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凌,吳佩珊,鄧鳳君
益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藥學系,湖南益陽 413000
淺談藥品說明書整理在護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思考
肖凌,吳佩珊,鄧鳳君
益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藥學系,湖南益陽 413000
《護用藥理學》的教學應根據護理職業(yè)崗位的實際需要,幫助學生辯證認識藥物作用的兩重性,要求學生掌握藥理學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側重護生用藥護理能力的培養(yǎng)。藥品說明書是載明藥品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是選用藥品的法定指南。該文以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收集、整理藥品說明書為手段探討了提高大專護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用藥護理思維和能力的方法,為護用藥理學實踐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護用藥理學;實踐教學;藥品說明書
護用藥理學是護理學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課程要求大專護生通過學習藥理學基本理論、基本概念、臨床常用藥物的藥理學知識,具有制定用藥監(jiān)護措施的臨床思維能力,為今后工作中合理開展用藥護理奠定基礎。大專護生有強烈的學習意愿,學生在校兩年時間內,對各種知識的學習、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抱有熱情,對參加各種社團活動興趣滿滿。但相較于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而言,大專護生的生源主要以文科生為主,對醫(yī)學知識內在邏輯關系的鉆研理解稍欠。醫(yī)學是一門以機體和疾病為中心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聯(lián)系緊密的學科,該研究發(fā)現課堂上教師如果一味從醫(yī)學基礎知識入手講解藥物的作用,學生對前期知識掌握不牢靠,不能迅速把眼前藥物的作用與相關醫(yī)學基礎知識建立聯(lián)系,長期以往,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逐漸出現重人文素養(yǎng)學習、技術操作學習,輕理論知識學習的現象,教學效果不理想。
藥品說明書是藥品生產企業(yè)印刷并提供的,用以指導臨床正確使用藥品的技術性資料,是指導規(guī)范患者用藥環(huán)節(jié)的指南和依據。除開書本理論知識以外,收集藥品說明書是學生在開展臨床見習之前獲取藥品知識最直接的途徑,該研究在教學過程中嘗試以藥品說明書為紐帶,提倡大專護生通過藥品說明書的收集整理分析將護用藥理學知識與臨床疾病的用藥護理相聯(lián)系,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現將實施過程及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隨機選取2016級大專護生2個班進行教學改革。學生已經完成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的基礎醫(yī)學知識學習。該學期開設了護用藥理學、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病理學、健康評估等專業(yè)基礎課程。
通過藥品說明書的收集、整理、分析提高大專護生對護用藥理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護生根據藥物特點制定用藥護理方案的能力。
在護用藥理學開課過程中要求學生組成小組從家庭小藥箱處或網上(丁香園用藥助手等)查找資料收集藥品說明書,對所獲得的資料按教材順序進行歸類、粘貼,標記藥品的名稱、主要成分、適應證、主要不良反應、用藥注意事項。在相關藥物理論課程講解結束后,每次實驗課前教師制定4類藥物主題,要求學生進行病例、藥品知識整理及用藥護理方案設計。實驗課時每個教室分為4個小組,每個小組就學習興趣點或日常生活中的用藥疑問點以一類藥品為主題開展匯報活動。教師布置思考題,要求學生結合藥物的作用及作用機制思考該類藥物臨床適應證確立的緣由,思考藥物不良反應、用藥注意事項的緣由,思考治療同一疾病所用不同藥物之間作用特點的區(qū)別和不良反應差異性的區(qū)別;如果手頭有該專題藥物所涉及的病例時要求學生將相關疾病的病情特點、患者用藥前后的病情變化特點等一并整理并匯報;根據藥物的相關藥理學內容初步制定用藥護理方案。學生就思考題進行解釋分析,教師最后對學生制定的用藥護理方案進行點評和總結。
各小組學生在確立討論主題時是以學習興趣為導向或以解決日常用藥疑問為目標,因此領取任務后積極查找資料,分析梳理各藥品之間作用特點的區(qū)別和不良反應差異性的原因。小組分工合作完成專題匯報資料。學生經過充分準備后的強烈述說欲望及學生交流討論時思想碰撞激發(fā)的靈感和對藥理學內容的領悟、比理論課堂上單純以教師為主的填鴨式講敘法效果要好得多。
學生在此階段學習過程中,樹立了明確的學習目標,通過護用藥理學的理論學習和藥品說明書的分析理解,幫助自己或親朋好友解決了用藥實際問題,增強了學習意愿和學習信念。教學活動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即便部分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在資料準備過程中出現倦怠,也會在其他組員的帶動下積極參與。
該教研室針對大專護理學專業(yè)選用的是由陳樹君等[1]主編的護用藥理學第3版教材,這本教材是為護理、助產專業(yè)使用的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十二五”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劃教材,教材依據護理工作的特點對藥理學內容進行了修正,在要求學生學習藥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增加了與護理相關的用藥注意事項的篇幅,而對藥物作用機制內容進行了精簡。這種教材編寫方式符合大專護生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符合“學以致用、學以夠用”的教學原則,是護用藥理學教學的典范教材。
但是,護用藥理學與藥理學一樣,也存在藥物種類多,藥名難記,藥物的作用、用途多,相似作用、用途的藥物多,各章內容之間無內在邏輯聯(lián)系,而主要是與基礎醫(yī)學知識及臨床知識關系密切。護用藥理學教學重心藥物效應動力學的教學過程中,藥物作用的內容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只有充分理解藥物的作用才能舉一反三理解藥物的用途、不良反應、用藥注意事項[2]。藥物作用機制講敘了藥物如何影響機體的生理功能和生化過程而發(fā)揮作用,對藥物作用機制的理解是學生學習藥理學內容過程中打通“任督二脈”的關鍵之處,不把藥物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道理講清楚,單純死記硬背藥理學內容的學習方法效果肯定不理想。
因此針對大專護生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學生的學習現狀和醫(yī)學知識的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之間存在的矛盾,在護用藥理學課堂上如何對藥物作用機制內容進行取舍成為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該研究認為,藥物的作用機制是幫助學生理解藥物作用的關鍵線索,特別在一些同病多藥(如抗高血壓藥、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藥、抗消化性潰瘍藥、平喘藥等)編寫模式的教材章節(jié)中,各類藥物的作用、用途相同,但因各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所以各自的不良反應和用藥注意事項大相徑庭。只有理解藥物的作用機制,才能理解并識記其它藥理學內容。臨床護理工作的重心在于密切觀察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筆者從藥物的不良反應、用藥注意事項等大專護生的學習興趣點入手,引導學生以整理藥品說明書為手段,啟發(fā)學生思考藥物適應證、不良反應、用藥注意事項的由來,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藥物的作用機制和作用,并鼓勵學生根據藥物相關內容設計用藥護理方案,獲得良好效果。
不少學校建立了模擬藥房,模擬藥房可成為情境教學的場所,針對不同專業(yè)學生設計相應案例,增添藥理學教學的實用性,使教學體現職業(yè)特點。模擬藥房同時提供了市場上常見的各類藥品,供學生進行臨床用藥模擬演習[3]。隨著該校辦學條件逐步改善,模擬藥房的建立指日可待。目前圍繞收集整理藥品說明書開展的教學活動所積累的經驗和體會,可直接用于基于模擬藥房條件開展的各專業(yè)的藥理學教學過程。
該次調查顯示,學生在學習護用藥理學課程之前對藥物的認知僅限于抗感冒藥、抗生素、或一些地方臺廣告較多的中成藥,如果太早布置收集藥品說明書的任務,不能很好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完成任務的時間拉得過長,學生喪失新鮮感,效果不如人意。隨著病理學、健康評估、護用藥理學課程的開展,學生對疾病及藥物有了一定認識,此時要求學生收集藥品說明書,學生應用所學藥理學知識學會看懂說明書,嘗試解決臨床問題,或能夠幫助家人朋友答疑解惑,成就感強,學習效果理想。
筆者曾要求學生收集資料,交由教師整理、講解,學生參與度不夠,這樣無異于再將藥理學內容講敘一遍,憑空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的學習負擔,效果不佳。因此筆者改變策略,要求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各小組指定目標,獨立完成藥品說明書收集、整理、分析、結果匯報工作。這樣,學生目標明確,通過自己的思考分析、整理結果,自主完成了該類藥品知識的復習和歸納過程,再通過教師的引導與啟發(fā),學生基本能復述該類藥物的重要內容,嘗試制定用藥護理方案,達到教學目標。同時,教師在活動中要應用一些管理手段和激勵方法,發(fā)動更多學生積極參與這項活動。
學生通過學習藥品說明書,除可加深對藥理學內容的理解外,還可以直觀的方法認識處方藥、非處方藥、藥品說明書的標示、特殊藥品標示等。通過分析不同劑型的特點學習不同劑型藥物的應用范圍和使用注意事項。臨床新藥層出不窮,學生在校學習護用藥理學的時間和學習內容有限。周錦華調查發(fā)現[4],護士對藥品說明書的認知程度較差,藥理知識水平有待提高,對用藥知識的學習缺乏主動性,對藥品說明書中含有的一些藥學術語理解困難。因此,在護用藥理學學習過程中結合藥品說明書的學習能幫助學生提高自學能力,在今后工作中能自行通過藥品說明書的學習獲取用藥護理相關知識,應對醫(yī)療護理崗位需終生學習的要求。
[1]陳樹君,秦紅兵.護用藥理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4.
[2]秦紅兵.加強學習方法指導提高藥理學教學效果[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7(6):71-72.
[3]陳保紅.模擬藥房在高職高專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15):12-13.
[4]周錦華.護士使用藥品說明書認知及行為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3(4):51-53.
R96
A
1672-5654(2017)07(b)-0076-02
2017-04-19)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0.076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資助項目(湘教通[2016]400-1127)。
肖凌(1977-),女,湖南邵陽人,碩士,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藥理學教學與研究。
鄧鳳君(1973-),女,湖南沅江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藥理學教學與神經藥理學研究,E-mail:3297452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