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國家對職業(yè)教育的重視,尤其是現(xiàn)代學徒制的提出,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是當前形勢的迫切要求,也是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訴求。通過對某技工院校受處分學生違紀情況的研究分析,從德育和管理的角度提出技工院校加強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建議。
[關 鍵 詞] 技工院校;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中圖分類號] G71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1-0046-04
一、技工院校加強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前,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yè)教育,技工院校作為職業(y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社會人才培養(yǎng)中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對于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來說,最頭痛的就是感到學生難教育、難管理,這讓很多教師困惑。
(二)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發(fā)展委員會曾在1972年發(fā)表了《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中指出“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薄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要加強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需要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的決定》和全國職業(yè)教育工作會議,對加快發(fā)展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和技能人才培養(yǎng)、職業(yè)培訓等工作作出部署,為技工教育發(fā)展提供了良好機遇。技工院校是職業(y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加強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毫無疑問成為學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是學校德育工作針對性和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四)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2014年12月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fā)了《關于推進技工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實施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共同培養(yǎng)”為主要內容的企業(yè)新型學徒制試點,鼓勵技工院校與企業(yè)共同合作開展學徒培訓,加快培養(yǎng)企業(yè)青年技能人才。這也就要求在新形勢下,技工院校的學生能夠跟上時代要求,通過在校期間盡快鍛煉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積極努力地學習,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打開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門,最終實現(xiàn)終身發(fā)展。
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內涵
(一)自我教育
自從人類社會有了教育現(xiàn)象,自我教育就開始出現(xiàn)了。早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提出了“自省”等自我修養(yǎng)的方法。
程文晉、付華在《管理視域的自我教育論》中指出:“自我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自我教育是指個人有意識地影響自己身心發(fā)展的活動;狹義的自我教育是自我德育和自我修養(yǎng)。它既包含接受教育的自覺狀態(tài),又包括自我修養(yǎng)的自為狀態(tài);既包含個體的自我教育,又包含群體的自我教育。”[1]由此可見,自我教育是不同的人在任何地點和時間,根據自己的實際發(fā)展需要,都可以靈活地、自主地開展,它既可以是道德的修養(yǎng),也可以是行為的反省。
在技工院校,學生的自我教育既包括個體的自我教育,也包括學生集體的自我教育。一方面,個體進行自我教育是為了認識和促進自己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個體通過集體,在相互比較中,鑒別和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為自我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對人的個體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自我教育效果的好壞,標志著人的素質的高低。教育者進行的教育活動都是外因,而受教育者的主動性、自覺性才是內因,教育的真正目的是達到不教育,即自我教育。只有引發(fā)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二)自我管理
許湘岳、吳強在《自我管理教程》中認為,“所謂自我管理,就是指個體對自己本身,對自己的目標、思想、心理和行為等表現(xiàn)進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組織起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約束自己,自己激勵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最終實現(xiàn)自我奮斗目標的一個過程?!盵2]朱合理在《大學生個體自我管理研究》中也談到,個體對自身的管理,我們稱之為自我管理。其主要特征是自己把自己組織起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約束自己,自己激勵自己。自己既是管理的主體,又是管理的客體。[3]技工院校學生的自我管理,是進行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約束和自我激勵的活動,是展開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活動。
(三)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關系
自我教育本身是一種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管理的靈魂是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說,管理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管理。因此可以說,自我教育是實現(xiàn)自我管理的前提,自我管理則能促進自我教育的發(fā)展。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只有激發(fā)學生能夠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對于受教育者來說,要想形成與教育者的要求一致的品德,必須發(fā)揮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作用。
三、對深圳某技工院校受處分學生違紀情況的研究分析
為了開展技工院校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筆者以深圳某技工院校(以下簡稱該校)為個案研究對象,對該校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以來學生違紀處分通報做了詳細統(tǒng)計分析,具體情況如表1、表2所示:
表1 初中起點學生違紀情況
■
表2 初中起點、高中起點學生違紀情況比較分析
■
從表中不難看出,兩年來,該校共處分了96名違紀學生。其中,初中起點的五年制高技學生共82人,占該校違紀受處分學生人數的85.42%;高中起點的三年制高技學生共14人,占該校違紀受處分學生人數的14.58%。其中因違紀受處分的實習生共11人,占違紀受處分學生人數的11.46%;其中,高中起點畢業(yè)實習生3人,占違紀受處分學生人數的3.13%;初中起點畢業(yè)實習生8人,占違紀受處分學生人數的8.33%。
男生違紀受處分人數明顯高于女生,初中起點五年制高技學生違紀受處分人數明顯多于高中起點三年制高技學生違紀受處分人數。如圖1、圖2所示:
■
初中起點男生違紀行為主要表現(xiàn)在:飲酒、曠宿、曠課、偷盜、打架、辱罵老師、吸煙、遲歸、考試作弊等方面;初中起點女生違紀行為主要表現(xiàn)在:飲酒、曠宿、遲歸、考試作弊等方面;高中起點學生違紀行為主要表現(xiàn)在:曠宿、曠課、辱罵老師等方面。如圖3、圖4、圖5所示:
■
四、技工院校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自身特點
1.成人感特別強烈,渴望自我發(fā)展
在違紀受處分學生的行為中,初中起點五年制的學生,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均有飲酒行為:有的是和同學在KTV唱歌并喝酒;有的是攜帶酒到校和同學聚眾飲酒;有的是為了給同學過生日。表現(xiàn)出他們開始用成人的眼光打量社會,通過模仿成人的行為來處理人際關系。
2.缺乏規(guī)則意識,自我管理意識薄弱
在違紀受處分的學生中曠課、曠宿、遲歸的行為比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自我管理意識,行為自由、散漫,不能及時告知老師,履行請假手續(xù)。這種行為由于在校期不能得到及時糾正,繼而帶到實習單位中,突出表現(xiàn)在,該校被處分的實習生主要原因是:實習期間無故遲到、無故不上班、擅離工作崗位、上班睡覺、違反實習企業(yè)勞動紀律等。
3.缺乏自我教育意識,學習目標不清晰
在違紀受處分的學生中,有一部分學生存在考試作弊行為。主要原因是這部分學生缺乏自我教育意識,對技能成才和技能就業(yè)認識不足,沒有明確的成就目標,學習上得過且過,甚至抱著“混”的思想。
4.自我意識增強,情緒、情感不成熟
技工院校的學生自我意識增強,但受生理限制,加之社會生活閱歷不足,看問題容易片面、主觀。雖然情緒、情感日益豐富,但又常常易沖動,會因為一點小事而激動,甚至做出過激行為。突出表現(xiàn)在違紀受處分的學生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學生存在打架、辱罵老師等行為。
(二)家庭教育方面
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深圳作為特區(qū)所具有高效率、快節(jié)奏的特點,使得許多父母忙于工作和生計,疏于對孩子的管教,導致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存在的問題;或者部分家庭過度關愛,導致學生行為的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或者家長本身素質良莠不齊,有的家庭生活作息不規(guī)律,存在通宵打麻將等不良生活習慣,對學生的生活管理方面存在問題。這一點在學生曠宿、曠課、遲歸等不良行為中得以體現(xiàn)。
(三)學校教育方面
在學校的教育管理中,突出表現(xiàn)為主要依靠各項規(guī)章制度,強調和依靠教師對學生的監(jiān)督和管理,過多強調學生的技能教育,對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培養(yǎng)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違紀行為和現(xiàn)象不能及時進行制止、批評教育,從而導致學生違紀程度越來越嚴重,最后受到學校的處分。在該校受處分的學生中,曠宿最長達3天,連續(xù)曠課最多達26節(jié),累積曠課最多達44節(jié)之多。
五、技工院校加強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建議
(一)加強德育,更新管理理念
技工院校作為職業(y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順應形勢和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注重對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德技雙馨、身心雙健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這就要求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更新管理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改變以管理者為中心,管理中過多地采取強制式、命令式為手段的管理方法,重視學生內在發(fā)展的需要,更多地采取“引導”和“疏導”為主的方式,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二)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能力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這一科學論述為自我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依據。自我教育強調的是個體的主動性,自己教育自己,是“自我說服、自我命令、自我強制、自我限制”,是喚醒“自我”的覺醒和對“自我”的理性認知,有利于激發(fā)個體的內在動因,促進個體不斷進步。
在該校曾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王某,該校2002級一年級新生,經常從上鋪往地面扔垃圾,不僅影響了宿舍的衛(wèi)生,也影響了全班宿舍衛(wèi)生的評比,同學們對他意見很大,成為宿舍不受歡迎的人。當班主任老師找其談心時,王某還振振有詞,以自己住上鋪不方便為理由替自己辯解。最后,大家一致要求把他從宿舍中調走,而且班級中其他宿舍的學生也不愿意接受他的到來,為此王某覺得很沒面子。班主任老師通過讓其擔任宿舍長的方法,使王某認識到自己以前想法和行為的不當,通過手機給班主任老師發(fā)了下面一段話:
老師經過我這兩天的反思,想了很多,我意識到了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對以及自己本身存在的問題。老師,我在這里想說一聲“對不起”,自己的心態(tài)、性格不成熟,給您添麻煩了。老師,唉,怎么說呢,現(xiàn)在有點迷茫,很多時候很糾結,分不清對和錯?;蛟S還要經歷更多的事吧!老師,如果以后有什么做錯的地方,請您一定要告訴我。我想做好人,很好的人!你的學生:王某。
從上面的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一個人的自我教育能力越強,就越能客觀地認識自己和社會,越能按社會要求去發(fā)展,越能提高自我修養(yǎng),辨別是非,矯正行為,加速“三觀”的改造。學生的發(fā)展離不開教育者的指導,但更重要的還有賴于學生個人意識的覺醒,這才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原動力。在技工院校學生的教育中,教育工作者應更多地注重對學生自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提供鍛煉機會,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德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道德判斷能力和自律能力,真正地做到自治、自理和自律。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加強規(guī)則意識教育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睂W校和社會都會有各種規(guī)則、制度、法律,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喜歡受到紀律的約束,突出表現(xiàn)在學生的違紀行為中,這對于一個人今后步入社會是非常不利的。對于個體而言,生命是最重要的,但對于社會而言,制度和法紀比生命更重要。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應從學生的日常行為和生活習慣入手,本著對學生、對學校、對家長和對社會負責的態(tài)度,加強學生的法制、紀律觀念,加強學生規(guī)則意識教育。
2.發(fā)揮學生組織的作用
馬克思曾提出,人生來沒有帶鏡子,因此甚至難以認識自己的外貌,但人可以借助外部對象折射自己,克服自我認識的困難。個人要發(fā)展自己,必須從事相應的活動。學生會、團支部、社團等都為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是學生培養(yǎng)、鍛煉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徑,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第二課堂。通過開展一系列符合學生特點的德育活動,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平臺。既能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主體意識,更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組織、參與中受到教育,在參與中學習,在參與中收獲,在參與中得到鍛煉。
3.開展勞動實踐
班級值周是該?!坝藶楸尽鞭k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學校本著保障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不僅注重讓學生掌握一技之長,更注重學生的“三觀”教育和培養(yǎng)。每年新生入校后,該校都會安排一周時間給每個班級值周,有意識培養(yǎng)“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實現(xiàn)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行為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促進自身全面發(fā)展。
4.重視情商培養(yǎng)
情商(EQ)又稱情緒智力,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它包括自我意識、自我激勵、情緒控制、人際溝通、挫折承受力等五個因素。情商對一個人一生都產生重要影響,技工院校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急劇發(fā)生變化的時期,這個時期是青春期發(fā)育的高峰,個性和人格都處于成熟的關鍵期,有其獨特的特點。
技工院校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教給學生管理情緒、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勵的方法,使學生具備自我認知、自我調控、自我反省的能力,并將其運用到個人的發(fā)展中,使學生有效地認識自我、調控自我、發(fā)展自我,從而真正具備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提高教師素質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苯逃莻€良心活,肩負“教書育人”神圣使命的教師,應緊跟時代步伐,不僅要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技能,更要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更應讓學生明了做人的道理;不僅教會學生專業(yè)技能,更應教會學生生活智慧,從而幫助學生體會到生命的價值、意義和尊嚴。
(五)加強家校聯(lián)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與孩子特殊的血緣關系,是無人能取代的,家庭教育在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養(yǎng)成自我管理的良好習慣,技工院校應加強與家庭的聯(lián)系,充分發(fā)揮家庭在學生成長成才中的作用,形成教育的合力。
從前面所述該校學生違紀行為來看,如果學校教師能在第一時間和學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及時溝通,讓家長及時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在與家長取得共識的基礎上,發(fā)揮家庭在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中的作用;學校教師如果能在家長的配合下,及時獲取學生在家里的表現(xiàn)情況,認識和了解,適時地為其提供指導和幫助,那么,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都會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程文晉,付華.管理視域的自我教育論[M].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2]許湘岳,吳強.自我管理教程[M].人民出版社,2011.
[3]朱合理.大學生個體自我管理研究[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
[4]李向妃.高職院校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yǎng)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