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評價強化護理在預防急性白血病患者醫(yī)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將1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接受血液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接受強化護理措施,包括呼吸道感染護理、口腔感染護理等,比較兩組患者的醫(yī)院感染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共出現(xiàn)感染7例,感染率11.6%(7/60),對照組共出現(xiàn)感染19例,感染率31.6%(7/60),組間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化療后的白血病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取強化干預,能夠減少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概率,改善預后,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強化護理;急性白血??;醫(yī)院感染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intensive nursing care on decreasing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Methods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6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through the blood depar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trengthen nursing services, such as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nursing, oral infection nursing and so o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incidenc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otally 60 patients collect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infection occurred in 7 patients with the infection rate of 11.6%, of 6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fections occurred in 19 patients with infection rate of 31.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intensive nursing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decreasing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the leukemia patients and ensures the prognosis.
Key words:Intensive nursing; Acute leukemia; Hospital infection
急性白血?。ˋcute leukemia,AL)本身機體免疫力較低,大量抗菌、化療藥物及激素的使用又進一步降低了其免疫功能,發(fā)生感染的概率較高。積極的護理對策能顯著降低AL患者的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1]。2012年9月~2014年4月,我院對部分AL患者實施了強化護理干預策略,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xiàn)做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AL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骨髓或病理檢查確診,符合AL診斷標準。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齡18~84歲,平均(49±21.8)歲,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35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85例。將上述病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兩組患者均臨床資料完整,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據(jù)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觀察組
1.2.1.1呼吸道感染護理 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呼吸時吸入了細菌或其它不干凈的物體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護理應從源頭切斷。主要措施在于保證病室環(huán)境的整潔、干凈,加強日常生活消毒,減少外來人員探視,做好日用品、地面的消毒。每天用紫外線照射消毒2次,開窗通氣30min。在進入病室前一律穿戴手套、口罩等用品。若患者出現(xiàn)咳嗽、體溫異常等癥狀則立即檢查并診治。
1.2.1.2口腔感染護理 化療易損傷粘膜屏障,降低其免疫力??谇蛔o理主要是通過刷牙來保持口腔的潔凈,除了應用軟毛刷、定期更換牙刷等措施外,還應在沖洗口腔時使用20ml注射器(去針頭)抽取銀爾通20ml,從不同方向對口腔進行緩慢沖洗。
1.2.1.3腸道感染護理 化療可能引起消化系統(tǒng)紊亂,使患者出現(xiàn)腹瀉、嘔吐等癥狀。腸道護理主要是規(guī)定患者的飲食時間,避免食用油炸、甜膩食物,多吃蔬果和低纖維素食物。如果患者出現(xiàn)腹瀉,則要求其多補充水電解質,不要食用乳制品等易誘發(fā)腹瀉的食物。如果患者嘔吐,則觀察其嘔吐物的數(shù)量、顏色、性狀。
1.2.1.4肛周感染護理 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病菌,預防肛周感染也十分必要。主要措施為預防便秘、肛裂、肛瘺等,治療主要使用外用藥物,如痔瘡栓等。教會患者在入睡前使用潔爾陰洗液坐浴、清洗。若有感染跡象,則使用紅外線照射感染部位,或使用碘棉球擦拭。
1.2.1.5其他措施 主要為保持皮膚干燥、勤翻身、加強個人衛(wèi)生等。
1.2.2對照組 采取傳統(tǒng)護理模式,包括定期更換牙刷,用軟毛牙刷刷牙,牙刷消毒,病室通風,皮膚保護,白細胞常規(guī)護理等。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醫(yī)院感染發(fā)生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P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χ2檢驗,組間差異以P<0.05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共出現(xiàn)感染7例,感染率11.6%(7/60),對照組共出現(xiàn)感染19例,感染率31.6%(7/60),組間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急性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細胞(或淋巴干細胞)的惡性疾病,其特點在于白血病細胞失去分化成熟能力,抑制正常造血功能。當前,化療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手段,但化療在殺滅白血病細胞的同時也會殺傷正常人體細胞,進一步降低患者免疫力,誘發(fā)感染[2]。實際上,感染也是白血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對白血病患者采取護理措施十分必要。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護理模式已經(jīng)趨于完善,但對于免疫機能低下的白血病患者來說,采取更加強力的護理措施仍是必須的[3]。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對1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實施了分組比較研究,其中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而觀察組則實施強化護理措施。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感染率為11.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1.6%。
因此,我們認為,對于化療后的白血病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取強化干預,能夠減少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概率,改善預后,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云,閆俊鳳,尹建春.急性白血病患者醫(y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防控措施探討[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22):2539-2540.
[2]黃先豹,盧瑋,紀德香,等.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醫(y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7):1702-1704.
[3]吳隼,馬棟,楊滿,等.老年急性白血病醫(y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5):1174-1175.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