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巧
英語中考總復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到了復習階段,有的學生缺乏自主復習的能力,只會死記硬背或單純做題,不會靈活變通。初三下學期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自主復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可操作的方法幫助學生自主對初中三年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系統(tǒng)地掌握初中英語知識,從而提升英語運用能力,達到初中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這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切實提高復習效果,同時又能避免傳統(tǒng)復習課的枯燥、乏味和教師的無用功。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結合教學實踐,整理了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培養(yǎng)學生細讀教材、把握主線的自主復習能力
要想在英語中考復習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復習能力,首先要引導學生系統(tǒng)梳理初中三年所學英語教材的能力。很多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都會存在一些誤區(qū):他們每天疲于完成一張又一張的習題,卻忽略了對課本知識的關注。在一輪復習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細讀教材,把握主線。那么,究竟該怎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回顧教材,吃透課本呢?
第一,研究7A-9A的目錄。通過目錄,學生可以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大概的知識框架,然后逐步回憶起每個單元的具體內容。牛津英語教材每冊有八個單元,每單元按照“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相結合的思路編排,以話題為主線、任務為主導,輔以功能和結構項目,有效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如果學生在首輪復習時能通讀全書,翻到目錄,找出主線,然后根據主線逐步復習,就能達到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效果。
第二,認真回顧每個單元。在看各單元的具體章節(jié)的時候務必要仔細,不遺漏一個重要知識點。只有這樣,才能不留任何知識死角。
第三,經常瀏覽書上做標記的知識點,加深印象。
第四,最后沖刺階段要再次回歸目錄,這樣做題才更有全局性,而且能在短時間內找到知識的盲區(qū),查漏補缺。
二、培養(yǎng)學生進行專項整理的自主復習能力
通過一輪復習,在學生仔細疏通教材,對教材形成整體認識后進入二輪復習,從不同角度對教材整體進行分割,進入專項整理階段。傳統(tǒng)的英語中考二輪復習,都是教師針對專項進行整理,然后印發(fā)給學生,學生死記硬背。這種方式既加重了教師和學生的負擔,也沒有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自主復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效果不好。我在進入二輪復習時,首先對7A-9A的書本內容進行分解,然后以自愿的原則組成不同的小組,由不同的小組來承擔不同的任務。學生通過整理平時的筆記、查資料等方式進行整理,由教師把關,最后在整理好的資料上署名(小組全體成員名單)并印發(fā)給大家,學生的參與熱情非常高。通過這樣的專項整理,使學生在知識框架內形成各自的系統(tǒng),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使知識體系化、生動化、真實化,進而提高復習的效率。學生通過自己動腦、動手整理,主動參與復習過程,既提升了自主復習的能力和學習興趣,對重要內容的理解、記憶也容易得多。
三、引導學生回顧習題,培養(yǎng)其自主復習的能力
在中考前的英語復習中,讓學生把平時做過的試卷按照單元的順序裝訂成一本,然后在學生對教材進行系統(tǒng)的細化復習和專項整理復習后,引導學生對做過的試卷進行回顧,用心揣摩,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復習能力至關重要。課本中的單詞、詞組、句子和語法背得再熟,不會用依然等于零。試卷是對各單元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通過對各單元試卷的回顧,既是對課本重難點的再次把握,也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學生通過向教師詢問、同學討論或自己查資料等方式,提高自主復習的能力。
四、巧用錯題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復習能力
教學中,我們經常發(fā)現(xiàn)學生對待錯題的方式不當,導致中考復習沒有針對性,效率降低。如果教師能引導學生建立錯題集,中考復習時就有了準確的依據。這樣學生就可以避免復習的盲目性,提高效率,從而真正達到“輕負高質”。在初三下學期的英語復習中,如果能夠正確利用錯題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復習,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復習能力會很有幫助。
在初三教學中,面對中考復習,我進行了嘗試、歸納和總結,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就學校教育來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的引導者。在緊張而枯燥的初三下學期的英語復習中,只要我們準確定位、用心揣摩、不斷反思,注重學生自主復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一樣可以把中考英語復習課上得精彩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