐 張茜
【摘要】實踐表明,單一的終結性評估在測評高爾夫英語教學的成效時有很大的局限性。筆者希望通過采用具體的形成性評估方式,發(fā)展學生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相互評價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高爾夫英語的意識與能力,為他們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意識與習慣打下基礎。
【關鍵詞】高爾夫英語教學 形成性評估 自主學習
自2006年我院與加拿大荷蘭學院合作以來,我院招收的體育服務管理(高爾夫球會管理方向)專業(yè)的學生都進行了高爾夫英語課程的學習。目前學生所學的《高爾夫英語》,內容覆蓋了加方課程體系中《高爾夫概論》和《高爾夫運動技能》的相關內容。根據(jù)筆者對海南各大高爾夫球會進行的調查,當今企業(yè)和市場對高爾夫人才的英語能力要求較高。但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存在以下問題: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不夠,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導致學生英語水平普遍不高。而傳統(tǒng)的終結性評估主要采取試題考試的形式,它側重于學生學習的最終結果,忽略了學習的過程,因而不能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甚至可能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評估方式,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自主學習能力,并為他們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意識與習慣打下基礎。
形成性評估是美國著名評價學專家斯克里芬1967年提出的,它側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估,是一種動態(tài)的評估。羅少茜認為:“以學生行為表現(xiàn)為本的教學評估可以使我們的學校從單純的報告‘分數(shù)的評估模式轉移到一個新的動態(tài)的評估環(huán)境中去。在這個環(huán)境中,學生應該成為積極的學習者和思考者”。它不僅注重對學生認知能力和所學知識的評價,還重視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及行為能力的評價。研究者們認為沒有一種形成性評估模式適合所有老師、學生和課堂。每個老師都要探索適合自己的形成性評估模式。以下是筆者在高爾夫英語教學中采用的一些形成性評估方式。
一、問卷調查和小測驗
在學期開始,筆者就學生的學習策略、動機,對高爾夫英語教學的看法建議等開展問卷調查。之后再進行課堂小測驗,比如考查學生對高爾夫英語課程中專業(yè)詞匯的了解度等。目的是掌握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況和英語水平,讓學生建立“以學生為中心實施自我評價,學生是評價主體”的觀念。隨后抽取部分學生座談,聽取學生意見并據(jù)此制定切合學生實際的形成性評估措施。
二、課堂表現(xiàn)評估
學生課堂表現(xiàn)主要包括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態(tài)度、參與課堂狀況、與他人合作完成任務情況以及課堂出勤等。課堂表現(xiàn)評估主要采取自評與組評相結合的方式,由小組長負責每日填寫,以周為單位進行統(tǒng)計。課堂出席占5%,小組參與情況占5%。教師對自評和組評進行全程指導、監(jiān)督和管理。
無論是自評還是組評,都能客觀地反映出階段內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例如:2011年3月6日,10高爾夫班,李響,預習任務完成度較高,作業(yè)完成認真且正確率較高,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2011年3月13日,10高爾夫班,李響,上課積極性欠佳,作業(yè)完成較為認真,課下跟同學交流少。通過比較這兩次記錄,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李響是個學習較認真的學生,課程任務和作業(yè)做得很好,但是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可能在3月13日這天情緒欠佳等。通過這樣的觀察記錄,我們就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其他方面的一些信息,以便及時反饋給學生本人,加強與其溝通,讓學生不斷地調整學習的狀態(tài)和計劃,使其更好地融入高爾夫英語專業(yè)知識的學習。
三、設立學生學習工作組,突出個人或小組匯報
高爾夫英語是一門基礎課,通過全面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在高爾夫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匯報(演講)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與自主性。
高爾夫英語課程的學習,作業(yè)多采取個人或小組演講型匯報、項目報告等內容,其形式可以是傳統(tǒng)的以紙介質為主型,也可充分利用現(xiàn)代技術,采取頭腦風暴、網(wǎng)絡課堂測試、在線討論、網(wǎng)絡探究式學習等。無論何種方式進行評估都充分考核學生實際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尤其是在高爾夫行業(yè)實用性口語的表達能力。
四、建立學生學習檔案
學生學習檔案的建立,有助于跟蹤學生學習動態(tài),具體來說,通過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的記錄、網(wǎng)上自學記錄、訪談和觀察等形式,教師可以更細微地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掌握、評估和監(jiān)督,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
我院目前建立的學習檔案包含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兩種媒介,主要包括:①學生每學期高爾夫英語課程的形成性評估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及最后的總評成績;②學生自認為最滿意的書面作業(yè)樣本;③學生學習過程記錄,如:各種學習材料、各種語言活動記錄、角色扮演照片或錄影等;④平時各種活動或作業(yè)的自評、互評記錄;⑤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觀察評語及反饋意見;⑥學生對不同階段英語學習情況的自我總結、評估與反思。
五、學生自我評估、同學間互評與教師評估相結合
學生的自評和互評都必須與教師的評估結合起來。在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估時,教師擔當多重角色,既是評估標準的制定者,又是學生學習的管理者,既是評估的參與者又是學生互評與自評的參謀。
例如:筆者提前給學生安排某一項目,明確任務,學生在課外準備,課堂教學中抽出一段時間,選幾位同學進行3- 5 分鐘的陳述。在同學中選出四位評委,制定評分標準,對同學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包括語音、語調,陳述內容,演講技能如姿勢、表情等。通過學生互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自主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運用能力。
同時,還可以通過即興演講來提高學生的臨場發(fā)揮能力及有關的心理素質等。學生隨即抽題,僅有一分鐘準備時間,更具挑戰(zhàn)性,主要是鼓勵學生自愿參加,由同學自愿互評與自評。最后教師針對性地進行總結,包括演講的整體表現(xiàn)情況與學生自評和互評情況,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并對不足提出改進措施。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比較全面的、多方位、具體的課堂教學評估體系,提高了教學與評估的效率。
形成性評估要求學生重視課堂出勤、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測驗以及自主學習與合作化學習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或因素。學生努力爭取教師和同學較高評價的過程,對其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大有助益。2011年我院所作的形成性評估與學生自評問卷顯示,76%的學生認為形成性評估模式讓他們更加享受英語學習的過程;70%的學生認為自己入學以來英語學習的進步顯著。2012年6月,我院體育服務管理(高爾夫球會管理方向)專業(yè)學生參加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能力三級考試,通過率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形成性評估是實現(xiàn)高爾夫英語課程教學相長的重要有效手段。一方面,教學需要形成性評估來引導、監(jiān)督和管理。另一方面學生需要利用形成性評估手段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方式,控制學習進程,自行評定學習結果。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評估體系,構成高爾夫英語教學過程的良性循環(huán),不僅讓學生樂于英語學習,也將大大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羅少茜.英語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研究[M].北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2]郭茜,楊志強.試論形成性評價及其對大學英語教學與測試的啟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5):103-108.
作者簡介:
紀春(1973-),女,海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商學院副教授。
楊伶俐(1979-),女,海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商學院助教。
張茜(1982-),海南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外語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