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奧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療淺表性胃炎臨床療效。方法 擇取在我院接受淺表性胃炎治療的且于2014年4月~2015年1月入院的患者76例,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38例,研究組使用奧美拉唑進行治療,參照組使用雷尼替丁治療。結果 研究組淺表性胃炎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是100.00%,參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74%,組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研究組的淺表性胃炎患者其平均治療時間為(2.83±0.31)w,參照組治療的平均時間為(4.21±0.33)w,組間比較,P<0.05。結論 奧美拉唑以及雷尼替丁治療淺表性胃炎均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兩種藥物均不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關鍵詞:奧美拉唑;雷尼替?。粶\表性胃炎;臨床療效
淺表性胃炎屬于慢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淺表性胃炎患者會出現(xiàn)消化不良以及惡心、嘔吐、隱痛的癥狀。臨床治療淺表性胃炎的首要目的即抑酸。奧美拉唑和雷尼替丁均是臨床治療淺表性胃炎的常用藥物,此次研究分析對比奧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療淺表性胃炎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在我院接受淺表性胃炎治療的且于2014年4月~2015年1月入院的患者76例,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38例,研究組使用奧美拉唑進行治療,參照組使用雷尼替丁治療。
其中,參照組中,患有淺表性胃炎患者其男、女性別比例為23:15,共有38例,其年齡在22歲~67歲,平均年齡為(37.43±5.36)歲。
研究組中,患有淺表性胃炎患者其男、女性別比例為21:17,共有38例,其年齡在23歲~68歲,平均年齡為(38.44±5.69)歲。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淺表性胃炎診斷標準[1],同時也符合自愿原則;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進食后上腹部不適、隱痛,伴噯氣、惡心、泛酸,偶有嘔吐等。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值大于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研究組 對該組淺表性胃炎患者使用奧美拉唑(國藥準字H20074104,山東省萊陽生物化學制藥廠,藥品特性:化學藥品,20mg)進行治療,20mg/d,2次/d。
1.2.2參照組 對該組的淺表性胃炎患者使用雷尼替丁(國藥準字H34022654,安徽三超藥業(yè)有限公司,藥品特性:化學藥品,0.15g)治療,150mg/d,2次/d。
1.3觀察評價指標
1.3.1比較組間患者的治療效果 對此次參與研究的淺表性胃炎患者進行三級療效的評定,分別是無效、好轉以及顯效。
其中無效是指患者的癥狀沒有獲得任何改善,或者是出現(xiàn)了加重的情況。好轉是指患者的淺表性胃炎上腹部不適、隱痛,伴噯氣、惡心、泛酸、嘔吐的癥狀相較于治療之前有了好轉。顯效是指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并且胃部不再有不舒適感[2]。
1.3.2其他指標 對患者的治療時間進行觀察,同時比較組間患者用藥治療之后的并發(fā)癥情況。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中做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其中計數(shù)資料使用%表示,其對比方法是χ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其對比方法是t檢驗。組間數(shù)據(jù)處理以95%作為可信區(qū)間,即當P值在0.05以下,存在著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組間的療效情況 研究組淺表性胃炎患者的無效、好轉以及顯效的患者例數(shù)分別有0例、5例、33例,治療總有效率是100.00%,參照組的無效、好轉以及顯效的患者例數(shù)分別有2例、10例、26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4.74%,組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2.2比較組間的并發(fā)癥情況 兩組淺表性胃炎患者經(jīng)過了藥物治療之后均不存在嚴重并發(fā)癥。
2.3比較組間的治療時間情況 研究組的淺表性胃炎患者其平均治療時間為(2.83±0.31)w,參照組治療的平均時間為(4.21±0.33)w,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癥的疾病,為消化系統(tǒng)常見疾病?;颊呖梢蚴染?、喝濃咖啡、膽汁反流,或因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原因引發(fā)疾病?;颊叩闹饕R床癥狀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具體表現(xiàn)為進食后上腹部不適、隱痛,伴噯氣、惡心、泛酸,偶有嘔吐等。
臨床對淺表性胃炎患者進行治療時,主要的方式為消除病因以及藥物治療,消除病因的治療方式主要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避免食用對胃部會造成刺激的食物。藥物治療則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治療以及制酸劑,臨床常用于治療淺表性胃炎的制酸劑有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雷尼替丁又叫呋喃硝胺,是強效組胺H2受體拮抗劑。有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雷尼替丁的作用比西咪替丁強5倍~8倍,且作用時間更持久[3]。雷尼替丁能有效地抑制組胺、五肽胃泌素和氨甲酰膽堿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和胃酶活性,主要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以及燒心的疾病。
奧美拉唑為質(zhì)子泵抑制劑,是一種脂溶性弱堿性藥物。奧美拉唑容易濃集于酸性環(huán)境中,于胃黏膜壁細胞頂端膜構成的分泌性微管以及胞質(zhì)內(nèi)管狀泡產(chǎn)生特異性的作用,也即胃壁細胞質(zhì)子泵(H+,K+-ATP酶)所在部位,并轉化為亞磺酰胺的活性形式,通過二硫鍵與質(zhì)子泵的巰基發(fā)生不可逆行的結合,從而抑制H+,K+-ATP酶的活性,阻斷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驟,使壁細胞內(nèi)的H+不能轉運到胃腔中,從而實現(xiàn)大量減少胃液中的酸含量的治療目的。
有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奧美拉唑用藥之后可以促使胃酸分泌量明顯下降,使得胃內(nèi)pH迅速升高[4]。另有研究對奧美拉唑與雷尼替丁進行了對比,發(fā)現(xiàn)奧美拉唑用藥之后其藥效起效時間較雷尼替丁的時間更短[5]。
此次研究中,研究組淺表性胃炎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是100.00%,參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74%,組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而在治療的時間上,研究組的淺表性胃炎患者其平均治療時間為(2.83±0.31)w,參照組治療的平均時間為(4.21±0.33)w,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這說明奧美拉唑相較于雷尼替丁藥效起效時間更短。
綜上所述,奧美拉唑以及雷尼替丁治療淺表性胃炎均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但是奧美拉唑用藥之后其起效時間較雷尼替丁更短,兩種藥物均不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尚玉超.奧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療淺表性胃炎效果對比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3,34(27):5599-5599.
[2]曹秀梅,朱玉清,徐冰,等.胃炎通降顆粒治療淺表性胃炎臨床研究[J].中醫(yī)藥信息,2013,30(6):108-109.
[3]曹悅鞍.葵花胃康靈治療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療效研究[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32(4):16-17.
[4]張左田,朱會群.三九胃泰顆粒治療氣滯血瘀型淺表性胃炎37例臨床觀察[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2,17(2):116-117.
[5]戈水根,黎江萍,陳志友,等.奧美拉唑佐治淺表性胃炎92例療效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4,31(30):122-122,123.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