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輸血醫(yī)學的快速發(fā)展,輸血安全越來越受到臨床廣泛的重視,紅細胞輸注前的交叉配血就顯得尤為重要,現(xiàn)在臨床上廣泛應(yīng)用的檢測IgG類不規(guī)則抗體的方法主要有聚凝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兩種方法對不同紅細胞抗體敏感性各有不同,近期在臨床檢測中發(fā)現(xiàn)一例類抗-Ec抗體,該抗體用抗人球蛋白法時只能檢測出抗-E抗體,只有用聚凝胺法時才能檢測出類抗-Ec抗體,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標本來自院普通外科,患者楊×× ,女,62歲,臨床診斷:直腸癌,消化道出血;現(xiàn)Hb:53g/L;曾有3次輸血史,共5~6單位,最近一次輸血為2個多月前。
1.2試劑 抗-A、抗-B血清(批號:20130509)、IgM抗D(批號:20130325)、反定型ABO紅細胞(批號:20145325)、IgM抗C(批號:20123003)、IgM抗E(批號:20133201)、IgM抗c(批號:20133102)、IgM抗e(批號:20123304)多特異性抗人球蛋白試劑(批號:20130904)、聚凝胺試劑(批號:20131113)、篩選細胞(批號:20145614)鑒定細胞(批號:20145703)均來自上海血液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酸放散試劑PeliStrip kit(批號:8000202877)來自Sanquin。
1.3方法 ABO正反定型(試管法)、RH分型(試管法)、抗體篩查和鑒定(鹽水:IS,抗人球蛋白法:IAT,聚凝胺法:Poly),放散實驗(酸放散)均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及本室標準操作規(guī)程進行。
2結(jié)果
2.1患者ABO血型及RhD結(jié)果檢測 試管法結(jié)果為A型,RhD陽性。
2.2患者血清抗體篩查 患者血清聚凝胺法與抗人球蛋白法結(jié)果均為與Ⅰ,Ⅲ譜細胞出現(xiàn)凝集,根據(jù)圖譜初步判定可能含有抗-E和/或抗-c抗體,且自身對照結(jié)果陽性。
2.3患者紅細胞Coombs實驗(直接抗人球蛋白實驗):陽性。
2.4患者血清抗體鑒定 根據(jù)譜細胞圖譜分析可鑒定患者血清中含有不規(guī)則抗-E抗體(見表1的IS與IAT)。
2.5患者Rh血型分型 試管法結(jié)果顯示患者Rh分型為Ccee
2.6患者紅細胞酸放散后放散液的抗體鑒定 上述結(jié)果初步得出結(jié)論為檢出不規(guī)則抗-E抗體,由于患者直抗實驗陽性,所以對患者紅細胞做了酸放散試驗,并用放散液進行抗體鑒定(放散液IS與放散液IAT):顯示放散液與含有E抗原和/或c抗原的譜細胞有強凝集反應(yīng),而與其他抗原均為弱反應(yīng)。根據(jù)譜細胞格局懷疑患者紅細胞放散液中含有類抗-Ec抗體,見表1。
2.7聚凝胺法復(fù)查患者血清的抗體鑒定 放散液中含有類抗-Ec抗體,但在患者血清中卻只檢出抗-E抗體,鑒于聚凝胺方法對Rh系統(tǒng)具有更高的敏感型,我們又用聚凝胺方法進行一次抗體鑒定復(fù)查,凝聚胺法中患者血清與含Ec抗原的譜細胞會有強凝集反應(yīng)。通過聚凝胺法抗體鑒定證實患者血清中含有抗-Ec抗體,見表2。
2.8患者紅細胞放散液用Rh分型為CCee紅細胞吸收后再放散的放散液進行抗體鑒定 上述實驗已初步鑒定患者血清中含有抗-Ec抗體,而患者c抗原陽性,所以該抗體應(yīng)為類抗體性質(zhì)的不規(guī)則抗體,為了進一步證實該結(jié)論,我們用相應(yīng)抗原陰性的紅細胞(即CCee)去吸收該抗體以確定其類抗體性質(zhì),該抗-Ec抗體能被CCee紅細胞吸收并放散下來,所以可以確定該抗-Ec抗體為類抗體,見表3。
3討論
有一類抗體本身具有一定的特異性,同時又能被\"抗原陰性\"的紅細胞全部吸收,顯示出一種廣譜的特異性,Lssitt[1]將這些顯示出特異性的抗體成為\"類抗體\",有報道認為,Rh抗原是溫自身抗體最常見的靶抗原,在自身溶血性貧血患者,抗-e自身抗體最常見,其次抗-c,-E,-D,-C也有發(fā)生[2-4]。本文實驗結(jié)果表明檢出一例類抗-Ec抗體,本案例的特別之處在于用抗人球蛋白法只檢測出患者血清中有抗-E抗體而未能檢測出有類抗體性質(zhì)的抗體,如果不是后續(xù)加做的凝聚胺法復(fù)查及酸放散液抗體鑒定則有可能漏檢類抗-c性質(zhì)的類抗體,由于患者Rh分型不存在E抗原,而在放散液中能檢測出抗-E抗體,再結(jié)合其輸血史,可初步判定抗-E抗體應(yīng)同為類抗體性質(zhì)。如果在血清中檢出特異性抗體, 則可使用不含該特異性(抗體所對應(yīng)抗原)的紅細胞進行吸收放散試驗, 以鑒別該抗體為同種抗體還是類同種特異性自身抗體。我們將患者紅細胞放散液用CCee紅細胞進行吸收后再進行酸放散,再用相應(yīng)細胞對抗體進行鑒定,進一步證實了檢出的抗體為類抗-Ec抗體見表3。在一些情況下, 患者體內(nèi)的類同種特異性自身抗體所具有的\"特異性\", 可以針對患者自身紅細胞上的抗原。此時可不必考慮輸注的血液要與患者的紅細胞抗原類型相同,而要選擇避開類抗體特異性的紅細胞輸注[5]。有報道顯示, 避開類抗體特異性的紅細胞可以明顯延長體內(nèi)存活時間[6]。
很多醫(yī)院輸血科在日常工作中當發(fā)現(xiàn)患者血漿中含有不規(guī)則抗體時,由于試劑不全的原因在交叉配血時可能都選擇盲配,并且隨著自動化儀器的日益普及,抗人球蛋白法配血日漸成為各醫(yī)院的主流。從本案例看來,抗人球蛋白法對Rh系統(tǒng)的某些抗體敏感性不如聚凝胺法,甚至有漏檢的可能性,即使采用Rh同型輸注的方法,也不能避免類同種抗體的影響,所以輸血科日常工作的交叉配血中聚凝胺法仍然不可或缺!
參考文獻:
[1](英)杰夫.丹尼爾.人類血型[M].朱自嚴,主譯.第2 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292.
[2]Garratty G. Specificity of autoantibodies reacting optimally at 37℃[J]. Immunohematology, 1999,9(15):24-40.
[3]Bell CA,Zwicker H,Sacks HJ.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routine serologic evaluation in a general hospital population.Am J Clin Pathol 1973,60:903-911.
[4]Issutt PD,Pavone BG,Goldfinger D,et al.Anti-Wrb ,and other Autoantibodies responsible for positive direct antiglobulin tests in 150 individuals.Br J Haematol 1976,34:5~18.
[5]向東,劉曦,王健蓮,等.紅細胞溫自身抗體的血清血特點分析及配血對策[J].中國輸血雜志,2008,21(12):924-926.
[6]Mary A. Direct Antiglobulin Testing:Systematic Problem-Solving[M].//Sally V.Rudmann Serologic Problem-Solving:A Systematic Approach for Improved Practice 1th, AABB Press Bethesda Maryland, 2005:87-88.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