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生艷 曹培琳 王 蓉 柴海萍 羅茂春
(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腫瘤內科,青海 西寧 810001)
?
肺癌患者姑息治療過程中的負性情緒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
靳生艷 曹培琳 王 蓉 柴海萍 羅茂春
(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腫瘤內科,青海 西寧 810001)
目的 探討肺癌患者姑息治療過程中負性情緒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行姑息治療的40例肺癌患者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40例健康志愿者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生活質量量表(QL),分析患者負面情緒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QL評分中的整體分值、功能總分值及癥狀總分值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整體負性情緒與QL整體評分及功能評分負相關(P<0.05),與癥狀評分呈正相關(P<0.05);此外,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與整體QL評分和功能評分呈負相關(P<0.05),與癥狀評分呈正相關(P<0.05)。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SAS、SDS以及整體負面情緒均為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P<0.05)。結論 姑息治療的肺癌患者負性情緒明顯,負性情緒是影響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通過改善負性情緒能顯著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借鑒。
姑息治療;肺癌;負性情緒;生活質量
肺癌的發(fā)病因素眾多,與生活習慣、飲食結構以及居住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而肺癌的治療預后卻和患者自身心理狀態(tài)息息相關。負性情緒會加重肺癌患者病情,不利于疾病轉歸。姑息治療屬于特殊人文關懷治療,其目的在于預防和減輕痛苦〔1,2〕。早在1999年美國有研究稱采用攻擊性治療的肺癌患者存活時間并不比姑息治療患者長,因此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療越來越受到臨床重視〔3〕。盡管一線治療能夠有效緩解癥狀,但是無法消除負性情緒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本文探討姑息治療肺癌患者治療過程中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相關性。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腫瘤內科行姑息治療的40例肺癌患者為觀察組,納入標準:(1)符合《臨床腫瘤學》〔4〕診斷標準確診為肺癌,且年齡>60歲;(2)已行系統的肺癌治療且無效,目前姑息治療為主;(3)患者及家屬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伴有心肝腎等嚴重慢性疾?。?2)治療護理依從性差;(3)無自主及溝通交談能力。男27例,女13例,年齡61~80〔平均(68.5±4.6)〕歲,其中腺癌19例,鱗癌14例,小細胞肺癌7例。另選取同期40例健康志愿者為對照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61~82〔平均(69.2±4.8)〕歲;兩組研究者年齡及性別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在入院當天進行健康宣教,同時有護理人員和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和交流,所有患者及家屬均表示自愿參與并配合此次研究,認真填寫發(fā)放的問卷調查以及生活質量量表(QL),同時簽署知情同意書;對于無自動填寫能力的患者由護理人員閱讀書面內容,并由家屬代筆遵患者意見填寫。所有患者均在1 h內填寫完畢并回收。而同時期的40例健康志愿者,在相同時間內配合護理人員完成問卷調查以及QL的填寫。
1.3 調查量表評價標準 ①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主要包括20個條目〔3〕,總分值為80分,主要包括精神性情感癥狀、軀體性障礙、精神運動型障礙以及抑郁心理障礙四個方面;抑郁指數(范圍0.25~1)為患者SDS分值/總分,其中指數0.5以下表示無抑郁,0.5~0.6為輕度抑郁,0.6~0.7為重度抑郁,>0.7為重度抑郁。②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包含20個項目,抑郁指數(范圍0.25~1)為患者SAS分值/總分,0.5以下表示無焦慮,0.5~0.6為輕度抑郁;0.6~0.7為重度抑郁,>0.7為重度抑郁。③QL及包括功能量表、癥狀量表和6個單項〔4〕,3個子量表滿分均100分,功能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而癥狀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負面情緒與生活質量的關系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影響因素采用多元回歸分析。
2.1 兩組SAS、SDS評分及指數對比 觀察組SAS、SDS評分和指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和指數比較
2.2 兩組QL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QL評分中的整體分值、功能總分值及癥狀總分值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觀察組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關系 觀察組患者的負性情緒與QL以及功能評分負相關(P<0.05),而和癥狀評分呈正相關(P<0.05);此外,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與整體QL和功能評分同樣呈負相關(P<0.05),與癥狀評分呈正相關(P<0.05)。見表3。
表2 兩組QL評分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表3 觀察組患者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相關性分析
2.4 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將抑郁、焦慮指數以及總負性情緒作為自變量X,生活質量為因變量Y,發(fā)現SAS、SDS以及整體負面情緒均為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4。
表4 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肺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因疾病的困擾而嚴重下降。臨床常見的治療方案如放化療、中醫(yī)中藥、靶向等均難以遏制病情的發(fā)展〔5〕。因此對于晚期肺癌患者臨床多采用姑息治療來緩解患者痛苦,以期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生活質量。然而在姑息治療過程中,肺癌患者難免有負性情緒,這不僅不利于疾病的恢復,反而會加重病情,從而進一步的縮短患者生存期。常見的負性情緒以抑郁和焦慮為主,而隨著生物-心理-社會的醫(yī)學模式的建立和完善,認為延長患者生存期并不適用于難以治愈的肺癌患者,不僅僅是對家庭、社會負擔的加重,同時也是對患者個人的一種精神折磨。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指南提出以下幾種情況具有行姑息治療的適應證:①難以控制的癥狀;②腫瘤診斷和/或治療中出現的中-重度不適;③合并嚴重的身心疾??;④生命預期小于6個月;⑤轉移性實體瘤;⑥患者/家屬關心疾病病程及決策;⑦患者/家屬有姑息治療特殊要求。因此近年來,通過姑息治療、改善負性情緒來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治療方案已經被廣大的腫瘤醫(yī)護人員認可。
本研究結果與宋敏等〔6〕報道結果類似,說明肺癌姑息治療患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其焦慮和抑郁的程度也要比普通人群更高,而焦慮和抑郁兩種常見的負性情緒往往也是相互影響的,當兩者共同作用時,患者的生活質量會進一步受到影響。有文獻報道稱〔7〕,早期行姑息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負性情緒明顯優(yōu)于單純治療組。提示臨床肺癌姑息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負性情緒、癥狀之間密切相關,當患者負性情緒明顯時,生活質量受其影響也較大,而當肺癌癥狀加重時也會大幅降低生活質量。值得注意的是,當生活質量下降時,患者的負性情緒會進一步的嚴重,癥狀也隨之加重,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8〕。除焦慮抑郁外,肺癌姑息治療患者通常還有恐懼、過分依賴、悲觀等負性情緒〔9〕,對于這些常見的負性情緒護理人員可以通過給予一定的心理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如認知療法可以增加患者對疾病及治療方法的認識,通常來理解疾病的發(fā)展并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治療;鼓勵和加強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讓患者之間互助互信共同對抗病魔;同時可采用不同的放松訓練方式,包括呼吸訓練、營造輕松安靜病房環(huán)境、音樂療法、注意力轉移等,及時對患者負面情緒進行有效疏導。通過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情緒和生活質量密切相關。在對肺癌姑息治療過程中,不僅僅是提高基礎的治療,對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情緒變化同樣要引起關注。陳歡歡等〔10〕提出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質量與心理狀態(tài)、負性情緒密切相關;汪春雨等〔11〕在報道也指出心理干預能夠改善負性情緒,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充分說明了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一定程度改善姑息治療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
1 付立萍,張玉芬,張榮澤,等.肺癌患者姑息治療中負性情緒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3;42(15):1734-6.
2 蔣姍彤,李萍萍.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姑息治療獲益研究進展〔J〕.中國肺癌雜志,2015;18(7):462-8.
3 蔣志紅,吳 晶,徐 燕,等.癌因性疲乏對姑息治療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2):10-1,12.
4 張本華.臨床腫瘤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371.
5 閆 安,李春紅,孫 賢,等.肺癌腦轉移預后的多因素分析〔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5;15(12):2319-22.
6 宋 敏,吳 晶,徐 艷,等.負性情緒對中晚期肺癌患者氬氦刀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西部醫(yī)學,2015;27(1):23-6.
7 Kannan G,Rani V,Ananthanarayanan RM,etal.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of South India〔J〕.J Cancer Res Ther,2011;7(3):275-9.
8 Kamath J,Feinn R,Winokur A.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s a treatment for cancer-related fatigu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Support Care Cancer,2012;20(8):1745-53.
9 李立平,段紅艷,劉衛(wèi)靜,等.個性化心理護理對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5;44(20):2876-7.
10 陳歡歡,周建婭.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與負性情緒的關系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4;52(7):8-11.
11 汪春雨,汪志美,王秋臨,等.心理干預對肺癌晚期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33):3750-1.
〔2015-12-11修回〕
(編輯 袁左鳴)
靳生艷(1972-),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腫瘤護理學方面的研究。
R734
A
1005-9202(2016)19-4801-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9.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