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對人工流產后婦女避孕行為的影響。方法 按照隨機數字表將某院80例人工流產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干預,觀察組接受系統(tǒng)化宣教;隨訪1年,比較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重復流產率。結果 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對減低人工流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重復流產率至關重要。
關鍵詞:人工流產;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并發(fā)癥;重復流產率
計劃生育是我國為控制人口數量而計劃實施的一項工作,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些育齡女性沒有認識到計劃生育的重要性,對計劃生育不夠重視,同時又缺乏相應的避孕、節(jié)育、生殖健康等知識,因此經常出現計劃外妊娠的情況[1]。很多女性認為行藥物流產或者無痛人流能夠解決一切問題,卻忽略了無論是哪種流產,女性均會受到傷害,流產次數越多,傷害越重。研究揭示,人流后的常規(guī)干預往往更傾向于介紹相關護理知識,而缺乏對于避孕措施、人流危害的宣教,這也是導致人工流產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2],采用系統(tǒng)化干預則對于減少人工流產后的術后并發(fā)癥及重復流產率具有關鍵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4年4月~2015年9月在某院接受人流手術的女性80例作為調查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上述婦女分為兩組,所選婦女均自愿接受人流手術,并在術后接受為期1年的隨訪,排除在術后1年內未恢復正常性生活的病例;排除繼發(fā)不孕及已進入絕經期病患。試驗組40例受訪女性年齡在17~41歲,平均(27.4±4.3)歲;具有生育史18例;對照組40例受訪女性年齡在17~43歲,平均(26.6±2.0)歲;具有生育史20例,兩組婦女的年齡、生育狀況等一般資料間經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在人工流產后囑咐家屬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并作好營養(yǎng)支持、日常生活輔助等,同時也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如注意保暖、保持樂觀情緒、適當休息、術后護理常識等。
1.2.2試驗組 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系統(tǒng)化宣教,具體如下。①在患者出院前組織健康教育培訓,在培訓內容上,除人流后常規(guī)注意事項外,增加避孕知識、人工流產危害等培訓內容,給每一位女性發(fā)放計劃生育健康教育的書面教材,包括書籍、小冊子、宣傳畫等,從而給女性提供了解相關健康知識的正規(guī)途徑,使患者意識到人工流產的危害及避孕行為的重要性,并促使其能夠主動、正確采取避孕措施。避孕知識重點包括避孕器具(如節(jié)育環(huán)、避孕套的使用方法)、避孕藥(避孕藥種類、用法用量等)、性生活指導(包括性生活恢復時間、要求等)[3]。②增加人流后常見并發(fā)癥預防、處理知識培訓,包括介紹人流后并發(fā)癥類型及誘發(fā)原因、主要處理措施等。③在術后1 w、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通過電話隨訪形式對患者康復情況進行追蹤;并根據患者知識需求情況提供個體化、針對性宣教。
1.3觀察指標
1.3.1并發(fā)癥率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1年內的并發(fā)癥事件,包括宮腔粘連、人流不全、宮腔感染等,并發(fā)癥率越低說明干預效果越好。
1.3.2重復流產率 即隨訪期內再次流產(特指人工流產)的患者例數與本組患者數之比。
1.4統(tǒng)計學處理 將并發(fā)癥率、重復流產率等資料表示為比率(%)形式,導入SPSS 17.0軟件,對兩組計數資料(%)作χ2檢驗,以P<0.05作為統(tǒng)計差異有顯著性的判斷標準。
2 結果
2.1術后并發(fā)癥 隨訪期內試驗組中出現人流不全1例,并發(fā)癥率為2.5%(1/40);對照組出現人流不全4例、宮腔粘連2例,并發(fā)癥率為15.0%(6/40),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率間具有差異統(tǒng)計意義(χ2=9.231,P=0.024)。
2.2術后避孕行為調查 經隨訪,術后1年內試驗組的重復流產率為5.0%(2/4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5.0%(10/40),(χ2=9.37,P=0.01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研究揭示,人工流產可對婦女的生殖系統(tǒng)造成不良影響,并容易導致不孕、婦科疾病、習慣性流產等后遺癥,嚴重影響女性生活質量,威脅女性生命健康[4]。因此,預防意外懷孕、控制人工流產率對于廣大女性的健康意義深遠。據報 道[5],在實施人流手術的婦女中,大部分患者缺乏對于人流手術危害、手術風險的認識,同時也缺少對于避孕知識的掌握,這無疑也增加了意外妊娠、選擇人流手術的機率,普及避孕知識、人流手術知識目前已經刻不容緩。
長期以來,在人工流產術后,醫(yī)療機構更注重患者的康復及家庭護理環(huán)節(jié),而忽略了對人流手術危害、風險及避孕措施的介紹,這也容易使患者陷入誤區(qū),導致其避孕意識淡薄,進而增加重復流產機率。在計劃生育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宣教的影響下,人流女性對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理解力得到提高,并且能夠獲得正確的避孕、節(jié)育知識。在此基礎上,已經生育二胎的女性會慎重考慮是否要違規(guī)生育,而已經生育一胎的女性則會本著優(yōu)生優(yōu)育的原則,做好相關的檢查,從而提高新生人口質量;另外一些重復流產的女性則會認識到重復流產的危害,進而做好避孕措施,減少生殖系統(tǒng)的損害。人流后系統(tǒng)化的健康教育則更側重普及避孕知識、闡述人流手術風險性、危害性、介紹并發(fā)癥預防知識,這有助于幫助人流婦女積極、主動、正確地采取避孕行為,并最終達到減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減少意外懷孕率、降低人工流產率的目的[6]。
本文的結果也顯示,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重復流產率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與林秀紅報道一致[7]。
綜上,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對減低人工流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重復流產率至關重要,值得借鑒、推廣。
參考文獻:
[1]林秀紅,劉建輝,黃海珠,等.個性化健康教育對人工流產術后避孕方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1,09(17):1592-1593.
[2]楊迪.人工流產現狀調查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4(1):338-338.
[3]弋文娟,艾銀惠.意外妊娠的農村女性對避孕知識認知現狀及人工流產后咨詢與教育對其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2):5342-5344.
[4]曹曉明.銅陵市女性人工流產、性行為及避孕情況調查[J].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12(3):28-31.
[5]盧希平,陳堯,朱海芳,等.人工流產婦女避孕行為調查及干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1,3(5):19-23.
[6]袁欽欽,許良智.流產后避孕咨詢與教育對人工流產后婦女避孕行為的影響初探[J].中國工程科學,2014,16(5):34-38.
[7]林秀紅,劉建輝,黃海珠,等.個性化健康教育對人工流產術后避孕方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1,09(17):1592-1593.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