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偉
基于“全人”生命教育視角的體育教育邏輯起點新論
方 偉
本文主要是以“全人”生命教育視角出發(fā),使其作為語境,對體育教育邏輯的起點進行論述,使對學生的自身的體育行為的體驗認知,幫助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不僅包括審理身體,也包括心理身體以及社會身體。針對體育行為的具體生命體驗認知,就是借助體育教育的主要方式,使學生借助自身的體育行為,讓學生可以獲得對自我生命的感知體驗,可以對生命進行調節(jié)和控制,從而可以學會珍惜生命,成為“全人”。
“全人” 生命教育視角 體育教育 邏輯起點
(一)體育教育邏輯起點“抽象不足”現(xiàn)象的分析
針對教育的本質,就是幫助人成為“人”,而體育課程的邏輯起點也是使人成為“人”,體育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種形式,從邏輯學的角度出發(fā),所有的科學研究都是圍繞人來說的,因此體育教育的邏輯起點不能單純說是人。對于人來說,生命是一個具體的概念,但是生命本身并不是一個倫理實體,人的根本就是身體,生命發(fā)展的基礎就是身體,生命需要借助身體進行體現(xiàn)。體育教育的邏輯起點不論是人還是生命,都存在一定的“抽象不足”等問題。
(二)體育教育邏輯起點“抽象過限”現(xiàn)象的分析
體育教育的核心內容就是體質和健康,近些年我國學生的體質不斷下降,以此我國開始高度重視學生的身體狀況,但是生命的全部并不能完全由體質代替,體育教育還需要重視學生的意志力和品質等各個方面。體育教育不僅是培養(yǎng)身體本身,更重要的是對整個人進行教育。體育不單純是身體活動,與此同時也是一種精神活動。體育教育主要是想通過體育鍛煉,從而將人的生命質量進行提高,使身體可以保持健康,從而充滿著活力,可以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體育教育塑造身體,不單純滿足體質上的身體健康,而是要獲得“全人”的身體。
雖然體育教育的邏輯起點具有抽象不足和抽象過限等問題,但是體育教育的本質也可以確定下來,就是通過身體,將生命的意義進行有效的提升。
(一)體育教育身體認知的發(fā)展歷史
理論的角度出發(fā),體育教育注重理念,主要是一種具備符號化的表達,這種表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不是每個學生都得到具體的落實。學生無法對抽象化的生命感知產(chǎn)生共鳴,無法進行自我調節(jié),對于體育實際參與行為會受到影響。體育教育對于身體的認知,屬于一種直觀性的思維,這種直觀性的思維屬于一種現(xiàn)實性的存在,生理身體的包括動機體育教育的形態(tài)和呼吸等各種變化。針對生活體育教育,主要從設置目標,對生命自覺的升級。體育教育身體認知屬于一種直觀性的身體思維,這種具體的直觀性行為是現(xiàn)實存在的,心理身體的表現(xiàn)包括自信、堅持等,而社會身體的變現(xiàn)就是勇敢、紀律、和諧等,最終要是這三種身體和諧統(tǒng)一,促進身體可以不斷地生長,并且形成人格化針對當今的體育教育過于注重理念,學生普遍喜歡體育但是卻不喜歡體育課,這就說明針對概念性的思維來說,個性直觀思維可以更好地掌握生命本能和人性。
(二)體育教育生命本質體驗認知的規(guī)定性分析
我國體育教育的需求主要是兩個變化,一種是從群體的需要向人類的根本需要進行轉變,另一種就是對社會強制性需要進行轉變,向個體幸福生活的主動需要進行轉換。在時代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深化人文精神,這也是體育教育的時代需要。生命體驗認知歷史和現(xiàn)實之間具有一定的對接性,自我完善身體認知能力,將體育教育人文精神的合理性進行有效的深化。體育教育一直追求的生命意義主要是來源于自己的生命體驗,通過體育行為,和個體生成具有人化的關系,使個體的力量和存在得到確認,獲得生命的意義是內在的,具有一定的個體性,在體育教育中,個體感覺和體驗不斷得到內隱化,主要借助具有外顯性的體育行為,體育行為是最抽象的,也是最簡單的,屬于一種直接存在。社會和文化需要建構生理身體和心理身體以及社會身體,通過體育行為,對學生進行教育,體育教育可以讓學生體驗生命并且感知生命,體育教育的邏輯起點就是體育行為的具身生命體驗認知。
(三)體育教育中具身生命體驗認知的分析
如果學生的認知和身體活動需要得到滿足,動機對于體育參與和知識的獲取都具有一定的預測性,而動機源本身就是暗示課程本身,使學生的身體認知得到有效的提高,如果身體認知和活動比較缺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動機和效果就會形成不對接的現(xiàn)象。提高學生的體驗感知,并且調節(jié)其自我控制,對于課后的體育行為以及學習效果,感知力都會發(fā)揮一定的影響。通過實驗證明,建構身體認知類體育課,并沒有發(fā)揮出將課堂運動強度風險進行降低。
學生對于體育行為的生理身體和心理身體以及社會身體的生命體驗的“全人”的教育,這是體育教育存在的主要依據(jù),這也是學生生命提升的主要動力,而學校的體育教育,主要利用體育行為,幫助學生獲得生命體驗的認知,對自己的身體可以深入的認識。
[1]范葉飛,馬衛(wèi)平.體育價值分類探究——基于人與社會的價值結構統(tǒng)一的視角[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03):35~39.
[2]舒宗禮,王華倬.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生命教育缺失現(xiàn)象透視及其回歸[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5(04):502~507.
[3]劉德,王華倬.生命安全教育:體育教育的本源回歸探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07):112~116,127.
(作者單位: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
方偉(1983-),男,漢族,重慶人,本科學歷,碩士學位,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