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探討肛腸病患者術后應用薰洗劑坐浴的效果。方法 選擇本院收治的200例肛腸病患者,根據患者住院號尾數(shù)奇偶分組。對照組患者(100例)術后以高錳酸鉀洗劑進行坐浴,觀察組患者(100例)術后以薰洗劑進行坐浴。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疼痛消失時間、水腫消失時間、滲出物消失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結果 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肛腸病患者術后應用薰洗劑坐浴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疼痛、水腫和滲出現(xiàn)象,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提高療效,值得推廣。關鍵詞:肛腸病患者;薰洗劑坐?。恍Чu價
臨床上,肛腸病發(fā)病率高,其包括混合痔、肛裂、肛周膿腫和息肉等,目前多以手術治療為首選療法,但因肛門結構相對于身體其他部位較為特殊[1],其周圍神經、血管和淋巴結非常豐富,且因排便影響,容易發(fā)生糞便污染,因此在手術治療后切口處感染風險極大增加,加上神經血管受刺激,容易出現(xiàn)滲出物、局部腫脹、感染、疼痛等癥狀,患者深感痛苦,術后創(chuàng)面愈合緩慢,不利于生活質量的提升[2]。為了探討有效解決方法,本文分析了肛腸病患者術后應用薰洗劑坐浴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擇和納入本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200例肛腸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手術治療,且均可耐受手術,具有手術相應指征。
根據患者住院號尾數(shù)奇偶分組。其觀察組100例,年齡20~66歲,平均年齡(41.19±6.67)歲,男性和女性例數(shù)分別為58例和42例;手術類型包括肛裂根治術24例、肛瘺切除術36例、痔瘡外剝內扎40例。
對照組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41.16±6.13)歲,男性和女性例數(shù)分別為56例和44例。手術類型包括肛裂根治術25例、肛瘺切除術35例、痔瘡外剝內扎4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檢驗,顯示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均無顯著差異,可比性高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100例) 術后以高錳酸鉀洗劑進行坐浴,排空二便,事先調配好高錳酸鉀藥液,溫度35℃~40℃,將臀部置于藥液中進行坐浴,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受寒。
1.2.2觀察組患者(100例) 術后以薰洗劑進行坐浴。排空二便,應用我院自制熏洗劑:用藥:蒲公英20 g、苦參15 g、金銀花15 g、黃芪10 g、芒硝15 g、蒼術12 g、生地榆12 g、防風10 g、黃柏10 g、赤芍12 g、生甘草6 g、五倍子10 g制作而成的顆粒劑水沖坐浴,1劑/d。溫度35℃~40℃,將臀部置于藥液中進行坐浴,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受寒。兩組均治療7 d。
1.3評價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疼痛消失時間、水腫消失時間、滲出物消失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
若治療后臨床疼痛、水腫、滲出等癥狀均消失,創(chuàng)面愈合,排便不受影響為顯效;若治療后臨床疼痛、水腫、滲出等癥狀緩解,創(chuàng)面大面積愈合,排便所受影響輕微為有效;若治療后臨床疼痛、水腫、滲出等癥狀無緩解,創(chuàng)面未愈合,排便受影響為無效??傆行轱@效率和有效率之和[3]。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采用SPSS 20.0軟件統(tǒng)計分析,治療效果屬于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疼痛消失時間、水腫消失時間、滲出物消失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屬于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標準。
2 結果
2.1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臨床總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差異顯著,經對比后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觀察組疼痛消失時間、水腫消失時間、滲出物消失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組間數(shù)據差異顯著,經對比后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手術治療可有效緩解肛腸病患者病情,但術后感染風險增加,創(chuàng)面愈合緩慢,在術后需給予一定措施進行干預,以有效加速創(chuàng)面愈合,減輕水腫、疼痛等不良癥狀,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傳統(tǒng)多通過高錳酸鉀溶液進行術后坐浴,高錳酸鉀可發(fā)揮消毒作用,有助于術后創(chuàng)面清潔度的改善,暫時為創(chuàng)面帶來無菌狀態(tài),但因高錳酸鉀刺激性大,因此可加重對切口的刺激,繼而引發(fā)不良癥狀,患者舒適度低,且依從性不高,無法有效促進術后康復[4]。
而應用熏洗劑坐浴,方中以蒲公英、金銀花苦寒清熱為君藥,芒硝、赤芍為臣藥散瘀活血止痛,黃柏、生地榆為佐藥清熱解毒,蒼術、苦參清熱燥濕,甘草調和諸藥,為佐使之品。諸藥合用,可有效發(fā)揮清熱解毒、活血散瘀、生肌止痛之功,可斂瘡生新,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5]?,F(xiàn)代藥理學證實,方劑中所用藥物有助于機體排毒,加速營養(yǎng)物質代謝和體內排泄物、廢物的排出,增強白細胞吞噬能力,促進組織間液吸收以及回流情況的改善,改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調節(jié)作用。從而強化機體免疫力[6]。
另外,以熏洗劑坐浴,可借助熱力作用,充分促進體表毛細血管網開放,提升外周血容量,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huán),提升肛周血液流通性,且藥物和熱力相結合后,可有效吸收和滲透,在病變處更好發(fā)揮作用,藥效更持久[7]。
本研究結果說明,肛腸病患者術后應用薰洗劑坐浴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疼痛、水腫和滲出現(xiàn)象,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提高療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丹,韋永昌,楊曉東,等.祛毒一號洗劑熏洗坐浴治療肛腸術后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信息,2014,31(1):101-102.
[2]魯昌輝,胡桂榮,趙丹丹,等.針刺痔瘡穴聯(lián)合中醫(yī)熏洗坐浴緩解老年肛腸術后疼痛[J].吉林中醫(yī)藥,2013,33(1)80-82.
[3]李偉,盧興華,過石勝,等.中藥熏洗坐浴改善肛腸科術后疼痛水腫的療效觀察[J].中成藥,2014,36(2):435-437.
[4]甘雯曦,肖萬華,熊紅霞,等.肛腸科患者術后中藥熏洗坐浴的臨床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2,26(32):346-347.
[5]孫亞玲,李曉梅.針刺聯(lián)合坐浴治療老年肛腸術后疼痛100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4,12(15):59.
[6]徐珊,趙寧.\"肛腸外洗方\"熏蒸坐浴治療肛腸病術后腫痛121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yī)藥,2012,44(2):71-71.
[7]盧興華,過石勝.中藥熏洗坐浴改善肛腸科術后疼痛水腫的療效觀察[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11):1103-1105.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