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第六小學
【摘 要】近年來,國家對于學校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也就越發(fā)重要。課堂上,學生才應是主體,而教師應作為適時的引導者。但是在國家減負的政策下,大部分學生反而不知道應該做什么。家長也擔心學生的在校時間減少了,不會自主學習,又將學生送到了晚托班。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將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實踐進行總結,對小學生如何提升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自主探究學習 學生主體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羅杰斯創(chuàng)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和教學理論,這也意味著一個新型課堂的建立。學生在教師適時的引導下自主探究學習,不僅能增強了自身學習的能力,也加深了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因此,作為教師,我將就如何提升學生自主探究意識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基于興趣的探究學習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也就沒有去學習的動力。在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上,可能多數(shù)是枯燥乏味的公式、定理。好動的小學生很難靜下心來探究數(shù)學。因此,這對我們教師就是一個比較有挑戰(zhàn)性的要求。我們怎么去把書本上一成不變的知識變得鮮活生動起來,怎么讓死氣沉沉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呢?首先,要注意我們的教師語言。不妨試著用夸獎的話語代替命令式的話語。生動活潑的語言會讓學生感覺更加親近,也就更愿意在課上大膽發(fā)言。其次,教學道具也非常重要。在講解知識時,避免灌輸式的教學,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去教授。比如在教一年級上冊“1-5的認識和加減法”時,避免讓學生去死記硬背1-5??梢栽囍脠D形想象的方式來表示1-5幫助學生記憶?!?像鉛筆能寫字、2像鴨子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小旗迎風飄、5像鉤子掛東西”這樣一首順口溜是不是比讓小朋友們直接抽象記憶好多了呢?這樣的方法不僅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興趣,更激發(fā)了他們自主探究的意識。
二、創(chuàng)建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1.讓學生體驗自主創(chuàng)造的成就感
羅杰斯認為凡是可以教給別人的知識,相對來說都是無用的;能夠影響個體行為的知識,只能是他自己發(fā)現(xiàn)并加以同化的知識。他大力抨擊了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而學生只是服從者”的觀點。在現(xiàn)代教育中,我們更重視的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國家要的不是一個只會死讀書的書呆子,而是一個會運用書本的真正人才。
例如在“認識鐘表”這一節(jié)中完全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對于孩子們來說是一個非常生活化的概念,也非常實用。平時家長也會多多少少涉及到時間概念的教學。譬如,“中午12點啦,快來吃飯!”這類的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不直接教學,而是讓學生自主觀察生活中的鐘表,并請他們說說得到的信息。然后可以讓他們分成幾個小組,在小組中討論自己觀察的結果。在這樣的學習中,我們也許反而可以聽到不一樣的答案。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老師不可估量的。在課堂上盡量不要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以鼓勵為主,讓學生可以體驗到自主創(chuàng)造的能力。
2.讓學生走進問題情境
經常聽到老師們會說:“同學們,下課有不懂的一定要多問問題啊。”但是,我們應該知道的是學生可能并不知道怎么去問問題。因此,教師首先不應是問題的解決者,而應是問題的引導者。書本上的知識可能過于生硬,但是我們要善于將書本中的知識轉化成學生可以理解的概念,也就是生活中的概念。用生活中的例子將學生帶入一個自由的課堂,并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
例如在“認識時間,小小商店”一節(jié)中,我們可以將課堂設計成一個活動課的形式,設置問題讓學生身臨其境。我們可以在教室中辦一個“模擬商店”的活動,有的同學做售貨員,有的同學做顧客。大家將家中閑置不用的玩具、文具等帶過來當商品。在交易過程中,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疑問:售貨員如何計算商品的價格?顧客有怎么用有限的錢買到想要的東西?這些也是孩子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用這樣的活動引導他們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大大增強了孩子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合作才能雙贏
教學就是教和學的過程。教學中主要的兩個角色就是教師和學生。所以,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默契交流尤為重要。首先,教師必須創(chuàng)建一個讓學生發(fā)聲的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設問,學生自主解決疑問。這是一個雙方需要配合的活動。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憑一己之力可能解決不了問題,所以更需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當然讓學生像無頭蒼蠅一樣完全自主討論也是不可能的。教師必須給以適當?shù)闹笇Вo學生具體的合作要求和范圍,并且向學生表明合作學習的意義,提升他們合作學習的意識。例如在“解決問題,設計校園”一節(jié)中,教師可以在新課講授前將班級里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給定每個小組不同的關于綜合運用的問題。問題盡量生活化并帶有趣味性,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參與積極性??梢話伋鲞@樣一個問題:“展示運動會開幕式上廣播操表演方陣,
3個方陣,每個方陣8行,每行有10人,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并不明確是提出問題并解答的傳統(tǒng)模式,問題由學生自己想,答案也由自己探究得出。教師可以每一個小組想出一個到兩個問題,將這些問題集中,小組合力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解答。不同于書本上原本提出的問題的是這里的問題是由學生自己提出的,這更有利于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很好地培養(yǎng)了他們合作探究的意識,在這個過程中也增強了他們探究的能力。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數(shù)學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必須不斷研究進步,從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中找到更多合適的教學方法。學生的探究意識不僅對于他們當前的學習至關重要,也影響著他們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努力營造自由平等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主動探究意識。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等主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1)
[2]周玉仁.21世紀我國小學數(shù)學教育展望.小學數(shù)學教育,2000(2)
[3]祝微.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自主、探究與合作[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