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錚
【摘要】服飾描寫從屬于文學中的肖像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作品主旨有著輔助的作用。薩克雷作品中的服飾展現(xiàn)了維多利亞時期的社會生活風貌。在他的作品中,服飾對塑造人物性格、推動人物命運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可以說有畫龍點睛之感。
【關(guān)鍵詞】服飾 維多利亞 薩克雷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025-01
服飾文化是社會生活的外在表現(xiàn),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含蓄反應。在這一點上兩者是有某種默契與聯(lián)系的。加之服飾描寫本來就從屬于文學中的肖像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作品主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所以,每個作家的文學作品中都有服飾描寫。薩克雷的作品也不例外。在他的作品中,服飾對塑造人物性格、推動人物命運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可以說有畫龍點睛之感。下面我將從反應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特點和暗示人物命運走向三個方面剖析解讀薩克雷的服飾語言。
首先,成功的服飾描寫可以將人物身份地位在不經(jīng)意間展現(xiàn)出來,使讀者在第一時間對人物產(chǎn)生主觀認知。
下面先來看看薩克雷筆下的上流社會男女的群像:“胭脂,硬襯裙,金剛鉆首飾,假頭發(fā)……太太小姐們時行穿羊腿式的袖子,頭上插著鏟子似的玳瑁大梳子,不像時下風行的裝束,簡簡單單的袖子,漂亮的束發(fā)花圈[1],從這段描寫中能夠得到幾個信息:首先透過服飾看到當時的社會風氣,上流社會的人們衣食無憂,追求享樂,都以能盛裝進宮覲見為榮;其次展現(xiàn)了女性的虛榮心理,服裝配飾對于女性的誘惑總會比男子要強大得多,暗示出美麗是她們生活及婚姻中最重要的砝碼;再次引出故事的主人公人生中最為輝煌的篇章,蓓基爬上上流社會的見證和留念,一個美麗卻短暫的夢。所以,薩克雷筆下的人物,通常有兩類,一類是樸素的善良的普通市民,一類是被嘲諷為只講究衣著的有閑而無知的新貴。他將他的筆鋒直指后者,進行了無情的嘲諷和批判。
兩個女主角身份地位的不同也是通過服飾描寫含蓄的加以暗示。例如故事中第一次展現(xiàn)兩個女主人公友誼的方式就是愛米麗亞送衣服和首飾給利蓓加:“她拿出一只璁玉戒指,一只水晶戒指,一件短條子花紋的漂亮紗衣服”,“再送她一條白色細羊毛披肩”[2],這處細節(jié)描寫將二人身份地位的高低差異展現(xiàn)無疑。作為富家千金的愛米麗亞慷慨善良,樂于助人;而寄人籬下的孤女利蓓加只能聰明機智卻有野心勃勃,內(nèi)心充滿了物欲。
其次,服飾可以表現(xiàn)一個人的內(nèi)在性格特點,透過服飾看人物是閱讀薩克雷作品的一個不錯的觀察角度。
“像所有的胖子一樣,他老把衣服做得太緊,而且愛挑顏色鮮艷的料子和最花哨的式樣”[3],“穿了好幾件五顏六色的襯背心”[4],語言展現(xiàn)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愛美的花花公子形象。喜歡鮮艷的顏色,暗示他的品位低下,活畫出一個愛慕虛榮,骨子里自卑,又希望通過外表受到別人的關(guān)注的形象。
另外,暗示人物命運走向也是作者運用服飾描寫的一個重要意圖。
我們可以通過利蓓加的服飾描寫的變化來猜測觀察她的命運走向。作者對剛剛走出學校大門的利蓓加的服飾卻沒有過分夸張強調(diào),只是寫到“她穿了一身白衣服”[5],此時的她還稍顯單純,而且喜歡裝出天真無邪的樣子來麻痹男人們,這種服飾還沒有表現(xiàn)出她的虛榮心。
“她穿一件嬌嫩得像玫瑰花一般的粉紅袍子……上面半披著一條云霧似的透明紗巾……一層層又松又挺的新綢裙子底下露出一只美麗的小腳,腳上穿的是最細的絲襪和最漂亮的鏤空鞋”[6],這個時期的利蓓加已經(jīng)意識到如何修飾自己能得到男人的傾慕了,她用錢來包裝自己,通過自己的美貌和智慧,踩在的仰慕她的男人們的肩上向上爬,試圖混入上流社會。
“她身上是潔白松軟的鴕鳥毛,披著白披肩,一只手輕輕巧巧的提起了貴重的緞子長裙”[7],此時的她就像是飛上枝頭變鳳凰的麻雀,終于揚眉吐氣,飛到了勝利的頂峰。在這一刻,她終于擁有了平等和尊嚴。但服飾的極度華麗,讓人有些不祥的預感,因為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往往是易盛極轉(zhuǎn)衰、樂極生悲。
利蓓加的美夢最終還是壽終正寢了,他的丈夫從監(jiān)獄中被保釋出來,目睹了她和斯丹恩勛爵在家中約會,“她還盛妝艷飾,胳膊上戴著鐲子,手指上套著指環(huán),胸口還有給她的金剛鉆首飾”,最終“衣服、羽毛、披肩、首飾,一切出風頭的必需品亂糟糟堆成一堆,全糟蹋了”[8]。她就像那華麗的衣服和首飾一般被丟棄了,服飾的命運暗示了她悲慘的命運,她最終沒有成為命運的主人,老天和她開了個玩笑,先讓她升入天堂,再把她打入地獄。
總之,薩克雷的服飾語言是非常豐富的。從他那細膩獨到的服飾描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服飾與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點、命運走向聯(lián)系緊密,渾然一體。剖析研究薩克雷的服飾語言,有助于解讀他筆下的人物形象,所以這一課題值得每個人繼續(xù)深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名利場》第五十一章P485
[2]《名利場》第二章P13
[3]《名利場》第三章P18~19
[4]《名利場》第二十二章P201
[5]《名利場》第三章P19
[6]《名利場》第三十七章P355
[7]《名利場》第四十八章P452
[8]《名利場》第五十三章P50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