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檢測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患者30例,根據(jù)臨床病史和心電圖初步擬診為冠心病患者。對所選患者進行冠脈造影和磁共振檢測,以冠脈照影檢查結(jié)果為金標準,計算磁共振對冠心病病灶檢測的符合率。結(jié)果 以冠脈造影檢測標準為金標準,磁共振對冠心病檢出的符合率為93.0%,對左前降支供血區(qū)病變檢出的符合率為90.0%,對左回旋支供血區(qū)病變檢測的符合率為100.0%,對右冠供血區(qū)病變檢出的符合率為95.0%。結(jié)論 磁共振對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檢測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價值。
關(guān)鍵詞:磁共振;冠心??;心肌缺血
冠心病即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其由于冠狀動脈血管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其由于。目前對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檢測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冠脈造影、ECT以及MRI檢測。本文以冠脈造影檢測的結(jié)果作為金標準,研究磁共振成像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檢測中的臨床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患者30例,根據(jù)臨床病史和心電圖初步擬診為冠心病患者。30例所選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35歲~74歲,平均年齡為(55.3±10.3)歲。所有納入研究的患者均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協(xié)會審查通過,并經(jīng)過患者或其監(jiān)護人人同意,簽訂知情確認書后方進行研究。所選患者在年齡、性別、地域以及其他一般資料上比較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排除標準 具有下列情況的患者應排除在本研究范圍。①患者存在諸如心律失常、心疾病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②因各種原因無法進行磁共振或者冠脈造影的患者。如安裝有起搏器的患者無法進行MRI檢測,存在嚴重肝腎功能缺失的患者無法進行冠脈造影檢測。
1.3檢測方法 磁共振:MRI檢測儀器為美國產(chǎn)signaHorizonLxl.ST超導磁共振儀,采用Torso相控陣表面線圈。參數(shù)設定為:TR/TE:R-R間期/2.1ms。層厚:1omm,F(xiàn)OV:34em,Matrix:256、128,NEX:l,Imageoption: no sequential。經(jīng)過掃描將位置確定后,對患者靜脈推入巴酚丁胺,濃度為1mg/ml,當患者心律達到一定標準或者病患出現(xiàn)心絞痛的時候停止給藥,然后靜脈注射20ml的Gd-DTPA,進行掃描,共掃描5層。
冠脈造影:冠脈造影檢測方法,選取優(yōu)維顯370造影劑,以Judkins方法進行造影檢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軟件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的方式進行,組間比較通過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以P<0.05表示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以冠脈造影檢測結(jié)果作為金標準,MRI對30例擬診為冠心病的患者的檢測結(jié)果為:對冠心病、左前降支供血區(qū)病、左回旋支供血區(qū)病變以及右冠供血區(qū)病變檢出的符合率分別為93.0%、90.0%、100.0%和95.0%。
3討論
MRI探測處于激發(fā)態(tài)氫原子核在射頻脈沖停止后返回基態(tài)過程中發(fā)射的電信號,經(jīng)計算機處理得到磁共振圖像[1]。由于與其他臨床成像檢測方法相比,具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率、多方位、多序列、多參數(shù)成像和無電離輻射等優(yōu)勢,而被廣泛的應用于腫瘤、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組織病變的檢測[2]。冠心病目前已經(jīng)逐漸成為我國發(fā)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對于其的無創(chuàng)傷診斷和評估對于患者的后期治療很有幫助[3]。
冠脈造影是目前醫(yī)學界認為檢測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金標準,但是其具有很多缺點[4]。①提供信息僅限于心臟形態(tài)和功能,對于心肌病變的具體情況的信息無法直接給出。②冠脈造影檢測對患者存在一定創(chuàng)傷。ECT也是一種臨床上檢測冠心病常規(guī)手段,靈敏度和特異性均較高,但其時間和空間的分辨率較低,此外還存在輻射危險。此外,諸如DSE、SPECT以及PET等可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檢測方法,均存在具有創(chuàng)傷、使用有毒藥物以及圖像分辨率較低等缺點[5,6]。MRI檢測的時間和空間分辨率較高,具有三維顯像功能,對軟組織有著良好的分辨率,而且是一種可重復檢查、無任何損傷的無創(chuàng)性檢查方法。因此,MRI可能代表著一種新的很有價值的冠心病檢查手段的出現(xiàn)[7]。本文以 冠脈造影檢測標準作為金標準,發(fā)現(xiàn)MRI對于冠心病各個方面的檢測符合率均在90.0%以上,對于左回旋支供血區(qū)病變的診斷率達到100%,是現(xiàn)在最好的一種診斷方法,具有較高的檢測符合率,是現(xiàn)代檢測手段中比較好的一種檢測,是對于臨床減少診斷錯誤的一種手段。
綜述所述,磁共振對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檢測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價值,在臨床上有較高的診斷正確率,在臨床上也有較好的效果[8],所以在以后臨床工作中要加強對于MRI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方面的應用,減少患者的誤診率以及錯檢率,發(fā)揮MRI在臨床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KIM KS,PARK W,HU J,etal. A cancer-recognizable MRI contrast agents using pH-responsive polymeric micelle[J]. Biomaterials,2014,35(1):337-343.
[2]蔣丹丹,張娜.基于MRI的雙模式成像與診斷治療策略[J].中國新藥雜志,2015,24(15):1742-1747.
[3]黃斯怡,潘靜微,魏盟.心臟磁共振在冠心病診斷及評估預后的應用[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35(1):132-136.
[4]Dowsley T,Al-Mallah M,Ananthasubramaniam K,etal.The role of noninvasive imaging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detection,prognosis,and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J].Can J Cardiol,2013,29 ( 3 ) :285-296.
[5]何東,王莉,朱海云,等.冠心病心肌缺血、壞死程度的磁共振與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體層顯像對照研究[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7,28(10):1082-1085.
[6]王勇,李中峰,陳建新,等.基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證小型豬血清核磁共振代謝組學的研究[J].分析化學,2011,39(8):1274-1278.
[7]桂思,吳梅.磁共振在評價心肌缺血及活性中的應用[J].廣東醫(yī)學,2012,33(10):1513-1516.
[8]張智云.心電圖在冠心病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中的診斷價值[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32):4293-4294.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