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萍
學生來到學校要學習什么呢?這應該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深思考的問題。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會學生學習、演講和寫作
1.教會學生學習
學習的事情自然不必說,家長、學校、教師等許多人都會關心學生的成績問題。如何才能提高學習成績?我認為首先還是興趣引導。只要有了興趣,學習成績好是很自然的事情。教學生去熱愛和渴望,遠比教學生去做重要得多。學生如果沒有興趣,誰著急也是沒有用的。但是,如果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并不妨礙他們能成才。例如國際紅十字會的創(chuàng)辦者杜南先生小時候數(shù)學和科學很不好,每次都不及格。但是這并不妨礙他成為諾貝爾第一屆和平獎的獲得者。誰又能說他對社會作出的貢獻不大呢?
人的興趣各種各樣,每個人也有自己的個性,我們不能單純地以學習成績來衡量一個學生的成長。想讓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成績,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第二,要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能力。一二年級學生需要家長和教師的悉心指導,耐心培育,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等到三四年級時半扶半放,五六年時級逐漸放手,這樣養(yǎng)成的學習能力是長久的。學習逐漸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并且持續(xù)發(fā)展。
2.教會學生演講
除了取得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學生還要學會演講。自己對事情有了看法總要表達出來告訴別人,這就需要演講和口才。演講是一種能力的體現(xiàn)。記得一位優(yōu)秀教師在學校擔任班主任的時候,他給班里的學生訂的三字發(fā)展思路:笑、跑、說。跑步能保證學生有健康的身體,微笑表明學生的心理素養(yǎng)。人們要是生活充實,除了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外,還需要有能力。而“說”體現(xiàn)了社會對人的才能的要求。無論你多么有才華,都需要表達出來。演講是口才,誰也離不開。就像愛因斯坦和杜南,為了事業(yè)曾經整天出去演講,告訴人們他們的觀點。
3.教會學生寫作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演講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寫作解決了這個問題,寫作能使自己的觀點遍布世界各地。學生學會寫作離不開語言,除了學會母語以外,英語也是學生必須學好的,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教會學生生活的本領
1.在學校
形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堅持體育鍛煉,制訂鍛煉小計劃;注意安全,要有安全意識;養(yǎng)成專心聽講、認真寫作業(yè)、遇到不懂的問題主動問、預習的習慣;學習正確的坐立行走讀寫姿勢,愛護眼睛;愛護課桌椅,擦桌子,輕搬桌子,不要搖晃桌子。
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能力,鼓勵學生和伙伴們一起玩;感受美麗的新環(huán)境,熟悉學校的環(huán)境和設施,辦公室、教室、醫(yī)務室、廁所、圖書室、操場、飲水處;熟悉學校的鈴聲;會做值日,知道做值日的時候應該干什么;會利用課間十分鐘:喝水、上廁所、準備課本等。
2.在家庭
養(yǎng)成不挑食、不偏食的習慣;腦子跟著想,耳朵認真聽,眼睛注意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睡早起,按時作息;待人接物有禮貌,等等。
以上這些都是剛剛入學的學生需要知道的問題,教師要耐心教導他們該怎么做。
三、教會學生誦讀國學
國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和精華,里面有中國人的精神和中國人的骨氣。這是一筆多么寶貴的財富??鬃印⑶?、李白、杜甫、蘇軾、魯迅、司馬遷、白居易、曹雪芹等,他們表達的觀點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保持著自己獨特的文化?!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士可殺不可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儒釋道精神使中國人舉止瀟灑、思想豪邁。這些都是我們不能丟失的寶貝。教會學生誦讀國學,這里面有中國人的精神。
四、教會學生生存的本領
1.有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和方法
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已經受到嚴重的威脅和污染,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污染的危害,告訴學生為環(huán)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關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地污染、海洋污染、蔬菜污染、化學污染等問題都可以展開進行,深入徹底地落實到學生的心靈深處。
2.教會學生應對各種威脅生命的緊急情況
火災怎么辦?水災怎么辦?地震怎么辦?綁架怎么辦?電擊怎么辦?雨天怎么辦?中暑怎么辦?這些都是學生需要知道的常識。
3.教會學生一些生活的小竅門和生活的技能
如怎樣省電?怎樣保持家里的衛(wèi)生?怎樣包水餃?怎樣做飯?等等。
五、教會學生一些有利于健康的時尚學問,讓學生學會感受美、欣賞美、鑒賞美
輪滑可以鍛煉學生的平衡能力;游泳可以塑造學生的身材;閱讀可以使人明智,圍棋、象棋鍛煉思維;鋼琴、聲樂、書法、滑板、自行車、跳舞……這些時尚的游戲能使學生緊跟時代潮流。就是教師不教,小學生也會主動地學習,我們不妨大膽地讓學生去學習,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