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金
摘 要: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精神,使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驗。而區(qū)域中的材料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載體,也是開展區(qū)活動成功與否的關鍵。同時,皮亞杰提出:“兒童的智慧源于材料?!逼綍r在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中,也一直認真思考和探索該如何科學為小班孩子選擇“玩伴”——區(qū)域活動材料,如何做到與幼兒有效地互動,以便讓不同層次幼兒得到有效發(fā)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區(qū)域活動開展的有效性。談談幾年來的做法,與各位探討。
關鍵詞:材料;新穎性;區(qū)域活動
一、既注重材料的新穎性,又確保安全、有序
新穎、美觀的材料能直接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但投放材料如果一成不變不求更新,就會失去其原有的魅力,教師要根據幼兒新的興趣和需要,不斷調整、不斷挖掘出更新穎、更美觀的材料來吸引幼兒,同時我們要把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放在工作的首位。而小班幼兒基本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作為農村幼兒園開展區(qū)域活動的材料大多是收集生活中的廢棄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雖然這些材料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但使用不當,可能存在安全隱患。作為幼兒教師一定要把這些材料的安全和衛(wèi)生放在首位,要選擇無毒、無味、對幼兒無傷害隱患的制作材料,重視材料的定期消毒、檢查。又基于小班幼兒正處于秩序的敏感期階段。要從小培養(yǎng)幼兒良好有序的生活、學習習慣,教師在材料投放時要考慮到材料擺放的有序規(guī)范,每次活動完也要提醒幼兒先把東西整理好再放回原位,形成一種習慣,一種常規(guī)。
二、既注重材料的多樣性,又體現材料的層次性、系統(tǒng)性
多樣性的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參與操作,讓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得到提升,并能引發(fā)幼兒更廣泛的興趣,讓他們在自由的操作、探索中與各種材料的互動獲得新的經驗。而單一的材料,幼兒在操作完,很快就會乏味,不愿進一步去探索。這就強調我們注重投放材料的數量上要充足、形式上要多樣。如“我的蔬菜寶寶”主題活動中,我投放了各種蔬菜寶寶(認識蔬菜)、給蔬菜寶寶穿新衣服(涂色、撕貼)、給蔬菜寶寶化妝(粘貼裝飾)、給蔬菜寶寶找家(益智)、給蔬菜寶寶找好朋友(配對、排序)、蔬菜拼圖等多種形式的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使他們始終對活動保持濃厚的興趣??梢?,將形象、直觀、有趣、多樣的材料推到突顯地位,賦予材料生命力,這樣的材料便深深吸引幼兒更好地進入游戲,進行探索。但同一個班級、同一個年齡段的幼兒,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各方面的能力水平也不同。因此,在投放材料時既要關注全體幼兒參與活動的基本能力又要照顧幼兒的個別差異,這就要求我們投放的材料要充分體現它的層次性、系統(tǒng)性。只有這樣才能為每個幼兒創(chuàng)造活動的機會和成功的條件。比如,小班操作區(qū)的小魚池在材料投放中,我結合本班幼兒的能力發(fā)展水平,再根據活動目標來考慮材料的投放:先把材料分成三次投放。第一次,我們只投放了各種各樣的帶磁性的小魚和帶磁性的釣魚竿,目的是幼兒喜歡動手操作,感受釣魚的樂趣。通過對幼兒活動的觀察了解,活動目標已基本達到,此時,我考慮到幼兒不同能力的提升,第二次投放一些貼有不同顏色、大小不一的小魚的籃子,幼兒按小魚的顏色、大小來進行釣魚,一個階段過后,又考慮到能力較強的幼兒可能吃不飽,在第三次對材料進行補充時讓幼兒既要按點數,又要按小魚的顏色、大小來進行垂釣,材料投放上層層遞進,做到關注每一位幼兒,使各個水平的幼兒都能循序漸進地得到發(fā)展。
三、既注重材料投放的獨立性,又要體現區(qū)域與區(qū)域之間的聯系性
每個區(qū)域材料的投放都是根據各個區(qū)域活動目標需要決定的,是獨立存在的,不受任何制約。但每個區(qū)域材料的投放又是相對獨立的,是可以聯系的,如我在美工區(qū)投放了一些畫好魚輪廓的無紡布,讓美工區(qū)的幼兒把小魚的輪廓剪下來,有的在給小魚添畫,有的填充魚的肚子等。小魚的作品完成后,再把它投放到操作區(qū)的小魚池里。此時,美工區(qū)的幼兒也真正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吸引了更多幼兒的加入,而小魚池里小魚再讓操作區(qū)的幼兒進行垂釣,垂釣到的小魚又可以拿到我們設置的娃娃超市里去賣,而娃娃家里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推著購物車到娃娃超市去買魚,買完魚又回到娃娃家廚房去煮魚,再全家人品嘗,也可以和客人一起分享。還有娃娃家的角色也可以到我們開設的娃娃家醫(yī)院去看病等等,這樣投放材料使區(qū)域與區(qū)域之間生成有機的聯系,相互成為一個整體,而且是開放性的整體,各區(qū)的幼兒都可以到各區(qū)去活動,生成不同的角色,嘗試不同的玩法,幼兒的活動興趣點不斷得到更新,學習熱情不斷高漲。
通過教育實踐證明,區(qū)域活動中的操作、探索正是幼兒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幼兒學習知識、提高能力、培養(yǎng)良好個性的有效途徑。因此,材料投放適當與否,需引起教師足夠的重視,只有科學投放材料,才能促使幼兒主動、積極地去操作、探索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