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虞
?
從龐培的幾首詩談他的詩歌氣象
陳虞
對龐培的詩歌創(chuàng)作貼上任何標簽都是不妥的。
龐培的詩歌涉獵廣泛,從《途中——謝閣蘭中國書簡》寫一個法國詩人在一百年前游歷中國的經歷、寫婺源鄉(xiāng)村人文風景的《婺源境》,到《母子曲集》、《雨中曲》、《少女像》以及《數(shù)行詩》等,涵蓋了歷史、人文風景、人倫情感以及日常生活之細小場景,反應近幾十年的社會變遷給人們帶來的各種變化。他用觀察細膩的情感把它們在詩歌中反應出來,這其實是他閱讀廣泛、學養(yǎng)豐富、善于思考的結晶,是他的大腦透出的映射之光,是他坦克般的軀殼里的細膩情感的釀作。
在我的閱讀中,很少有這么領域廣泛的創(chuàng)作,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勞作,但這或許也淡化了他的印記,更容易被人忽略。
當下的詩壇存在著太多的浮躁與虛假,對詩歌缺乏敬畏之心,急功近利,他們的寫作是毫無意義的,他們太過于追求形式,刻于表現(xiàn),急于吸引別人的眼球,而忽視了詩歌真實內涵,因而不能真正抵達讀者的內心。文字在他們手中就像積木板那么靈活,就像斯諾克那樣優(yōu)雅,動作優(yōu)雅,擅長設置障礙,他們樂于接受自我的形式套路的設定,像計算機聽命于程序員的設計,精準、優(yōu)雅,但無法注入自我,它僅僅是幼童手中的玩具,他們不停地創(chuàng)造出優(yōu)雅的玩偶。龐德說:“詩學的首要美德——心靈的音調?!?/p>
龐培的詩歌創(chuàng)作擅長敲石求聲,掘砂為金,用細小的場景,普通的題材,表現(xiàn)不應忽視的生活和歷史場景,描述精準,善于把握尺度,精確地把抒情的杠桿放到最恰當?shù)奈蛔?,撬起情感的重量,但絕不是炫耀式和機巧的。往往以天馬行空的開頭,達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
母愛、童年記憶、愛情和社會變遷是詩人永恒的主題。
昆德拉說過:“人的一生注定扎根于前十年中?!蓖旰蜕倌甑挠洃涀⒍ㄒ獮槲覀兊囊簧由嫌∮?,它就像一道鎖,隨著你的成長,它的印記會刻得越深。三年前的第一屆尚湖雅集,龐培朗誦和演唱那首懷念母親的詩《被風壓倒的樹》時,竟噎噎哽哽。
被風壓倒的樹
被風壓倒的樹多么像一間童年的小屋
像媽媽低著頭在雨中走路
清晨,這樹在陽光下閃爍
持續(xù)一整夜的風暴
此刻已平息
我曾小鳥般逃出生天
我曾有過林間秘密的生活
媽媽和我,像枝葉飛舞
像樹林起風之前
片刻的凋零
在東風壓倒西風的年代,媽媽被生計壓彎了腰,像一間低矮的小屋,像枝葉凋零的樹葉。在風雨之中提著飯盒,趕工上班。語言簡樸,意象奇特,在風雨之中忙于生計的媽媽形象躍然紙上。正是作者提取了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的場景,貼上少年倔強、反叛的背景,使母親慈愛的形象印記深刻,令人難忘。
媽媽的遺容
一天上午我叩開所在地
派出所大門,一名女警
負責從戶籍檔案找出并劃去
媽媽的姓名
她楚楚動人,像小鎮(zhèn)的章子怡
從窗口接過那張死亡證明單時我突然意識到
她纖小手腕的未婚肉感
她淡然一笑,就像平靜的江水,波光粼粼
像連續(xù)數(shù)日的好天氣
這名女警員白皙的手,保養(yǎng)良好
在媽媽的遺容上面,“啪噠!”一聲蓋下
大紅的印章
漂亮的女警和白皙的嫩手握著的卻是一枚死亡之印。青春之燦爛和死亡的悲哀帶來的強烈對比給讀者以情感上的震撼。痛苦用美好來襯托,從而在審美上得到突破。這種舉重若輕的手法同樣在琴童這一首詩中出現(xiàn)。
我在黑暗中上著
我永遠未能去上的鋼琴課
我缺乏這樣的窗明幾亮
我沒有這樣的童年
毛澤東、斯大林、
替代了舒曼、格什溫
一張街邊打口碟
摸索著C小調的愿望
在新疆大學
黃昏的校工宿舍
一名退休的音樂系
女教師,會講俄語
她背過身去彈琴
我突然覺得面熟
突然覺得自己年輕
甚至,是名琴童
一連串晶瑩的和聲中
我被輕輕抱上琴凳
另一個我,正從雅那切克
秋天的旋律,步向落英繽紛的遠方
……夕陽西落
我這里仍舊是清晨
吹拂的晨風在我心底
反復溫習昨晚的練習曲
詩人酷愛音樂,在他的童年,鋼琴只能是夢中之物。
詩歌描述了一個從小向往成為一個音樂家的兒童的夢想,這顯然和詩人的童年記憶有關,間接到講述了那個時代的故事。從一個兒童的夢想寫起:
我在黑暗中上著
我永遠未能去上的鋼琴課
我缺乏這樣的窗明幾亮
我沒有這樣的童年
詩人把自己幻化為一個琴童,上著只有在夢中才有的鋼琴課。在交代了時代背景后,場景突然穿越到幾十年后的今天,在大學里碰到一個優(yōu)雅的鋼琴老師,觸發(fā)了他的童年記憶,然后又回到從前。
她背過身去彈琴
我突然覺得面熟
突然覺得自己年輕
甚至,是名琴童
……
一連串晶瑩的和聲中
我被輕輕抱上琴凳
夢想在虛幻中短暫實現(xiàn),甚至回味無窮。
……夕陽西落
我這里仍舊是清晨
吹拂的晨風在我心底
反復溫習昨晚的練習曲
詩歌的中間二句用四個人名點出了時代背景。毛澤東、斯大林替代了舒曼、格什溫。這二句神來之筆的突然出現(xiàn),不但把這首詩的背景交代清楚,也是這首詩越級上升的基石,同時也給這首詩的使命打上的深刻的印記。把時代的變遷所帶來的文化、生活的影響交代清楚。詩歌這里又起到了記錄時代的作用。
場景的轉換和時空的穿越在這首詩里完成了完美的結合,和嫻熟的運用。讓人在感慨之余,發(fā)人深省。
龐培如坦克般的軀體下隱藏著細膩的情懷,我喜歡的是一首愛情詩《往事》。
我曾在一間陰暗的舊宅
等女友下班回來
我燒了幾樣拿手的小菜
有她歡喜吃的小魚、豆芽
我用新鮮的青椒
做嗆口的佐料
放好了倆人的碗筷
可是——歲月流逝
周圍的夜色搶在了親愛的人的
腳步前面
如今
在那餐桌另一頭
只剩下漫漫長夜
而我的手上還能聞到
砧板上的魚腥氣……
我趕緊別轉過臉
到廚房的水池,摸黑把手洗凈
這首詩貌似平鋪直敘,語句直白,就像在講述自己的一段愛情經歷,但在不經意中,表露了他的濃烈的情感,沒有強烈的抒情,甚至也沒有描述他們之間的親密關系,詩開始的時候給我們展示的是一個普通的場景:
我曾在一間陰暗的舊宅
等女友下班回來
我燒了幾樣拿手的小菜
有她歡喜吃的小魚、豆芽
我用新鮮的青椒
做嗆口的佐料
放好了倆人的碗筷
就是這樣普通的一個場景,在詩歌的結尾處顯示了它的力量:
如今
在那餐桌另一頭
只剩下漫漫長夜
而我的手上還能聞到
砧板上的魚腥氣……
心愛的人不在了,但砧板上的魚腥味仿佛還在,用魚腥味而不是其他什么味道,或睹物傷情之類來表達觸發(fā)他的情思,這是一個奇特的運用。曾經的魚水之歡,現(xiàn)在只能再一次用水來洗盡。
我趕緊別轉過臉
到廚房的水池,摸黑把手洗凈
詩人對愛人的記憶,往事的留戀,只能用強迫的忘卻來排解,甚至作無意義的動作來解除心中的隱痛。這首詩在結尾之處達到了一個超越,用“別轉過臉”和一個摸黑洗手的動作,使人感受到了詩人的愛之痛,情之真。使得整首詩達到了一個審美高潮。
龐培的詩歌在于精準的描述,善用普通的場景、事物來表達他蘊含的深意,情感飽滿而不繁復自我,舉重若輕地敘述襯托出強烈的情感,情節(jié)縱橫交錯,從而包容巨大,在于他隱藏的對社會的批評性,在于生活的廣闊場景,在于他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和思考。他不露聲色地記錄了一個時代,等待后人去解讀。近幾十年社會變遷和為之帶來的一個普通人的情感反應,他記錄了。而這恰好是詩歌的一種屬性,是有意義的勞作。
陳虞本名鄒瑞鋒,生于60年代,八十年代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作品散見《詩刊》、《星星詩刊》、《詩歌月刊》等,并入選《21世紀詩歌精選》、《2012年中國詩歌排行榜》、《2013年中國詩歌排行榜》、《2014年中國新詩排行榜》、《國際漢語詩歌》、《江南十二人詩歌集》、《三月三詩歌選》等選本?,F(xiàn)經商,居虞山腳下。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