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武鎖
【摘 要】歷史教學課程多要求學生記憶繁雜的理論知識為主,因此學生的學習型屋和學習熱情都不是很高。而營造和諧的教學氣氛可以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與熱情,增加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這是形成一堂高效的初中歷史課的有力保障。因此本文將主要探索一下營造初中歷史課堂和協(xié)教學氛圍的思路。
【關(guān)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氛圍;和諧
初中歷史因其距離現(xiàn)在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實在是過于遙遠,教學重點也多是要求學生強制記憶歷史時間和相對應的具體時間,授課方式也是以傳統(tǒng)的教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的模式,因此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氣氛一直處于萎靡狀態(tài),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想要徹底改變這一現(xiàn)狀就要求初中歷史教師必須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和諧溫馨的教學氣氛,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氛圍中更能專心致志的投入到歷史學習當中。
一、現(xiàn)階段影響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氛圍的因素
1.傳統(tǒng)教學模式
現(xiàn)階段學生在初中歷史課堂上不積極活躍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環(huán)節(jié)太少,初中歷史教師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主要還是以教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主,即歷史課堂上一切以教師為主,教師負責對學生照本宣科地復述一遍教材內(nèi)容,學生負責被動接受知識。首先這種“單向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非常鼓噪乏味,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毫無樂趣可言,其次,在這種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主導下,教師和學生沒有進行有效溝通,所有的知識全部都已經(jīng)讓初中歷史教師自行講述完畢,學生根本沒有自主思考積極提問的環(huán)節(jié)和過程,因此學生在初中歷史課堂上的參與度普遍不高,很多學生對初中歷史學習提不起興趣,甚至選擇在初中歷史課堂上睡覺、閑聊天等等來打發(fā)時間,初中歷史課堂本身就不能夠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因而也就無法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了。
2.師生對初中歷史學科不重視
歷史課在初中教學課程中一直屬于不被重視的“小科”,一周的排課量遠遠不及語文、數(shù)學、外語三大主科,歷史教師的工資待遇與三大主課教師也相差甚遠,在評選職稱上,初中歷史教師也處于弱勢狀態(tài),因此教師們對歷史課程也就重視不起來。同時由于歷史課程時間跨度大、歷史事件繁雜,學生對歷史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同樣很低,現(xiàn)階段的中學生考試歷史是一門開卷考試,因此學生更加不重視歷史課程了。學生和教師都沒有重視其歷史課程,自然也就無心在課堂上營造和諧積極的教學氛圍了。
二、營造初中歷史課堂和諧教學氛圍的方法
1.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吸引學生注意力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最應該克服的問題就是歷史的時效性,因此想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歷史的時效性,讓過去的歷史知識與學生現(xiàn)在的實際生活相結(jié)合,學生能夠從過去的歷史知識中看見現(xiàn)在生活中熟悉的影子,必然會大大提升對初中歷史學習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而多媒體技術(shù)就能幫助教師做到這一點。比方說,教師在講述明朝設置東廠、西廠這段特殊的歷史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先向?qū)W生播放一段有關(guān)錦衣衛(wèi)的電影視頻,通過精彩紛呈的影視片段引導學生走入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當中,多媒體技術(shù)特有的東調(diào)效果能夠有效的抓住學生的眼球,充分滿足初中學生旺盛的獵奇心理,通過調(diào)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熱情,從根本上保障一堂歷史教學課堂的教學氣氛。
2.改進教學方法
教師想要讓學生能夠在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快樂的完成歷史學習,就必須要改變現(xiàn)在傳統(tǒng)死板的教學方法。比如現(xiàn)在有很多初中歷史教師會強制要求學生記憶各種歷史事件和其相對應的歷史時間,不僅過程索然無味而且最終的教學效果也不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造成嚴重打擊。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喜歡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教學,比方說可以把重要的歷史事件改編成現(xiàn)在時下最熱門的流行歌曲,這樣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初中歷史的難度,還幫助學生更好地加深和記憶所學內(nèi)容。再比如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可以多多運用一些幽默的教學語言,把原本沉重嚴肅的內(nèi)容通過一種輕松活潑的方式講出來,學生在愉悅有趣的課堂氛圍中快樂的學習歷史。比如在初中歷史中有關(guān)唐三彩是唐朝陶瓷藝術(shù)的代表作的知識內(nèi)容講解時,教師可以形象生動地告訴學生:“其實唐三彩跟今天的紙人紙馬一樣,都是死人用的東西,活人根本不會看它一眼。你看現(xiàn)在的一些古裝電視劇里,滿人進中原一路上搶了不少寶貝,拿出來一看,全是唐三彩。這不是胡說八道嗎?誰把紙人紙馬當寶貝挨家擺著?這都是是冥器,民國時農(nóng)民刨出來都砸了,嫌晦氣。宋朝人覺得浪費,改紙人紙馬了?!庇袝r候,很短的一段故事,也能收到好的效果,枯燥的歷史知識也可以講的很好玩。還有在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歷史知識講解時,對于書中描寫林則徐在虎門銷煙的過程時教師也可以換成輕松的口吻來講述:“林則徐在海邊挖池子,把海水引進來,然后把石灰投進去和鴉片一起攪拌,等到起化學反應后,再把殘渣排進大海,同學們,林則徐這么做,現(xiàn)在看來不環(huán)保,是吧?但是當時還算是高明的做法。”現(xiàn)在的初中學生個個鬼馬精靈、古靈精怪,傳統(tǒng)呆板的教學方式根本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方法上也不能一直停滯不前,要結(jié)合現(xiàn)在初中生的興趣愛和和個性特征,把歷史知識換成一種有趣的方式講述出來,學生更有興趣更愿意聽課了,和諧愉快的歷史教學氛圍也就自然而熱的形成了。
3.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課堂教學是初中歷史教學的主要方式,而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也離不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這就要求教師在初中歷史課堂上要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與交流。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多多設置一些有引導性的提問,通過提問方式來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比如說在講宋朝歷史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問:如果某一天你們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穿越到了宋朝,你們會怎么辦?你該如何在宋朝生活下去?學生可能會回答要在宋朝做一些小買賣掙錢,教師在這里就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宋朝重農(nóng)抑商的歷史知識,學生可能會說想要在宋朝學會一身好武功,去闖蕩江湖做一名大英雄,這時候教師又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宋朝重文輕武的歷史背景,學生在教師提出的這樣帶有目的性、開放性的問題引導下,積極進行思考和回答,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學生在思考回答問題的過程當中也學習到了很多歷史知識。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小組合作探究模式來幫助自己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小組合作探究方式顛覆了過去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著重強調(diào)和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成為了課堂上的主人,主體地位得到大力提升,在初中歷史教學課堂上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也就會大力提升,和諧聞喜的教學氛圍也就自然能夠形成,比如教師在要教學的前一天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預習,每個小組根據(jù)自己感興趣的一面進行有針對性的預習,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最后一總結(jié)匯報的方式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本組的預習成果,教師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把主動權(quán)交還給學生,學生也能通過這樣的方式訓練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的個性化要求得到滿足,在教學過程中也就會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
三、結(jié)論
總而言之,教師想要教好初中歷史課程,首先就要積極營造一種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氣氛中快樂的學習歷史,同時通過在和諧的教學氛圍的熏陶下,學生能夠更喜歡歷史、更愿意學習歷史,從而有效改善初中歷史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李紅珍.初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行為研究[D].蘇州大學,2010.
[2]王景春.初中歷史和諧教學淺探[D].河北師范大學,2007.
[3]趙輝.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