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門診輸液是一項重要而且常用的治療措施,由于門診輸液陪護人員多,流動大,空氣污染嚴重,細菌和微生物滋生旺盛,存在很多風險,輸液反應就是其中之一。在輸液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任何與用藥目的無關的反應總稱為輸液反應。由于靜脈輸液具有高效、速效可控制給藥的特點,近年來靜脈輸液的使用范圍呈不斷擴大趨勢,由此所引發(fā)的不良反應也頻頻發(fā)生,輕者可增加患者的痛苦,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為了減少輸液反應的發(fā)生,我們對靜脈輸液反應發(fā)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現(xiàn)報告如下。關鍵詞:門診輸液;不良反應;預防措施
1 輸液反應的原因
輸液反應中,熱源反應,變態(tài)反應及局部反應都有發(fā)生,以熱源反應最為多見,其次為變態(tài)反應及局部反應,大多數(shù)輸液反應在輸入100ml左右,即輸液后20min,液體中含有致熱源達到一定的量時即可發(fā)生。
1.1配藥 治療室設施布局不規(guī)范,消毒不嚴格,大多數(shù)輸液前的準備工作是在治療室進行,醫(yī)務人員無菌觀念不強,人員頻繁出入治療室,導致空氣質量不符合標準,配制液體時可能被空氣鎖污染[3],有的醫(yī)院采用的密閉式輸液,其實并不密閉,排氣管與大氣相通,病室的空氣污濁可能直接導致液體的污染。
1.2護理操作不當 首先是護理人員的手清潔未達到標準,消毒不嚴格直接造成輸液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污染;其次操作不當,未按要求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人一帶一手消毒的最基本的規(guī)定,操作者不戴口罩,加藥時未嚴格無菌操作,提前加藥,廣譜抗生素制劑多為橡皮塞,頻繁加藥,反復穿刺瓶塞,使大量微粒進入液體中,造成極高的污染概率[2]。
1.3消毒劑失效 消毒劑每日重復使用多次,消毒劑瓶蓋不嚴密或蓋的不及時,均是造成消毒劑失效的原因。
1.4藥物因素 藥物是引起輸液反應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有些藥物進入人體與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結合,形成結合抗原而引起變態(tài)反應。另外藥物質量也會引發(fā)輸液反應,如現(xiàn)在臨床常用的部分純中藥制劑存在絮狀物、瓶口松動等問題,或檢測發(fā)現(xiàn)熱源及微粒超標。有些生物制劑及抗生素穩(wěn)定性差、變化快,如配制時間過長,容易降低效價,增加毒性而誘發(fā)輸液反應。此外輸液反應還可能與滴速過快有關。
1.5輸液器材 輸液器材也是引起輸液反應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生產(chǎn)環(huán)境與組裝過程中帶人微粒,造成了污染。曾有輸液器材熱源監(jiān)測陽性的報道[1]。
1.6患者個體差異 患者的個體差異不同,使其對熱原及藥物反應也有所不同。另外機體的機能狀態(tài)不用,對熱原反應的程度也不一樣
2 輸液反應的預防
2.1嚴格掌握適應癥,禁忌癥 靜脈輸液的確有其他給藥方法所達不到的效果,但風險也相應增多,故對于一般的發(fā)熱,輕癥患者,可采用口服給藥的方法。有嚴重的心肺疾患的患者更應慎重。盡量減少靜脈用藥,必須輸液者,應注意液體的選擇和藥物的搭配。每次輸液應現(xiàn)配現(xiàn)用,不可在配藥后放置過長的時間,以免發(fā)生輸液反應。
2.2加強臨床觀察 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寒顫,發(fā)紺,惡心等不適時,立即停止輸液,輕者可不需要處理,嚴重者可給以0.1%鹽酸腎上腺素0.5~1ml,或鹽酸異丙嗪25mg肌肉注射,也可以用地塞米松5mg靜脈注射。
2.3保證藥液質量 首先控制藥品的來源,防止外來不合格藥品進入門診輸液室。其次門診藥品使用應按日期先后順序排放使用,以免放置過久。液體使用前要認真查看瓶簽是否清晰,是否過期,檢查瓶蓋有無松動及破損,瓶身有無裂縫,注意配制方法,藥物的配制順序,有無藥物的配伍禁忌等。在充分了解藥物的基礎上,給出正確的劑量,給藥方法,對易發(fā)生反應的藥物要認真執(zhí)行,嚴密觀察,并做好記錄。
2.4嚴格無菌操作 規(guī)范操作技術,操作前應認真洗手,防止配藥注射器再污染,嚴禁配藥注射器的反復使用,避免抽吸藥液時手碰觸針栓。選擇穿刺部位時應盡量避開有感染的皮膚,穿刺部位要徹底消毒,避免重復注射,若需重復穿刺時應更換針頭及部位。堅持每月進行環(huán)境和物品的采樣檢測,包括治療室的空氣,配液的注射器,治療臺的臺面,使用中的消毒液等。
2.5合理存放消毒劑 每次領取的消毒劑不宜太多,存放在干燥,密閉的容器內,或使用小包裝的消毒劑,其量約50ml,一般在1~2d內可以用完。每天更換治療盤內的消毒劑,使用過程中及時蓋嚴瓶口,保證消毒劑的有效濃度。消毒皮膚待消毒劑完全干后在穿刺,保證消毒效果。
2.6加強巡視 在輸液過程中要加強巡視,注意控制輸液速度,在巡視中給患者做有關衛(wèi)生知識宣教,強調輸液的注意要點,不可隨意更改輸液滴速等,以保證輸液安全。
2.7合理用藥 注意配伍禁忌 藥物應專人保管,按進藥的先后順序發(fā)放。液體中應嚴格控制加藥種類,多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要盡量采用小包裝溶液分類輸入,兩種以上的藥物配伍時,注意配伍禁忌,配置后要觀察藥液是否變色,沉淀,渾濁。配制粉劑藥品要充分震蕩,使藥物完全溶解。復方丹參等中草制劑不選用生理鹽水、復方氯化鈉等含鈉離子成分較多的液體作為稀釋劑[4]。
2.8選用合格的輸液器具 使用密閉式一次性醫(yī)用終端帶有過濾網(wǎng)的輸液器,輸液器具不宜存儲過久,同一批號盡量在短期內使用,使用前應檢查包裝,是否有漏氣或破損、過期等現(xiàn)象。禁止使用不合格的輸液器具,嚴格做到一人一針一管。
3 結束語
因此,作為窗口科室的門診由于其病種繁多、患者復雜等特性,不僅需要我們門診護理人員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嫻熟的技術,而且要有較好的思維方法和判斷能力,能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有效的溝通,取得他們的理解和信任,對輸液過程中有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反應,能給以積極的配合,以減少輸液反應對患者的身心損害和一些不必要的糾紛。
參考文獻:
[1]劉小平,王德,江嬋娣,等.一次性醫(yī)療用品的細菌學和熱源檢測[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4,14(1):81.
[2]楊華,任澤,孟曉麗.兒科門診靜脈輸液存在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07,13(9):108.
[3]陳秀強.臨床輸液反應的因素[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1,21(12):737.
[4]劉勇,張莉.溶媒PH值對常用抗生素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1995,30(7):433-434.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