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一項為期兩年的實驗結果公布。在這項實驗中,科學家為218名年齡在21~50歲之間、體重正?;蚵晕⒊卣咧付嬍?。其中一半的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另一半人被告知需減少原來熱量攝入的25%。到實驗結束時,盡管被限制熱量組的熱量攝入其實只減少了12%,他們依然平均減重10%,減肥效果持續(xù)了兩年之久。同樣重要的是,限制熱量組的人們并未因此感到難受。或者說,如此限制熱量并未破壞他們的生活。也就是說,限制熱量攝入這么長時間,是他們能夠忍耐的——堅持減肥這么久,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許多人認為,如此長時間大幅減少熱量攝入會帶來副作用,例如感覺倦怠或易怒,以及很想吃甜食。但在這項研究中,被限制熱量者并未經歷這些副作用。與此同時,該組人的平均血壓降低4%,總膽固醇下降6%,與心臟病有關的炎癥標志物——C反應蛋白水平下降47%。也就是說,哪怕只是少吃了一點點,減重的效果仍然很明顯。這為“節(jié)食是延年益壽的一個關鍵”這個論點提供了新證據(jù)。科學家說,肥胖人群要是想保持健康,最重要的就是堅持節(jié)食。
在另一項新研究中,哪怕人們偶爾禁食,也能減少與衰老相關疾病的風險因素。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對實驗鼠和志愿者進行了一系列改進型禁食實驗。對于被喂食很低熱量和低蛋白質“禁食”飲食的實驗鼠來說,它們的代謝機制改善,骨質流失減少,認知功能改善,患癌率降低,壽命延長。接下來,科學家讓19人每周5天吃相似的“禁食”飲食。這種飲食富含健康食物,但比非限制飲食組的飲食熱量減少34%~54%。堅持低熱量飲食3個月后,限制熱量組人們與衰老、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癥相關的風險因素減少,包括較低的血糖和生長激素IGF-1(它被認為會促進衰老)水平。盡管IGF-1對于生命初期的正常發(fā)育來說很重要,一些人卻會從高蛋白飲食中得到太多的IGF-1。新研究還發(fā)現(xiàn),對于飲食中超過20%的熱量來源于蛋白質的美國人來說,相比這一百分比只有大約10%的美國人而言,癌癥風險提高大約400%。
減肥或許也能解釋許多正面變化,例如較低的血壓和較好的血糖水平。但一些科學家猜測,禁食也讓身體更好地對抗壓力,這在細胞水平有好處。禁食會導致一系列不同器官和血液細胞死亡,但同時又會激發(fā)干細胞產生。這些新細胞看來會更新死亡的細胞,并且讓機體復春。受這些發(fā)現(xiàn)激勵,主持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定期禁食,每天只吃兩餐主食,外加一份健康小吃。他說,要想延緩衰老和與衰老相關的疾病,節(jié)食是最有力的干預手段,比其他任何手段都更好。另外,最近的研究揭示,限制熱量攝入對延年益壽的效果,有可能僅僅通過限制蛋白質(尤其是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攝入就能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