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君,黃茜
武漢市城鎮(zhèn)幼兒體質健康的實驗干預研究
楊慧君1,黃茜2
通過隨機抽樣的方式對武漢市707名城鎮(zhèn)幼兒體質進行測試,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實施體質健康干預,對幼兒實驗干預的效果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實驗干預對改善幼兒身體形態(tài)雖無顯著性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局部脂肪堆積,尤其是上臂部、肩胛部和腹部脂肪的堆積;干預對提高幼兒上肢爆發(fā)力、下肢爆發(fā)力和彈跳力、速度和靈敏等身體素質具有較為顯著的意義,對幼兒平衡能力具有提高的趨勢,而對柔韌性素質的提高效果不佳。
城鎮(zhèn)幼兒;體質健康;實驗干預
幼兒時期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起點,他們可謂是人類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是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潛在生產(chǎn)力,為此幼兒教育也越來越多的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從1979年10月黨中央、國務院轉發(fā)《全國托幼工作會議紀要》到1983年9月教育部頒發(fā)的《關于發(fā)展農(nóng)村幼兒教育的幾點意見》,再到1989年8月20日國務院批準的《幼兒園管理條例》,關于我國幼兒教育體制改革的政策和方針亦是日新月異,順應時代進步與發(fā)展日趨完善。幼兒體育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隨著現(xiàn)代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獨生子女的頻增,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程度有增無減,尤其是高樓林立的城鎮(zhèn)化生活環(huán)境,不斷壓縮的活動空間,使孩子的生活廣闊度日益狹隘,生活方式越發(fā)的單一、封閉,身體得不到足夠充分的活動,導致幼兒身體活動在量上的不足,運動密度和強度不夠。缺乏充分合理的體育鍛煉,不僅使孩子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變差,也會導致機體防御系統(tǒng)薄弱,長此以往幼兒的身心健康、運動水平都會受到消極的牽引和影響。因此,對城鎮(zhèn)3-6歲幼兒體質健康水平進行研究,把握其體質健康發(fā)展動態(tài),并因時制宜,制定體質健康干預方案,探索其對幼兒體質健康的影響,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
1.1研究對象
體質測試以武漢市707名3-6歲城鎮(zhèn)幼兒為研究對象。實驗干預研究以武漢市銀湖翡翠幼兒園中班60名幼兒為實驗干預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等有關體育、體質健身有關的法規(guī)文件,了解幼兒體質研究的背景。通過《2005年湖北省國民體質監(jiān)測報告》、《2010年湖北省國民體質研究報告》等湖北省體科所和湖北省體育局共同撰寫的調(diào)查報告及與幼兒體質健康相關的著作、期刊和學位論文等,并將查閱文獻進行總結、歸納和匯總,以了解幼兒體質的研究現(xiàn)狀和趨勢。
1.2.2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根據(jù)《2010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手冊》幼兒復測參考表對測試數(shù)據(jù)予以檢查和剔除,并使用SPSSl5.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MSD描述實驗結果,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對比分析。
1.2.3實驗研究法
對武漢市城鎮(zhèn)3-6歲幼兒的體質測試結果進行分析,據(jù)此制定實驗干預方案并實施,16周后對幼兒體質進行測試,探究實驗干預對幼兒體質健康的影響。
1)測試指標
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和《國民體質監(jiān)測報告》的閱讀和研究選定3-6歲幼兒體質測試的指標,經(jīng)過對相關專家和幼兒園資深教師和體育教師進行訪談,篩選并確定各項指標進行體質測試。其中,形態(tài)指標包括身高、坐高、體重、胸圍、皮褶厚度(上臂、肩胛、腹部)等7項;身體素質指標包括立定跳遠、網(wǎng)球擲遠、雙腳連續(xù)跳、10m折返跑、坐位體前屈和走平衡木等6項。
2)測試程序
對武漢市銀湖翡翠中班幼兒完成前測后,按照同質性對其進行分組,以保證實驗干預的科學性。其后給予實驗組幼兒運動干預,16周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幼兒體質進行測試,對比分析體質各指標的變化特點,探究幼兒體質健康干預方案對幼兒體質健康的影響。
3)測試儀器
所有數(shù)據(jù)采集的測量儀器為2010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統(tǒng)一使用儀器,由湖北省體育科學研究所提供,所有測試均由研究者和湖北省體育科學研究所國民體質監(jiān)測中心科研人員共同執(zhí)行,且實驗前后數(shù)據(jù)錄入均由一人手工錄入,以保證檢測質量。
幼兒時期的體質水平是影響其一生體質健康的重要基礎。本研究對武漢市707名城鎮(zhèn)3-6歲幼兒體質進行測試分析發(fā)現(xiàn),男女幼兒體質健康優(yōu)秀率較低,絕大部分幼兒處于及格或良好水平,總體體質水平有待提升。身體形態(tài)方面幼兒胸廓發(fā)育水平較差,達到肥胖和超重的幼兒比率相對較高。身體素質也有待加強,尤其是上肢力量、柔韌性素質和平衡能力這三項素質。因此,針對城鎮(zhèn)幼兒目前的體質現(xiàn)狀采取干預性的方法和手段,并對其干預的實驗效果進行探究對改善幼兒體質況狀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長遠的現(xiàn)實意義。
3.1幼兒體質健康實驗干預的相關研究
自幼兒體質問題的研究系統(tǒng)化以來,尤其是在對不同階段、地域、省市、城鄉(xiāng)等幼兒體質現(xiàn)狀的調(diào)研和影響因素的研究日益豐富的基礎上,伴隨著社會、幼兒家長的期望和需求,相關學者更多的是關注如何改善幼兒體質現(xiàn)狀,提高其體質水平的問題。較早的對于提高幼兒體質的研究呼聲較高,但缺乏定量性的實驗研究,加上客觀硬件設施的限制等因素也未能很好的將提高幼兒體質的方法落實到實處。如蔣文華從“三浴”鍛煉對提高幼兒的基本活動能力和抗疾病能力,促進幼兒生長發(fā)育,改善幼兒心理品質等方面提出“三浴”鍛煉對幼兒體質健康的促進,但空氣浴、陽光浴對一定的氣溫和風力、適當?shù)淖贤饩€強度等自然條件要求較高,而水浴則更是對幼兒園場地、器材等硬件條件、師資力量等提出較嚴格的要求,在幼兒園實際條件下較難操作和實現(xiàn),因此普遍性不強,受眾面較窄。相較而言通過體育鍛煉的方法,如基本體操、球類活動、體育游戲、體能訓練、晨間鍛煉等形式和手段促進幼兒體質發(fā)展則易于實施且有效。已有相關研究證明幼兒基本體操作為一項有氧運動不僅對幼兒的心肺機能有促進作用,且對幼兒的柔韌性、手臂力量和腿部爆發(fā)力等身體素質有較顯著的提高作用;體育游戲作為集趣味性、適用性和安全性為一體的體育活動形式對改善幼兒體脂率、基礎代謝率,提高其下肢力量、柔韌性和平衡能力等具有較為顯著的意義。由此可見通過體育鍛煉的方式提高幼兒體質既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針對性,又具有較廣的普適性和實用性,因此本研究中選取運動干預的手段對幼兒體質健康予以干預。
3.2針對幼兒體質現(xiàn)狀制定實驗干預方案
武漢市銀湖翡翠幼兒園作為一所外來的連鎖性私立幼兒園,對幼兒健康問題關注度較高,幼兒體育活動的硬件設施較為齊全,他們期望將幼兒體育課程發(fā)展為幼兒園特色性課程,因而對幼兒體質健康干預研究的配合度也較高。
通過對該幼兒園幼兒體質現(xiàn)狀的分析發(fā)現(xiàn),幼兒體質評定等級中良好和及格人數(shù)所占比例最高,優(yōu)秀率偏低。與往年湖北省幼兒平均水平相比,銀湖翡翠幼兒園幼兒胸廓發(fā)育水平較差,克托萊指數(shù)、BMI和皮褶厚度值較高。3-4歲幼兒的上肢力量、柔韌性素質和平衡能力較差,與湖北省武漢市城鎮(zhèn)幼兒園幼兒整體現(xiàn)狀特點較為一致,幼兒體質水平仍有提升的空間,尤其是3-4歲幼兒,因此體質健康干預實驗研究中選取武漢市銀湖翡翠幼兒園中班幼兒(主要集中于3-4歲)作為運動干預的對象。
3.3幼兒3-4歲階段的身心特點
武漢市銀湖翡翠幼兒園中班幼兒年齡主要集中于3-4歲,該階段的幼兒逐步產(chǎn)生較為清晰的自主性,有了自己的喜好,與他人交往的興趣濃烈,會選擇一定的身體活動方式,好奇心的驅使使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模仿欲。隨著生理結構的發(fā)展和完善,此年齡段的幼兒對身體基本動作掌握很快,主要是行走、跑、閃、避、扔、停、拐彎、減速等大動作,動作發(fā)展非常迅速,對一些精細動作也逐漸掌握,但表現(xiàn)在動作的準確性和熟練性等方面水平不高,其身體動作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不夠協(xié)調(diào)、輕松和熟練。因此家長及幼教工作者在重視疾病疫苗的預防接種、加強幼兒飲食營養(yǎng)、培養(yǎng)衛(wèi)生習慣的同時還必須讓他們進行體育鍛煉,通過游戲化的走、跑、跳、爬、鉆、投擲、平衡等基本動作練習活動來發(fā)展他們的動作,培養(yǎng)其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他們的活動能力,促進他們的骨骼、肌肉、心肺等器官的生長與發(fā)育,進而達到增強幼兒體質的目的。另外,由于3-4歲幼兒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正處于快速完善和提高的階段,對很多運動技能的掌握顯得有心無力,完成質量不高,因此更需要利用難度低易于掌握、趣味性強的運動方式提高其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和組織下循序漸進的提高其各種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因此運動干預課程成為了一種很好的選擇。
4.1實驗設計
體質健康干預研究中依據(jù)武漢市銀湖翡翠幼兒園幼兒的體質現(xiàn)狀選取中班60名幼兒作為干預對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人。實驗組幼兒日常活動之余額外實施運動干預,對照組幼兒則正?;顒樱▋山M幼兒日?;顒右恢拢?。實驗前對兩組幼兒各項體質指標進行同質性檢驗,結果顯示,各項身體形態(tài)、素質指標p>0.05,均無顯著性差異(如表1、表2、表3所示)。干預方案中針對3-4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與體育活動鍛煉目標,為其設計持續(xù)16周的運動方案。方案周期為4周,共4個周期。
1)運動干預時間:2014.9-2015.1,3次課/周(周一、周三、周五上午),30min/次;
2)運動負荷:心率高峰值為130-150次/min,脈搏指數(shù)為1.4-1.8(課程期間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實驗組幼兒心率進行測試,以監(jiān)控運動強度);
3)方案實施:干預過程中,實驗組體育老師依據(jù)課題組成員制定的實驗干預課程方案在溝通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備課,由武漢市銀湖翡翠幼兒園幼兒常規(guī)體育課體育老師負責實施。
4.2實驗干預方案
幼兒體質健康實驗干預方案中活動形式共分為四種,即素質鍛煉、體能鍛煉、技能教學和一物多練。素質鍛煉課程針對性較強,旨在著重提高幼兒的某一項身體素質,體能鍛煉課程則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突出對幼兒體能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而技能教學則是旨在培養(yǎng)幼兒技巧性的身體素質,如協(xié)調(diào)、靈敏等,一物多練課程在提高幼兒身體運動能力的同時啟發(fā)幼兒自主思考,有助于智力的發(fā)展。
每一次運動干預課程都分為3個環(huán)節(jié),即熱身活動的準備部分(5min左右)—主體活動的教學與練習部分(20min左右)—休整放松的結束部分(5min左右)。干預課程按照這3個部分推進,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各部分又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構成整堂課的有機整體。
通過為期16周的體質健康干預再次對實驗組、對照組幼兒各項體質指標予以測試,對測試結果統(tǒng)計分析(見表1、表2、表3)。通過實驗組幼兒干預前后體質指標的變化特點,干預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測試結果的對比分析,從身體形態(tài)、身體素質兩個方面對體質健康干預效果進行研究和評價,以期為幼兒體質健康的促進提供理論參考和依據(jù)。
5.1實驗干預對幼兒身體形態(tài)干預的效果
表1、表2的結果顯示體質健康干預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幼兒身體形態(tài)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然而人的身體總是處于不斷變化發(fā)展的過程中,幼兒時期尤甚,其身體形態(tài)、身體素質均有較大的發(fā)展變化空間。實驗組幼兒經(jīng)過為期16周的自然生理成長和運動課程的周期性干預,反映其身體形態(tài)的各項指標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變化,而對照組幼兒雖沒有運動性外因的干預,其部分身體形態(tài)指標亦表現(xiàn)出相似的變化規(guī)律。
實驗組、對照組幼兒身高、坐高、體重、胸圍等指標呈增長型變化,其中實驗組幼兒身高和坐高分別增長2.5cm和2cm,體重和胸圍分別增加2kg和0.9cm,均高于對照組幼兒同類指標。坐高指數(shù)、BMI和胸圍指數(shù)的變化值相近,說明干預效果并不明顯??送腥R指數(shù)的增加和胸圍指數(shù)的減小表明幼兒相對體重增加,機體整體形態(tài)雖趨向于充實但逐漸由粗壯向細長方向發(fā)展,皆符合幼兒生長發(fā)育的一般規(guī)律。而實驗組和對照組幼兒的坐高指數(shù)分別增加0.6和0.5,這一點卻引人疑慮,一般來說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坐高指數(shù)呈現(xiàn)逐漸減小的趨向,即軀干比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而此次研究中在16周的運動干預期內(nèi)無論是實驗組還是對照組幼兒其坐高指數(shù)均略有增長,說明該現(xiàn)象并非由運動干預所引起,這一異常的結果或是由于該實驗觀測階段較短,不足以代表以往幼兒研究以1周歲為間斷點的測試結果,故有所差異,可在以后幼兒體質研究中進一步探索和證實。
皮褶厚度指標對幼兒體型的評價具有重要的形態(tài)學意義。表2顯示經(jīng)過周期性的干預實驗組幼兒上臂部、肩胛部和腹部的皮褶厚度值均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下降范圍在0.1-0.3mm之間,與之相比對照組幼兒3個部位的皮褶厚度值則表現(xiàn)出上升之勢,上升范圍為0-0.4mm,由此可推斷16周的體質健康干預對抑制幼兒局部脂肪堆積具有一定的積極效用,若延長干預周期或將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這一研究結果啟示體質健康干預對預防幼兒肥胖,改善幼兒形態(tài)具有基礎性和預防性的重要意義。
5.2實驗干預對幼兒身體素質干預的效果
表1 體質健康干預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形態(tài)類指標差異性檢驗1
表2 體質健康干預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形態(tài)類指標差異性檢驗2
身體素質是指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與靈敏、平衡、柔韌性等素質。在體質健康干預實驗研究中選取的身體素質類的指標中網(wǎng)球擲遠、立定跳遠屬于反映力量素質的指標,雙腳連續(xù)跳、10m折返跑屬于反映速度與靈敏素質的指標,坐位體前屈是反映柔韌性素質的指標,走平衡木則是屬于反映平衡性素質的指標。
5.2.1力量素質
3-6歲幼兒的力量素質隨著年齡增長而提高,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組與對照組幼兒力量素質的提高符合幼兒這一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表3顯示體質健康干預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幼兒網(wǎng)球擲遠和立定跳遠兩項指標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網(wǎng)球擲遠值皆提高0.5m,實驗組幼兒立定跳遠值增長13.9cm,對照組則增長了11.1cm。表明體質健康干預對幼兒上肢、腰腹部肌肉力量、下肢力量和彈跳力素質的提高具有較為顯著的促進作用。
5.2.2速度與靈敏
速度素質是指人體快速運動的能力,是人體的基本身體素質之一。靈敏素質則是人體在各種突然轉換的條件下協(xié)調(diào)、快速、準確的采取應對性改變的能力。干預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幼兒10m折返跑指標呈現(xiàn)顯著性差異(p<0.05),雙腳連續(xù)跳則呈現(xiàn)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表明體質健康干預對幼兒速度與靈敏素質的提高具有較為顯著的促進作用。
5.2.3柔韌性
柔韌性素質是對人體關節(jié)活動角度和韌帶活動范圍的反映,干預研究中以坐位體前屈指標來反映。從表3可以看出體質健康干預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幼兒該指標皆下降了0.9cm。與力量、速度類身體素質不同,幼兒的柔韌性素質隨著年齡的增長呈逐漸下降的趨勢。運動干預方案中考慮到天氣因素和幼兒的安全性問題針對幼兒柔韌素質的活動課程亦相對缺乏,因而導致該項身體素質的下降,可在以后的幼兒體質健康干預研究中予以注意和改善。
5.2.4平衡性
體質健康干預中幼兒的平衡素質主要是通過走平衡木這一指標來反映,且是動態(tài)的平衡能力。
表3 體質健康干預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身體素質類指標差異性檢驗
表3顯示經(jīng)過為期16周的干預實驗組幼兒提高了3.2s,對照組幼兒僅提高0.8s,說明體質健康干預對提高幼兒的平衡能力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運動干預方案中旨在提高幼兒平衡能力的課程較多,不僅體現(xiàn)在單一的課程中,也體現(xiàn)在綜合性素質提高的活動中。同時,由于實驗組幼兒在年齡上略小于對照組幼兒,部分幼兒對于走長3m,寬10cm,高30cm的平衡木有一定的恐怯心理,這一點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走平衡木的成績。
實驗干預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幼兒身體形態(tài)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實驗組幼兒皮褶厚度值均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下降范圍在0.1-0.3mm之間,而對照組幼兒皮褶厚度值則表現(xiàn)出上升之勢,上升范圍為0-0.4mm。體質健康干預對改善幼兒身體形態(tài)雖無顯著性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局部脂肪堆積,尤其是上臂部、肩胛部和腹部脂肪的堆積。
實驗干預后兩組幼兒網(wǎng)球擲遠、10m折返跑、雙腳連續(xù)跳和立定跳遠指標呈現(xiàn)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幼兒走平衡木成績提高了3.2s,對照組幼兒僅提高0.8s,兩組幼兒坐位體前屈值皆下降了0.9cm。體質健康干預對提高幼兒上肢爆發(fā)力、下肢爆發(fā)力和彈跳力、速度和靈敏等身體素質具有較為顯著的意義,對幼兒平衡能力具有提高的趨勢,而對柔韌性素質的提高效果不佳。建議幼兒園有針對性的開展體育活動課程,促進幼兒體質全面發(fā)展。尤其在幼兒平時的體育鍛煉中注重其上肢力量、柔韌性素質和平衡能力這3項素質的提高。
[1]蔣秋萍.蘭州市區(qū)幼兒園幼兒體質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對策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5.
[2]蔣少華.“三浴”鍛煉促進幼兒體質健康的研究[J].家教世界,2013(4):51-52.
[3]李健.3-6歲幼兒體質研究文獻綜述[J].體育科技,2006,27(2): 68-71.
[4]陸克儉.創(chuàng)意幼兒體能活動大全,3-4歲[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2.
[5]國家體育總局.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幼兒部分)[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6]國家國民體質監(jiān)測中心.2010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工作手冊[R]. 2009.
[7]馮娜.體育游戲對幼兒身心發(fā)展影響的實驗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2.
[8]黃世勛.幼兒園體育活動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9]王菲,凌波.2010年黃岡市3-6歲幼兒體質監(jiān)測結果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13,34(4):41-45.
[10]易欽仁,辛永娜.武漢市3-6歲幼兒體質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2,31(5):549-552.
An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Study on Wuhan Urban Infants'Physical Health
YANG Huijun1,HUANG Qian2
The study selected 707 urban infants in Wuhan as the object of Physical Fitness Test by the way of random sampling,and studied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s effect on infants'physical health after implemented physical health intervent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infants'body shape,but to a certain extent,it can inhibit localized fat deposits,especially on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upper arm,shoulder and abdominal fat Ministry;it h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meaning for improving infants'upper and lower limb explosive power and jumping ability,speed and agility physical fitness.Moreover,the intervention has an improved tendency of their balance ability,but it's ineffective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flexibility.
urban infants;physical health;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G804.49
A
1003-983X(2016)10-0876-04
2016-08-18
楊慧君(1988-),女,湖北廣水人,碩士,研究方向:體質監(jiān)測與評價.
1.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重慶400065;2.湖北省體育科學研究所,湖北武漢430079
1.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400065;2.Hubei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Hubei,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