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現(xiàn)今階段高校美術教學改革情況,進而給出了微課教學的優(yōu)點,其次闡述了如何在中國美術課程上運用微課教學法,并以三階行列式的計算為例給出具體應用,最后對于如何建立微課群及完善微課教學法給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Abstract: In 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 the present reform situation of art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ntroduce the advantages of micro teaching; then describe how to use the micro teaching method for art curriculum in China, and give specific applications taking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hree order determinant as an example; finally, about how to establish micro class group and perfect the micro teaching methods, put forward some views.
關鍵詞: 微課;中國美術;教學改革
Key words: micro class;art in China;teaching reform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30-0253-02
0 引言
美術這門課程普遍存在課時少、內容多的問題,傳統(tǒng)的中國美術教學,學生缺少課前與課后復習,對課堂的印象大多數(shù)停留在教師有限的講解上,而且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上內容的講解與板書的書寫占用了大量時間,沒有更多時間讓學生做課堂分析,這就使得課堂上的知識不能及時被學生吸收,教師也不知道學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識,有時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又對內容的印象又不深刻,久而久之,因為記不住而對這門課失去興趣的學生越來越多。目前“互聯(lián)網+微課”是最新的一種教學改革趨勢,它主要指在“互聯(lián)網+”的時代背景下,以視頻為主的微型教學資源運用到教育領域的一種教學模式。
1 “互聯(lián)網+微課”的優(yōu)點及特點
微課是以闡述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視頻為表達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它旨在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利用課余碎片時間進行個性化自主學習。
微課主要有以下特點:
①視頻目標明確,主要圍繞某一個知識點的重點或難點展開教學。微課相較于龐大的教學系統(tǒng)而言,它強調解決現(xiàn)實問題,主要針對某個小知識點或具體問題,使問題聚焦,主題突出,內容少而精。
②視頻時長少,容量小,且兼容性較強,適用于各種移動終端。微課學習常常是短時間、片段化的學習,因此視頻的學習內容要根據(jù)不同情境進行調整,而且還需考慮到學習者的學習習慣?;谝陨咸攸c,教師在制作微課時,每節(jié)課的時間應控制在10分鐘之內,視頻及其配套輔助資源總容量一般也應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這樣學生可以在任何空閑時間隨時隨地用電腦、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在線觀看視頻等輔助資源。
2 微課在中國美術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
微課教學中教師的講解只是學生知識中的一個工具,是形成以學生為主導的學習活動。學生需要通過閱讀或查找大量的資料來進行學習,在學習中,學生不僅要研究問題本身,還要查找確定回答問題所需要的信息,此類型學習是以問題和案例為中心的學習。將微課運用到中國美術中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
2.1 培養(yǎng)學生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傳統(tǒng)的教學為一支粉筆,一塊黑板,老師講到哪里,學生跟到哪里,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利于學生主動預習與探索知識。在微課教學中,視頻資源豐富,有教學視頻,有作品講解視頻,也可以呈現(xiàn)出師生探討視頻。首先學生會期待在接下來的微課中教師會以什么樣的形式出現(xiàn),下一節(jié)課會有哪些實際應用等,這樣一下子就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提前將微視頻發(fā)送到學生的QQ群或者微信群里,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時間觀看視頻,預習課前知識,課前視頻的結尾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習者的知識結構和知識水平適當?shù)靥岢鲆恍╇y度恰當?shù)男栴},讓同學們在群中討論,這樣就很大程度上縮短了課堂上的講授時間,而且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與討論,可以在網絡上自主的探索相關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2 結合課堂,豐富內容
把微課應用到教學中并不意味著微課能取代傳統(tǒng)教學,而只是把微課當做一種教學工具。該校的中國美術課程主要分為6個章節(jié)進行講解,主要以繪畫藝術為中心,然后拓展到書法、雕塑、建筑、工藝美術等相關性問題。這門課程無論哪一個模塊的知識,思路都是較為清楚簡單的,但是應用到具體的解題問題上卻又復雜多變。首先在上課開始,可以適當?shù)夭シ乓欢挝⒄n,把學生自然而然的引入到學習的氛圍中來,微課中所提出的一些問題,也可以在這個時候進行適當?shù)慕獯?,同時再次觀看微課,也可以使學生迅速的回想起這節(jié)課內容的一個大概思路及先前在網上所查詢的相關內容。其次在課堂中,學生已經利用微視頻,在課前接觸并通過了自身的一些努力理解了一些學習的內容,那么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不用像傳統(tǒng)教學一樣逐字逐句地講,主要針對學生不懂的知識進行講解,這樣很大程度上縮短了課堂講授時間,同時騰出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教師在旁邊給出正確引導,最后大家一起進行課堂總結,讓學生始終以團隊協(xié)作的方式完成課程的學習。
2.3 前后呼應,復習鞏固
微課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對于學習效率比較低的學生,在課后可以有選擇的重復播放視頻,同時學習效率較高的同學也可以把自己的經驗或者看法發(fā)表在群論壇中,從而達到生生交流,師生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進行課程的及時調整。
3 微課群的建立
中國美術中每個章節(jié)的知識相對比較獨立,且由朝代更替這條線索把每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這就要求我們的微課教學不是簡單應用幾個小視頻,而是需要組建一個微課群,讓中國美術中的若干模塊組合在一起,形成主題明確,內容完整的結構化資源。微課群的建立,能夠將現(xiàn)有的課程拆分成視頻碎片,形成一個具有大量視頻信息的數(shù)據(jù)庫,學生需要學習相應知識,可以像中國知網、萬方數(shù)據(jù)庫等搜索引擎一樣輸入關鍵詞,就會出現(xiàn)相關的微視頻,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需求,篩選自己需要的知識,這個知識點可以是理論解析、實戰(zhàn)案例、flash演示、情景模擬等各種素材,真正實現(xiàn)因材施教。微課群的建設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
3.1 教師根據(jù)班級情況自制微課
每個班級的學生學習情況都有可能不同,教師根據(jù)本班情況,教師根據(jù)專業(yè)要求及學情制作難易適中的微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時教師在制作微課時,要考慮到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能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選題不要太大,盡可能小而詳細。讓學生即能理解所講知識,又能產生濃厚興趣。
3.2 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有能力解決的問題,由教師指導,制作微課
微課所講知識點單一,時長又短,制作相對簡單,學生自己所選擇的微課內容,一定是自己所拿手、所熟悉的,鼓勵學生自制微課,一方面能使學生對知識所學知識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學生之間的團隊精神。在學生制作好的微課中,教師再從中選擇優(yōu)秀的微課加入到微課群中供其他學生學習。
3.3 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學校之間相互合作,共享微課資源
現(xiàn)階段國家每年都會舉辦微課技能大賽,在每次的大賽中,參加比賽的老師之間都有聯(lián)系方式,我們可以與其他老師相互探討學習,彼此共享自己所制作而微課,如有合適的也可以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來。同時一些著名的高校,在大學公共課方面制作的微課已經非常成熟,教師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到的這些官網上下載適用于自己班級的微課。
4 完善課后知識的鞏固
微課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動權,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可以完全離開教師的指導進行探究。事實上,在整合的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內容呈現(xiàn)者、學習幫助者和課程設計者等多重角色,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控制和學生的自主活動之間要達到一種平衡狀態(tài)。因此,在使用微課教學的后期,我們必須要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主要由以下幾方面完成:
①學生可用手機錄制小視頻總結所學內容或提出疑問,然后發(fā)送到班級學習群里,與同學和老師進行探討,對所掌握知識進行補充和鞏固。②在固定的時間段,教師可以用電腦或手機的方式以直播的或群聊的形式解決學生在課后學習和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③每一章節(jié)授課完成后,教師應當給出適當?shù)臏y試題,檢驗學生所學知識是否牢固。
5 結語
當今社會,技術的發(fā)展引領了社會文化,生活方式的改變,利用科技改變教學方式也是目前重要的教學改革手段之一,微課教學讓學校教育更多從靜態(tài)知識傳授轉為智能教育,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新模式的轉變,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理應利用科技,結合教學經驗,掌握新的教學模式,綜合運用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教學資源,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實踐環(huán)節(ji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真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彭繼順.互聯(lián)網+時代計算機基礎微課教學應用研究,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2):258-259.
[2]劉紅霞,趙蔚,等.基于“微課”本體特征的教學行為設計與反思,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24(2):14-19.
[3](英)赫伯·里德.通過藝術的教育[M].呂延和,譯.湖南美術出版社,1993.
[4]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M].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