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芳 張曉溪
?
NLP教練技術:青少年團體工作的有效路徑
徐芳張曉溪
青少年在成長中會遇到許多問題,將NLP教練技術理念滲透到青少年團體工作中是應對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青少年應對個體化社會的有效探索。在傳統的青少年團體工作基礎之上,將NLP教練技術理念、方法和手段有機地融入到生涯規(guī)劃、潛能激發(fā)、人際交往三類經典成長團體中,有助于修正個體心智模式,推動個體潛能激發(fā)、自主行動、達成結果,最終探索出一條青少年成長困局的破解之道。
青少年;教練技術;生涯規(guī)劃;潛能激發(fā);人際交往
個體化社會中,不確定性與風險無處不在,青少年的成長危機四伏。面對日益變化的世界,他們如何克服自己的局限,成功地與現代化匹配,與世界匹配,與未來匹配,是他們成長的核心問題。有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出現各種適應困難,比如學習障礙、社交障礙、自我認知偏差、團隊合作能力不強、抗壓能力差、缺乏行動力等,他們善于拖延、逃避和找借口,心態(tài)上自卑、焦慮、依賴、抱怨、指責,習慣于把自己扮成受害者,不為自己負責。他們普遍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清楚自己的未來在哪里,恐懼變化,不敢嘗試,習慣放棄,喪失積極性,缺乏主動性,喜歡隨波逐流,沉浸在各種“不可能”里自怨自艾,意義感匱乏,目標感模糊。究其背后的原因有家庭、學校、社會的諸多因素,比如長期獨生子女政策,家長的過度保護、過度嚴厲、過度期待、完美主義要求等,都會讓青少年在成長中丟失最重要的原動力。這里所指青少年包括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階段的7~24歲年齡段的個體。
筆者多年來一直采用團體工作的方式,有針對性地改變青少年身上出現的一些社會適應問題,努力讓青少年在進入職場之前修煉好自己。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主動負責的行動都是一個人走向快樂、幸福、成功的基石。在解決青少年問題的團體社會工作路徑中,NLP教練技術成為被實踐證明較為有效的方法。
NLP(神經語言程式學)教練技術是一套科學的、系統的方法論。NLP教練技術的核心理念是:教練通過聆聽、觀察、提問、對話等專業(yè)技巧,重建當事人價值觀和信念系統,幫助當事人尋求改變,激發(fā)其內在動力,清晰目標,突破傳統思維框架,超越個人障礙,打破局限性信念,發(fā)現可能性,重塑心靈,以最優(yōu)狀態(tài)達成結果,實現目標。目前,NLP教練技術被廣泛應用于人力資源開發(fā)、企業(yè)經營管理、合作協調、人際溝通、教育訓練,以及心態(tài)培養(yǎng)、態(tài)度養(yǎng)成、人格塑造、情緒控制、素質提升、技能突破等個人、家庭及社會生活諸多領域。在青少年身上普遍存在的局限性信念可以簡單歸納為以下三種:我沒有能力、我沒有可能、我沒有資格,[1]“我不行”“我不配”“不可能”充斥著很多學生的頭腦。解決的方向是運用教練技術讓學員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體內蘊藏著與生俱來的巨大潛能,相信“我能行”,引導學生發(fā)現解決問題的諸多可能性,破除“不可能”,通過深刻的覺醒,相信自己配得上美好幸福的人生。[2]
NLP教練技術有一整套有效的教練工具、技巧、干涉、草案、模板和模型。將這套體系與傳統的青少年團體工作有機結合,有助于提升團體工作的效果,教練技術的應用和實施將徹底改變受訓青少年的心智模式,達成目標激勵、創(chuàng)意提升、心態(tài)轉變、情商培養(yǎng)的目標。教練內容聚焦于拓寬青少年人格深層次的信念、態(tài)度,挖掘其個人價值觀和愿景,教練過程側重于在互動過程中不斷清晰自己、挖掘自己、發(fā)展自己、完善自己,對自身的人格、認知、情感、意志、態(tài)度等進行不斷地重建,并對自己的行動和學習負責。[3]這一過程無疑對他們的學業(yè)、生活和就業(yè)都將會有較大程度的提升。
青少年成長團體以快樂學習、積極成功為教育目標,設計包含感恩教育、情感關系、親子關系、情緒管理、積極行動、心理輔導等方面內容,引導青少年去感受、去反思、去做決定、去承擔責任,支持并協助他們設定目標、細化步驟、破除固有心態(tài)或信念對行為模式的影響,不斷改進行為模式,并最終推動他們取得卓越成果。教練技術將培、訓、練、用一氣呵成,設置采取60%活動體驗+20%分享空間+10%導師總結+10%課后作業(yè),將訓練體驗化、系統化。青少年在知識的學習中解決“不能”“不懂”“不會”等問題,在教練技術的團體成長中解決“不信”“不愿”“不敢”等問題。以下是教練技術在三種團體類型(生涯規(guī)劃、潛能激發(fā)、人際溝通)中的實操應用探索,都分為五個階段,10次團體活動主題,每周舉行1次活動,活動后有作業(yè)。
(一)青少年生涯規(guī)劃團體工作中教練技術的使用
青少年的生涯規(guī)劃輔導注重自我生命價值的探尋和生命質量的追求,關乎學生的訓練重點、教育選擇、能力開發(fā)、就業(yè)擇業(yè)、機遇把握等從幼年到進入職場的前半生人生規(guī)劃,對每一個人的一生都至關重要。生涯規(guī)劃將學習、生活、就業(yè)都納入一個體系,立足于人的發(fā)展,推動青少年實現個人的夢想。教練技術在青少年生涯規(guī)劃團體工作中應用可以有助于澄清個體的生涯目標,清楚“我要什么”;有助于調整心態(tài),面對各種局限和障礙,不抱怨、不放棄,勇于面對,即“我能行”;有助于探尋新的生涯路徑,發(fā)現新的可能性,尋找機遇、創(chuàng)造機遇、抓住機遇,塑造一個能動的自我;有助于促進行動、收獲成果,知行合一,整個求職過程就是一次行動的洗禮,需要超強的行動力支撐,不斷地嘗試和探索,不停地溝通和自我修正,最終贏得想要的結果,找到滿意的工作,并實現職業(yè)適應。[4]針對青少年的教練式團體生涯輔導可以簡單分為五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認識自我,自我心智模式探索。第二階段:追問夢想,明確生涯目標。第三階段:評估環(huán)境、資源和機會,確定現實障礙并尋求突破口與可能性。第四階段: 突破心智模式局限,探尋可行路徑,做出生涯決策,并制定出具體的生涯規(guī)劃和行動計劃。第五階段:推動行動、監(jiān)督、支持、調整、跟蹤。教練的角色是相信、澄清、引領、激發(fā)、推動,在整個團體運行過程中充當鏡子,照出被教練者的心智模式;充當指南針,引領方向,使被教練者相信未來,克服恐懼和心魔(動搖、懷疑、擔心、否定);充當催化劑,使學生能夠快速、有效澄清目標和決策,從而引導學生自己找到答案。見表1 。
表1 青少年NLP生涯規(guī)劃團體工作的實操順序與主題選定
(續(xù))表1
(二)青少年潛能激發(fā)團體工作中教練技術的使用
教練技術是一種不斷內省、洞察心智的模式,最終自我超越的價值觀;是一種由內而外,向內發(fā)現盲點,挖掘潛能,向外尋找可能性,建構——清晰——挖掘——發(fā)展自我的思維方式;是一套厘清目標、遷善心態(tài)、計劃行動、達到目標的訓練方法。針對青少年的教練式潛能激發(fā)團體工作可以簡單分為五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洞悉自己,理清自己的狀態(tài)和情緒。第二階段:認識自我,自我心智模式、防御機制、非理性信念探索。第三階段:追問夢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激發(fā)成功的欲望。第四階段:重塑信念,提升信念力,增加想像力。第五階段:完善心智模式,植入新錨,發(fā)揮潛能。團體訓練的方式是“體驗式學習”,體驗先于學習,體驗才能感知,學識和意義都來自體驗。見表2 。
(三)青少年人際溝通團體工作中教練技術的使用
溝通能力是個體的生存技能和就業(yè)技能,但目前部分青少年的溝通能力不足,表達能力欠佳,缺乏溝通技巧,不能有效融入團隊,產生不必要的沖突和內耗。青少年人際溝通團體的目標是使團體成員實踐教練式溝通,并最終提升現實場景中的溝通能力。教練式溝通是運用心理引導的溝通藝術與語言推進技術進行引導性溝通對話的過程,最后達成行動的目標及意愿的轉化。針對青少年的教練式人際溝通團體可以簡單分為五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調整好自身情緒和內心感受,專注傾聽,營造信任氛圍,識別對方的溝通模式,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第二階段:溝通優(yōu)化,全面多重感知當事人,洞悉對方的心智模式及語言模式,有效識別并表達對方的情緒和內心感受。第三階段:澄清期望,向對方傳遞關注、尊重和理解的信息。第四階段:探索擴展視域,語言引導與催眠,提出恰當的問題,引導對方進入某一情境,引領其突破原有的思維局限。第五階段:發(fā)展計劃,溝通實踐。溝通過程中要注意身體語言(55%)和語音語調(38%)所表達的真實信息,比語言(7%)本身更重要。見表3 。
表2 青少年潛能激發(fā)團體工作的實操順序與主題選定
(續(xù))表2
表3 青少年人際溝通團體工作的實操順序與主題選定
伴隨著個體化社會的到來,個體變成迎戰(zhàn)社會的主體,社會危機成功轉化為個體危機,個體深陷不成功之焦慮,個體必須不斷成長、自我負責,獨自去面對生活、社會、未來的一切風險和不確定性。教練技術從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出發(fā),結合了行為主義、精神分析、非理性情緒療法、薩提亞家庭治療理念、九型人格診斷,團體式、規(guī)?;鉀Q個體困局,也填補了從個體到社會的心靈空間。[5]教練技術致力于推動“社會人”的自我修煉,強大個體,鑄造團隊,在個體化社會風行的年代,給人以歸屬、安全、勇氣與力量,直面每一種渴望與期待,最終推動個體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教練技術初傳入中國時,大多數應用于成年人中職業(yè)群體,企業(yè)用以提升績效,2010年之后,一些較為先鋒的教育機構將此法成功地應用于青少年團體,以作為知識學習的重要補充。教練技術成功地在個體生命早期階段實施,在心智模式未成型之前介入改變,其難度較小,改變效果較持久穩(wěn)定,能夠有效推動個體更成功地適應未來的世界,將減少許多社會成本,亦能有效推動社會之進步。此文作為實踐應用的全新探索,希望能對相關社會實踐有所幫助并提供借鑒。
[1] 鄧然,尹啟華.大學生心智模式重塑研究[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110-112.
[2] 羅伯特·迪爾茨.從教練到喚醒者——NLP 人生成功寶典[M].李康誠,黃學焦,譯.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46.
[3] 吳燕.國內教練技術的發(fā)展現狀和培訓效果遷移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8.
[4] 朱紅,閆廣芬.基于教練技術的大學生生涯輔導模式建構與應用[J].高校教育管理,2012(2):85-87.
[5] 烏爾里?!へ惪耍聋惿住へ惪?格恩斯海姆.個體化[M].李榮山,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21.
【責任編輯王坤】
Practical Operation of Applying NLP Coaching in Teenagers Growing Group
Xu Fang,Zhang Xiaoxi
(LawSchoolofBeihuaUniversity,Jilin132013,China)
Teenagers will encounter many problems in their growth.With permeating NLP coaching philosophy in the youth group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but also an effectively explore for teenagers responding individualized society.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work of youth groups,the concepts,methods and means of coaching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the three classic growth group:career planning,stimulating potential,interpersonal,which can amend the individual mental models,promote individual potential excitation,independent action and achievements result,and ultimately to explore the road for dilemma of crack about growth of young people.
Teenagers;Coaching;Career planning;Inspire potential;Interpersonal
C913.5
A
1009-5101(2016)05-0056-05
2016-05-12
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吉林省大學生閱讀教育規(guī)劃研究”(GH1412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徐芳,北華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講師,博士,主要從事社會工作研究;通訊作者:張曉溪,北華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博士(后),主要從事社會學理論及社會工作研究。(吉林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