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詠芳 汪燕 張禮霞
【摘 要】“西游文化”特色項目是江蘇省連云港市蒼梧小學在建校初期就創(chuàng)建的省小學特色文化項目,學校以創(chuàng)建為契機,充分挖掘“西游文化”的深刻內(nèi)涵,提煉了辦學理念,找到屬于蒼梧小學的文化價值追求,構建了“尚美課程”體系和“尚美求真,問題導學”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西游文化”特色項目;尚美課程;教學模型
【中圖分類號】G622.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32-0050-02
【作者簡介】1.戴詠芳,江蘇省連云港市蒼梧小學(江蘇連云港,222006)校長,高級教師;2.汪燕,江蘇省連云港市蒼梧小學(江蘇連云港,222006)副校長,高級教師;3.張禮霞,江蘇省連云港市蒼梧小學(江蘇連云港,222006)教研處副主任,一級教師。
江蘇省連云港市蒼梧小學坐落在花果山腳下,唐宋時期,花果山稱為“蒼梧山”,蒼梧小學因此而得名?!段饔斡洝肥撬拇竺?,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魔小說,一直以來被人們廣為流傳,更是得到孩子們的青睞。蒼梧小學2013年建校以來,不斷探索學校的精神文化追求。如何在提煉學校辦學理念與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之間找到一個契合點,找到屬于蒼梧小學的文化價值追求,我們一直在思索。正逢省小學特色文化項目的創(chuàng)建,我們把目光聚焦到“西游文化”上來。
一、汲取西游精神,提煉學校辦學理念
2014年6月,我?!拔饔挝幕碧厣ㄔO項目被確立為江蘇省小學特色文化建設項目,為此,學校成立了“西游文化”特色建設項目領導小組,圍繞“西游文化”開展系列研討,將西游精神提煉為學校辦學的核心價值觀。
2014年3月,《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指出:核心素養(yǎng)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diào)個人修養(yǎng)、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fā)展、合作參與、創(chuàng)新實踐。這與我們提煉的“西游精神”與“核心素養(yǎng)”體系不謀而合,即:自主發(fā)展——不畏艱險的求學精神,合作參與——眾志成城的協(xié)作精神,創(chuàng)新實踐——勇于探險的求索精神,個人修養(yǎng)——追求美好的尚美精神,社會關愛——棄惡揚善的人生品格,家國情懷——敢于擔當?shù)呢熑我庾R。
至此,我們找到了學校辦學理念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契合點,也找到了“西游文化”特色項目的建設方向,更找到了我們蒼梧人的價值追求與文化根源。我們通過“西游文化”特色項目的建設,引領學校加強課程建設,轉(zhuǎn)變教學方式,促進內(nèi)涵發(fā)展。
二、聚焦西游文化,構建“尚美課程”
連云港是《西游記》的誕生地,也是“西游文化”的發(fā)祥地,弘揚“西游文化”是港城文化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段饔斡洝烽_篇寫到“海中一國土,海內(nèi)一名山”,以花果山為代表的山海文化,為我校開發(fā)校本課程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段饔斡洝肥切W生耳熟能詳?shù)膫鹘y(tǒng)經(jīng)典,書中的人物、故事、詩詞、知識等都是優(yōu)質(zhì)的課程內(nèi)容,再加上百折不撓、勇敢拼搏、一往無前的“西游精神”,為校本課程開發(fā)提供了深厚的精神元素。
我們以“西游文化”為引領,從兒童多元智能的視角進行具有“西游文化”特質(zhì)的“尚美課程”建構,依據(jù)學生年齡特點開發(fā)形式多樣的“西游課程”,“西游文化”的核心理念分解到各個年級中去。同時,針對不同需求與不同基礎的學生,開設了時間跨度不同的三類課程。第一類是微課程,提供基礎的審美能力普及教育。第二類課程是短課程,體驗和激發(fā)審美分享。第三類是長課程,培養(yǎng)和發(fā)掘孩子們的審美素養(yǎng)與表現(xiàn)能力,如對于“大自然的美”,孩子們在不同的季節(jié)進行了“探春”“嬉夏”“品秋”和“暖冬”等系列體驗課程。
我?!拔饔握n程”是“尚美課程”的主要部分,它是以呵護兒童的好奇心、培養(yǎng)兒童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為目標的校本課程,其核心理念為“多樣”“融通”與“體驗”。在開發(fā)“西游課程”的過程中,我們從“零散”到“整合”、從“單向”到“互動”,初步形成貫通1~6年級的“西游課程”系列,構建系列性的參觀、操作性的發(fā)現(xiàn)、主題化的探究、競技式的體悟、發(fā)現(xiàn)式的觀察、協(xié)同化的創(chuàng)作等多元體驗方式。摸索出學科滲透體驗、主題競技體驗、特色文化體驗、西游拓展體驗、西游情境體驗等“西游課程”實施策略。
三、挖掘西游元素,整合國家基礎課程
在創(chuàng)建“西游文化”特色項目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做精、做好“西游課程”,而且將我們的視野拓展到國家基礎性課程上來,將“西游文化”與“國家課程”進行滲透與整合,從而研發(fā)了賞西游、唱西游、演西游、繪西游、塑西游、玩西游、做西游等學科特色課程。
1.帶著文學的眼光“賞西游”。
我們將“西游文化”與語文課程進行整合,從而形成語文學科“賞西游”系列課程內(nèi)容與活動。班級成立“西游文化”圖書角、形成階梯式的閱讀鏈條模式,利用每天“午讀時刻”讓孩子體會“西游文化”的博大精深。
2.帶著形象的感官“繪西游”“塑西游”。
我們將“西游文化”與美術課程進行整合,通過繪畫、泥塑等藝術形式塑造西游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從而形成個性鮮明的“繪西游”“塑西游”美術特色課程。
3.帶著人物的情感“唱西游”“演西游”。
我們將“西游文化”與音樂課程和戲劇課程進行整合,通過“唱西游”“演西游”的藝術形式,表現(xiàn)西游精神。我們專門建設了“西游劇院”,成為傳承西游文化的主要陣地。師生自主研究和創(chuàng)作劇本,設計表演情境,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創(chuàng)意表演。通過“唱西游”“演西游”的形式,不僅提升了師生的審美素養(yǎng),而且弘揚了西游精神。
4.帶著拼搏的精神“玩西游”。
我們將“西游文化”與體育課程進行整合,通過“玩西游”的活動方式,鍛煉學生的體魄,磨煉學生的意志,為此,我們專門建設了“西游體驗園”,這是孩子們體驗西游經(jīng)歷的主要場所。
5.帶著實踐的樂趣“做西游”。
我們將“西游文化”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整合,充分利用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帶領學生重登花果山,重游水簾洞,通過西游戶外拓展體驗項目,在游學中完成對西游知識的了解。
四、圍繞西游內(nèi)涵,建構課堂教學模型
在課堂教學模型的建構方面,我們著力轉(zhuǎn)變“教”與“學”的方式,從西游的文化精神提煉構建了課堂教學改革的不竭的精神營養(yǎng),將“西游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滲透在課堂教學模型的建構之中,提出“尚美求真、問題導學”的課堂教學主張。
“尚美求真、問題導學”從教育本質(zhì)與兒童視角詮釋了課堂教學改革豐富的內(nèi)涵?!吧忻狼笳妗敝赶蜃鋈撕蜑閷W兩個層面,尚美更多指向做人,指向?qū)W科教育,“尚美”是一種發(fā)現(xiàn)美、體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美好追求,也是學習中活動美、實踐美、思維美、探索美的過程,更是人們追求人格美的境界?!扒笳妗保且环N為人為學的品質(zhì),教學生追求真理,說真話,做真人,求真知,學真本領,養(yǎng)真道德。
“問題導學”,具體指向?qū)W科教學,著力體現(xiàn)三個關鍵詞。一是“自主發(fā)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問題探究是順應兒童發(fā)展需要的學習方式,更是“問題導學”的真諦所在。這種學習方式從根本上改變了“我講你聽”以知識灌輸為主的課堂結構,由此引發(fā)學生學習方式與教師教學方式的深刻變化。把發(fā)問的權利還給學生,真正實現(xiàn)學生是課堂主人的愿景。二是“以問導學”,讓學生的學習真正發(fā)生。以“問題”引導學生的學習,通過主問題的架構與引領,創(chuàng)設教學的情境,促進對話的達成,引導了問題的提出與解決,把學生引向“獨立思考、積極探究、樂于學習”的“尚美”境界。三是“學中求真”。課堂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或者引導學生提出符合教學目標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學得真知。
“尚美求真,問題導學”的課堂教學模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親歷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把戰(zhàn)勝困難的成就感留給學生,學生形成了堅強的意志,形成了比較穩(wěn)定的、良好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