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洞口縣2012~2014年風疹IgM抗體檢測結果的分析,了解洞口縣風疹的流行特征與規(guī)律,為有效預防控制風疹流行提供科學依據(jù)。
關鍵詞:風疹;IgM抗體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gM antibody detection results of rubella in Dongkou county from 2012 to 2014,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 and law of rubella in Dongkou County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rubella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ey words:Rubella; IgM antibody
為了了解洞口縣風疹發(fā)病的流行病學特征和流行因素,為今后風疹的預防控制提供科學依據(jù),現(xiàn)將洞口縣2012~2014年的風疹監(jiān)測結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血清樣本來自洞口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2~2014年采集的發(fā)熱伴出疹的疑似病例血清共210份,流行病學資料來源于麻疹疑似病例血標本送檢及實驗室檢測結果登記表。
1.2方法
1.2.1 按照臨床采血技術規(guī)范采集靜脈血2~3 ml,分離并吸取0.5 ml以上血清于凍存管中,要求血清無污染、無溶血,放于2℃~8℃電冰箱中,所有血清樣本均在2 d內進行檢測。
1.2.2依據(jù)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風疹診斷標準(WS297-2008)[1],利用酶聯(lián)免疫捕獲法檢測疑似血清樣本中的風疹IgM抗體,風疹IgM抗體檢測試劑盒共有兩種,均由邵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一種為深圳科潤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為:LOT/RM1301,LOT/RM1302,LOT/RM1303;另一種為珠海海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為:20110916,20120304,201
21012,20131011,20140303,20140810,20141113,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且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操作。
1.2.3結果判定 風疹結果判定方法:以空白孔調零,用酶標儀讀取450 nm處的A值。陰性對照平均值0~0.15,陽性對照值0.3~1.8,臨界對照平均值0.15~0.80實驗才有效, 樣品A值≥臨界對照A值平均值為陽性,樣品A值<臨界對照A值平均值為陰性。
1.3質量控制 所用的全自動酶標儀經過檢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內,移液器通過自校合格,風疹IgM抗體檢測項目通過湖南省疾控中心及邵陽市疾控中心能力驗證考核并合格。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χ2檢驗,顯著性水平采用0.05。
2 結果
2.1風疹發(fā)病概況 2012~2014年洞口縣疾控中心實驗室共檢測血清標本210份。210份標本中風疹IgM抗體陽性59份,陽性率為28.10%,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這3年中各年度風疹IgM抗體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63,P<0.05),從2012~2014年風疹IgM抗體陽性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
2.2風疹發(fā)病性別分布 2012~2014年我縣風疹疑似病例中,風疹IgM抗體陽性有59例,其中男性病例31例,男性疑似病例114例,陽性率為27.19%,女性病例28例,女性疑似病例96例,陽性率為29.17%,差別也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0,P>0.05),見表2。
2.3風疹發(fā)病時間分布 風疹發(fā)病時間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主要集中在4月~5月,6月份開始下降。2012年在7月份檢出1例風疹IgM抗體陽性。2013年的高峰期是4月、5月,發(fā)病數(shù)占全年的94.7%(36/38)。2014年的高峰期還是4月、5月,發(fā)病數(shù)占全年的85%(17/20),見表3。
2.4風疹發(fā)病年齡分布 各年齡組中,2013年10~14歲及15~19歲這兩個年齡組發(fā)病人數(shù)占全體年齡組總人數(shù)的78.9%(30/38),2014年5~9歲及10~14歲這兩個年齡組為主,發(fā)病人數(shù)占全體年齡組總人數(shù)的75%(15/20),見表4。
3 討論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是一種常見的并且傳染性很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全身麻疹樣出疹伴耳后及枕下淋巴結腫大為特征。風疹病毒除致人風疹外還可引起先天性風疹綜合征,極少數(shù)先天性風疹病兒還可引起一種罕見的慢病毒病--進行性風疹全腦炎,臨床表現(xiàn)類似SSPE。
對風疹疑似病例,特別是臨床上不顯出任何癥狀、體征甚至生化改變,只能通過免疫學檢查才能發(fā)現(xiàn)的亞臨床感染者,進行風疹IgM抗體檢測是確診風疹病例的方法之一。
2012~2014年臨床診斷為風疹疑似病例中:男性疑似病例114例,男性患者31例,陽性率為27.19%;女性疑似病例96例,女性患者28例,陽性率為29.17%,性別分布中差異無顯著性。
從風疹發(fā)病年齡來看,主要集中在5~19歲,這部分人群占全體風疹人數(shù)的91.2%(52/59),該年齡段的人群大都為在校的中小學生,每個班有幾十人,人口密度大,在校時間長加之學生防護意識弱。部分家長外出打工,留守兒童的計劃免疫沒跟上,漏種現(xiàn)象比較多,這部分人群體內抗體水平極低,一旦有人感染風疹,沒有及時進行隔離治療,就會造成風疹在學校的小爆發(fā),引起中小學生發(fā)病。
風疹發(fā)病的月份方面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主要集中在4月、5月。由于春季天氣多變,時暖時寒,氣候仍然寒冷、干燥,體內環(huán)境很難一下子與外界環(huán)境相適應,人體的免疫力相對低下,致病微生物趁機而入、侵襲人體,特別容易引起風疹等呼吸道傳染病,平時不注意鍛煉,再加上室內空氣不流通,很容易發(fā)生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流行,符合呼吸道傳染病在春季發(fā)病率升高的規(guī)律。
洞口縣今后風疹的防控工作除要加大風疹防治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人群特別是中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加大風疹疫苗接種力度,加強入托入學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進行查漏補種,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并且建議對育齡婦女在懷孕之前進行風疹疫苗接種。對學校等人群密集場所加強監(jiān)督管理,進行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對發(fā)熱和出疹患者進行隔離治療,避免二代病例的發(fā)生;在風疹高發(fā)期,盡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場所,如商場、影院等地,避免與風疹患者接觸。一旦出現(xiàn)風疹病例則應對周圍人群開展應急接種,接種對象不考慮既往接種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WS297-2008.風疹診斷標準[S].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