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三樹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
【摘 要】隨著課改的腳步進行,化學這門不算古老的學科也重新煥發(fā)了生機。提升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變成了一項化學教師迫切的工作。本文試從現(xiàn)狀分析談起,給初中化學的有效教學開些藥方。也許淺陋,但就教于方家,拋磚引玉總是足夠的。
【關(guān)鍵詞】有效性 現(xiàn)狀 趣味
一、為什么要談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改革深化,關(guān)鍵在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建立一種適應素質(zhì)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許多老師的工作目標和教育目的。怎樣做到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高效的發(fā)展呢?答案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生的三維發(fā)展目標都得到發(fā)展。摒棄傳統(tǒng)課堂那種無效或者低效的教學行為,達到輕負高質(zhì)的課程改革的目標,就能實現(xiàn)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甚至是高效。牢固掌握化學的“雙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探究能力。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基礎階段,它一方面能為學生以后的化學學習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也能為處理一些生活實際問題和提高全民科學素養(yǎng)打下基礎。因此,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或高效,是學生能否全面發(fā)展的關(guān)鍵所在。
二、目前的初中化學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化學的邏輯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它需要學生深入地思考和實踐。從目前來看,化學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許多學生和家長認為化學沒有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學科重要,因為這些學科的“分多”。加上化學本身的知識點較多,需要嚴謹?shù)倪壿嬎季S等,使得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不高?;瘜W課堂的教學有效性較低,突出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教學觀念陳舊
這主要體現(xiàn)在:一方面,和其它學科一樣,很多教師不能深入地挖掘教材,更不能靈活運用教材,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科書變成了唯一的教學資源。教師只能緊緊根據(jù)教科書的內(nèi)容進行教學,缺乏知識的延伸。另外一面,是大部分教師只看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能力的培養(yǎng)。長期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師追求學生成績上升,這雖然是學??荚u的標準,但這種只針對考試的方式只能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對于化學實驗等實踐能力的提升卻一無所助。這,嚴重制約了化學課堂的有效性。
2化學課沒有以學生為中心
由于大家都只是為了應試,化學課就只是化學學科基礎知識的忠實傳遞,教師只是知識的闡述者和傳遞者,不去思考其它的教學目的。學生呢?只是一個容器,完全被動地接受和吸收。老師是在完成知識傳遞的任務,學生是在完成知識接受的任務。其中的習得,創(chuàng)造性,都被完全忽視了。教師片面地按教案設計教學,學生呢,則就完全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完全按照教師的學習指令,讓學什么就學什么。學生始終處于被的學習狀態(tài)下,課堂教學就是知識的雜燴,教師沒有讓學生進行必要的思考和探究,學生的主體性參與不夠。凡此種種,諸如此類,導致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夠。
3.學生對化學學科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由于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比較重視課堂聽課而輕視課前預習、歸納、整理;重視作業(yè)練習而輕視總結(jié)提煉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了解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及化學學科的特點而忽視自身學習化學的興趣。由于種種對化學學科認識的不夠,這使學生愿意接受教師的化學一言堂,主動對化學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這樣,當然不會形成學習化學的熱情,更不會獲得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式。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同時大受限制,課堂學習就只能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更是奢談,學生的技巧掌握不嫻熟,影響課堂參與深度,導致課堂教學效率非常差。這種學習方式考試都成問題,遑論學科興趣的形成了。
三、怎樣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愛因斯坦講過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说臐撃苁蔷薮蟮?,但是隱藏較深,必須通過興趣來有效激發(fā)。只有讓學生對化學真正產(chǎn)生興趣,才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探索欲望,才能讓學生自覺地進行研究從而創(chuàng)造新知識。舉例來說,由于學生剛剛接觸化學這門學科,比較蒙懂,教師就可以先做幾個實驗,例如像“白紙顯字”“清水變牛奶”“燒不壞的手帕”等一連串有趣的現(xiàn)象,讓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獲得體驗,感受到化學世界的神秘。通過這種燃起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對化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整個課堂就充滿了創(chuàng)造和探索的樂趣。
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氛圍
創(chuàng)造積極的教學情境,深入地了解學生,捕捉學生課堂學習的興奮點,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讓整個課堂更加自由、活躍,更利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那么,老師可以設計精彩的引言,有趣的化學故事或科學家事跡,設置化學問題的辯論,或討論化學在生活中的貢獻等等情境。例如在進行“元素”教學時,老師想通過問題情境來讓學生產(chǎn)生求知欲從而引入新課。那么教師就在課前播放一段學生比較熟悉的“新蓋中蓋”廣告,正當學生感到有趣甚至滑稽時,提出問題:這則廣告說明人在成長過程中需要補充什么?用這樣的方式引入“元素”的教學,可謂生活化,并且富有親切感,化學便會具有語文的效果――充滿樂趣。
3.關(guān)鍵在于學生的全體參與
學生必須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只能是引導,而不是取代。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策劃教學進程,適時聽取學生評價和反思課堂教學的意見。這樣,教師能夠?qū)崿F(xiàn)課堂“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改型教學。當然,學生參與和策劃教學進程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一旦實行起來,就高度尊重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從學的角度對教學活動進行參與、評價和反思,有利于教師深入了解學生,并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功能,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教師自己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