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德育課作為技工院校開展德育工作的主課堂和主渠道,對于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德育課的實效性卻不容樂觀。從實際出發(fā),就如何提高德育課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 鍵 詞] 德育課;實效性;價值取向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1-0191-01
一、當代技工院校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分析
(一)價值取向多元化,過分強調自我,缺乏社會責任感
面對互聯(lián)網等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多元價值觀念和多元文化的沖擊,技工院校學生的道德選擇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但是因為缺乏正確的價值判斷標準,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尚未成型。其道德選擇呈現出不穩(wěn)定的特點,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拜金主義、個人享樂主義等消極情緒時有存在。
(二)缺乏自信心和感恩之心,規(guī)范意識淡薄
一般來說,技工院校的學生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1)初中或者高中成績較差,中、高考難以升入理想的學校,被迫選擇技工院校;(2)來自邊遠山區(qū)或者是農村的學生,家庭經濟比較困難,他們會有些自卑、不合群;(3)來自單親家庭或者從小就是留守兒童,父愛母愛的長期缺失使他們的身心受到了傷害。所以,據統(tǒng)計顯示,許多技工院校學生都存在著心理方面的問題。他們首先在認知上進行了自我否定,再加上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部分學生情感淡漠,缺乏感恩之心。
二、目前技工院校德育課教學現狀與不足
(一)總體狀況
目前在技工院?,F行的德育課程體系指導下,德育課教學總體上是有切實成效的,德育課在師資力量、教學時數等方面有了很大的保證。職校學生在職業(yè)道德素質、世界觀、人生觀的鍛造方面是積極健康的。但是因為德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的、反復的工作,德育課堂的教學實效性還是不容樂觀。
(二)存在的不足
1.德育課教學的吸引力不強
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倡導“一元主導”和“教師主體”的理念,教學模式以單向的灌輸式教育為主,德育的內容與形式相對比較單一。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道德知識的灌輸與宣講,但是寓教于樂的程度、教育性與觀賞性的融合還有待提高。德育課一旦淪為“假、大、空”式的說教,必然會造成學生對于德育的抵觸情緒,其課堂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2.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比較薄弱
德育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在學生獲得較為系統(tǒng)、完整的德育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將基本理論知識與學生思想、學習規(guī)律以實踐活動的形式結合起來,實現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關鍵方式。
3.德育教學與職業(yè)發(fā)展聯(lián)系不夠緊密
技工院校與普通高中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培養(yǎng)目標不一致,普通高中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質,而技工院校則致力于培養(yǎng)適應崗位需要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職業(yè)教育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yǎng)模式,這就對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就目前來看,部分技工院校往往將學生培養(yǎng)的最終目的定格為推向就業(yè)市場,以學生順利擇業(yè)就業(yè)為導向,但受外部大環(huán)境的影響,導致德育教育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職業(yè)精神和職業(yè)意識的培養(yǎng)。
三、提升技工院校德育課實效性的路徑探索
(一)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充分發(fā)揮以教師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思維,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變?yōu)榉e極主動地掌握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擺正教與學的相互關系:主張啟發(fā)學生,但不給學生施加壓力;指明學習途徑,但不代替學生做出結論。在教學內容上,以課本為基礎,向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輻射,緊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時代性,突出重點和熱點問題;在提問方式上,多采取啟發(fā)式、開放式的提問方式,答題過程中多鼓勵和肯定學生;在教學形式上,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形式均可引入課堂。
(二)利用多媒體手段,實現一體化教學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德育課可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把課堂打造成一個有聲有色的活動世界,動態(tài)的課堂能調動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和參與性,一改以往德育課枯燥乏味的印象。
(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開展豐富的實踐教學
德育需要貼近學生的實際,需要在課后不斷地鞏固和提升。學生只有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和社會生活的體驗,才能從最初的感性認知升華為理性認識。一般來說,實踐教學包括社會調查、參觀見習、勤工儉學、社會公益活動等實踐形式。另外,針對職校生思維活躍、表現力強,對于教學的生動性和直觀性有一定要求的特點,可在課后開展與德育相關的演講比賽、辯論賽、小品、話劇表演等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作用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增強自己的道德責任意識。
參考文獻:
[1]王慶云.中職德育教育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策略研究[J].教學設計,2014(40).
[2]單勤.提高德育課教學效果的探索[J].管理,2013(3).
[3]鄭全銀.技工院校德育課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科技視界,2012(23).
[4]羅志.淺談加強技工學校德育課的實效性[J].科教縱橫,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