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高齡高危膽結石患者的圍術期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將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高齡高危膽結石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電腦分組法將其均分成觀察組45例以及對照組45例。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圍術期臨床護理;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護理。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下床時間以及滿意度。結果 經過不同護理后,觀察組住院時間與下床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8.3±1.3)分;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5.3±1.2)分;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間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針對于高齡高危膽結石患者而言,在護理過程中采用圍術期臨床護理能夠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下床時間,從而提升患者滿意度,臨床中可推廣使用。
關鍵詞:高齡高危;膽結石患者;圍術期;臨床護理
臨床中膽結石較為常見,在對膽結石患者治療中通常選擇采用手術治療[1],除了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方式之外,相關的圍術期護理也顯得尤為重要,這將對患者的預后產生直接影響[2]。尤其是針對于高齡高危患者,具有年齡大且并發(fā)癥多等諸多特點,實施手術時也存在更高的風險[3]。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高齡高危膽結石患者死亡率,急需一套有效的護理措施。本次研究將分析高齡高危膽結石患者的圍術期臨床護理效果,現(xiàn)將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高齡高危膽結石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電腦分組法將其均分成觀察組45例以及對照組45例。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圍術期臨床護理;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護理。其中對照組男29例,女16例,年齡68~81歲,平均年齡(75.3±3.5)歲;觀察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70~83歲,平均年齡(78.3±3.8)歲。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符合《膽結石臨床診斷標準》中相關內容。術前均存在上腹脹痛,同時部分患者伴有惡心和嘔吐情況。經過Schlege手術危險分級:22例II級;68例III級。同時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經過我院B超檢查為慢性結石性膽囊炎。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相同,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告知患者入院須知,幫助患者盡快熟悉住院病區(qū)環(huán)境等;觀察組患者采用圍術期臨床護理,其方法如下。
1.2.1術前護理 術前首先要對高齡高危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尤其是要對患者的心肺腎等功能進行了解,查看患者是否合并相關的并發(fā)癥,認真、詳細了解患者的手術方式和麻醉方式,對患者手術的風險做出準確評估。除此之外,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年齡較大,各項身體機能和器官正在衰退,對手術成功率存在疑問。術前要為患者講述腹腔鏡手術的優(yōu)勢和手術的重要性,消除患者的疑慮提升其依從性,對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評估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個體化護理。
1.2.2術中護理 術中要與手術醫(yī)師密切配合,同時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jiān)測和記錄。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和血壓等。術中嚴格遵循無菌操作,為患者及時補液,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需要及時告知醫(yī)生。
1.2.3術后護理 術后將患者送回病房后同樣要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和監(jiān)測,尤其是要詳細記錄患者的脈搏、血壓以及呼吸和血氧飽和度等情況。針對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重點加強護理,對于高血壓患者要記錄患者血壓變化。冠心病患者要遵醫(yī)囑服用擴冠藥物或鈣通道阻滯劑。對于部分合并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要告知其戒煙戒酒,幫助患者排痰,幫助患者改善呼吸肌功能,同時增強患者的功能鍛煉,糾正患者水電解質平衡。
1.2.4疼痛護理 疼痛是患者術后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之一,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鎮(zhèn)痛可以幫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從而降低由于手術導致的全身反應,術后可以指導患者盡量放松身體,教會患者通過轉移注意力或采用止痛藥物進行止痛。但在為患者選擇鎮(zhèn)痛和給藥方式時,要從患者的呼吸、循環(huán)等各方面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1.2.5飲食指導 術后為了能夠進一步維護患者的蛋白質以及細胞代謝,幫助患者改善機體情況,應當給予患者足夠的蛋白質以及維生素等。告知患者可進食一些蔬菜水果,補充體內所需維生素。首次進食應當給予流質食物,逐漸向半流質和普食過度。對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合理安排飲食。
1.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在經過不同的護理模式后,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下床時間以及滿意度,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評分表,滿分為1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對護理越滿意。
1.4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全部經過SPSS20.0軟件分析,其中以(x±s)表示計量資料,同時使用t做計量資料對比。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進行驗證,P值如果<0.05則說明兩組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不同護理后,觀察組住院時間與下床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8.3±1.3)分;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5.3±1.2)分;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間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臨床中膽結石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尤其是對于高齡高?;颊咭蚱渥陨砭邆涠喾N特點(如并發(fā)癥多、身體機能差等),因此在對患者采取必要的手術治療措施同時圍術期的臨床護理工作也顯得尤為重要[4]。
此次研究中我們對觀察組患者采用了圍術期臨床護理模式,術前給予患者全面、系統(tǒng)的整體評估,對患者的自身情況和基本資料有了全面了解,同時對患者進行了必要的心理護理,降低了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術中與手術醫(yī)師密切配合,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流程,降低了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和感染[5];術后給予患者并發(fā)癥護理以及飲食指導,確保了高齡高危膽結石患者的術后生命安全,為預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6]。
綜上所述,從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經過不同護理后,觀察組住院時間與下床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8.3±1.3)分;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5.3±1.2)分;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間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進而說明了針對于高齡高危膽結石患者而言,在護理過程中采用圍術期臨床護理能夠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下床時間,從而提升患者滿意度,臨床中可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黃曉紅,李文君.高齡高危膽結石患者210例圍術期護理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9,13(27):774-776.
[2]許愛麗.膽結石患者55例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13):189-189.
[3]鄧國霞.臨床護理路徑在膽結石患者圍術期的應用[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1):1447-1448.
[4]陳穎.護理路徑在膽結石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5,28(7):145-146.
[5]伏雪.膽結石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3):112-113.
[6]谷湘艷.膽結石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臨床路徑的應用探析[J].醫(yī)學信息,2015,28(4):312-313.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