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家屬“知信行”護理管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并對患者給予健康宣教,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對其家屬開展“知信行”護理管理,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家屬的知信行水平及患者的生存質量。結果 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不僅要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還需充分發(fā)揮其家庭成員的作用,最終達到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的管理目的。
關鍵詞:2型糖尿病;家屬;“知信行”護理管理;生存質量
糖尿病分屬慢性代謝類疾病,中老年患者較多見,2型糖尿病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占患病人數(shù)90%以上[1]。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常誘發(fā)多種嚴重并發(fā)癥,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相關研究表明,家屬疾病認知及行為能一定程度影響疾病治療效果,目前健康教育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重要非藥物治療措施,臨床醫(yī)護人員常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但常忽視對家屬的教育指導,以致干預效果不甚理想[2]。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齡62~80歲,平均(68.1±4.1)歲;病程1~13年,平均(6.9±1.1)年。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關于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和分型[3];半年內糖化血紅蛋白維持在6.5%~10.0%;患者及參與家屬均意識清楚、思維正常,家屬均為成年人,且承擔患者的主要照顧任務,照顧時間≥6個月;排除心肝腎嚴重功能障礙患者、嚴重糖尿病并發(fā)癥者及意識障礙、精神疾病者。所有研究對象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給予患者疾病認知、用藥及相關并發(fā)癥注意事項等健康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對其家屬開展\"知、信、行\(zhòng)"護理管理,具體操作如下:①知識部分:對患者家屬開展糖尿病知識教育宣教,通過發(fā)放糖尿病防治手冊,面對面指導、咨詢講座等形式,介紹糖尿病病理機制、疾病危害、日常飲食、用藥、血糖水平監(jiān)測、體育鍛煉知識及對并發(fā)癥的認識。②信念部分: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家屬,盡管目前尚無特效藥治療糖尿病,但合理控制患者血糖,主動規(guī)避相關風險因素,對控制病情進展,延緩并發(fā)癥發(fā)生及發(fā)展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故此,照顧者應給予患者必要的支持和監(jiān)督,以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③行為部分:指導家屬監(jiān)督和提醒患者在飲食控制、藥物使用、血糖監(jiān)控、合理運動等行為,主動規(guī)避相關風險因素,指導家屬定期叮囑患者到院復診、監(jiān)督患者規(guī)律運動、戒煙酒等行為。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家屬知信行水平,及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
1.4評定標準
1.4.1由我院自行設計知信行調查問卷,對患者的家屬知信行水平開展問卷調查,且經(jīng)測試,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具體調查方法為:糖尿病知識部分共20個條目,滿分40分;信念部分共18個條目,滿分36分;行為部分共12個條目,滿分24分,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家屬的知信行水平越好。
1.4.2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特異性量表(DSQL)評定兩組患者生存質量[3],內容主要反映糖尿病及其治療對患者的特殊影響,包括生理因子(12個條目)、心理因子(8個條目)、社會因子(4個條目)、治療因子(3個條目),滿分135分,分值越高,生存質量越低。
1.5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家屬知信行水及患者生存質量評分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家屬知信行水平評分 觀察組家屬的知識評分(36.1±4.2)分、信念評分(31.8±3.7)分、行為評分(21.3±3.4)分,知信行總得分(91.2±4.7)分;對照組家屬的知識評分(25.3±5.4)分、信念評分(26.3±4.8)分、行為評分(14.4±3.9)分,知信行總得分(67.1±4.1)分,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 觀察組患者生理因子為(26.5±4.2)分、心理因子(17.4±3.2)分、社會因子(6.4±1.3)分、治療因子(5.1±0.8)分,DSQL總得分為(52.3±8.4)分;對照組患者生理因子為(41.1±5.7)分、心理因子(28.7±4.4)分、社會因子(13.1±2.6)分、治療因子(9.2±0.7)分,DSQL總得分為(91.4±7.6)分。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其發(fā)病及病情進展與患者生活習慣、用藥依從性、心理情況及疾病認知程度等因素密切相關[4]。雖然護理人員在健康管理期間,反復叮囑患者應主動規(guī)避相關風險因素,但實際日常生活中,患者的依從性較差,健康行為不容樂觀,從而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相關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健康依從性差與缺乏家庭成員支持及監(jiān)督關系密切,家庭管理對患者起著直接或間接的干預作用[5]。故此,本文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屬運用知信行護理管理模式,充分調動患者家屬,使患者家屬了解糖尿病相關健康知識,并逐漸建立起積極、樂觀、正確的信念,并使患者家屬對自己職責有強烈的責任感,使之主動對患者的行為予以支持和監(jiān)督,培養(yǎng)并與患者共同建立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以此有效轉變患者危害健康的行為,提高健康行為依從性,最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家屬知信行水平總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DSQL總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對糖尿病患者家屬開展“知信行”護理管理可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顧靜意.運用知信行模式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2):79-80.
[2]張利霞,趙姜楠,鄭蔚,等.糖尿病前期人群知信行問卷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護士進修雜志,2015,1(15):1401-1404.
[3]林嫻.糖尿病老年住院患者運動療法“知信行”的調查分析[J].黑龍江醫(yī)學,2015,2(9):1111-1112.
[4]葛聲,姜素英,曹蕓,等.上海社區(qū)代謝綜合征患者膳食及糖尿病知信行調查[J].中國臨床醫(yī)學,2012,19(3):320-322.
[5]張麗軍.知信行理論在兒科患者家屬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6(5):655-657.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