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高三學生經過了一輪的地理復習,已經初步掌握了初高中地理的知識網絡,形成了一定的地理技能與能力。進入了二輪復習,重點應該是查漏補缺,特別是對各章、模擬試題中存在的問題應該一一解決。二輪復習中要將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類,有針對性地復習。
一、舊知識的復習鞏固、掌握到位
1.理論的重點知識復習
理論的重點知識主要有: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qū)、中國政區(qū)、地形、氣候、資源和交通、中國分區(qū)、經緯網、等值線、地球自轉、地球公轉、氣旋與反氣旋、鋒、氣候類型的特點、成因、分布、全球洋流分布規(guī)律及影響、地質構造、自然帶、雪線、農業(yè)、工業(yè)等。這些也是高考反復總考的重點,對于這部分知識首先要能用地理原理解釋一些地理現(xiàn)象,如,運用大氣運動解釋山谷風、海陸風、季風、臺風、梅雨。用板塊運動解釋我國西南、東南亞和日本多地震火山;其次要總結這些規(guī)律,并能舉出具體具有代表性的實例。在復習時要做到運用這些規(guī)律分析一些實例,做到初、高中地理知識的緊密結合。
2.強化初中區(qū)域地理知識的復習
要強化辨別局部圖,從整體把握空間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不少學生對初中教材區(qū)域很熟,但一拿出一個局部圖就感覺十分陌生。而高考就是考查學生是否具有能夠根據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某一代表性的地理事物,即重要經緯線定位、特殊地物定位、地形輪廓定位來確定某個區(qū)域的能力。所以,要經常強化看圖尤其是小局部圖的一些重點地理事物及標志,進行反復判斷訓練。
3.自然地理復習重在學科內的綜合,人文地理復習重在與其他科的結合
在復習自然地理時,要以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為出發(fā)點,比如,某個區(qū)域先分析該區(qū)域環(huán)境特征要素,再分析它們是如何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從中找出自己的欠缺之處。
人文地理的復習要注重與其他科的結合,比如倫敦煙霧事件等可與歷史聯(lián)系起來復習。酸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臭氧層空洞、溫室效應、海水赤潮等可與化學聯(lián)系起來復習。水資源枯竭、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人口增長過快、老齡化、城市化及問題等可與政治聯(lián)系起來復習。
二、強化對地圖的復習
要將地圖進行分類,對讀圖填圖畫圖、地圖疊加、圖文轉換進行強化訓練,下面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如下:
1.動手畫圖能力
對于一些圖,光看還不行,必須自己會簡單地畫出來,這樣才能記憶深刻,從而提高地理空間定位能力。如,世界海陸分布略圖、在世界經緯網格上繪出世界輪廓圖以及各大洲的主要地形區(qū),在中國政區(qū)空白圖上繪中國山脈圖,在世界政區(qū)空白上會出洋流圖、山谷風、海陸風等。養(yǎng)成動手繪圖、分析、歸納、概括的習慣,對于深刻理解試題有很大幫助。又如,扇形圖,能清晰表示各種組成成分在總體中的比例,具體的步驟:先畫出圖例、再畫圓、再按比例由大到小的順序作圖,比例最小的最后畫,這樣圓內百分比的誤差也最小。應該自己進行一些強化畫圖訓練,以形成自己獨特的分析問題的方法。
2.讀等值線圖的能力
等值線圖包括等高線、等壓線、等降水量線、等震線、等潛水位線、等溫線、等太陽輻射線等,要能夠掌握等值線的本質屬性及判讀方法。理解各種等值線知識的內涵與外延,深入掌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要結合自己在一輪訓練中有關等值線判讀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復習,看能否按這樣的順序進行判讀:一看圖名;二看疏密;三看走向;四看彎曲;五看特例;六定類型。
3.讀坐標圖的能力
常見的坐標圖有平面直角坐標圖、平面正三角坐標圖、三維坐標圖、雷達圖等。其中平面正三角坐標圖的判讀和分析要把握幾個關鍵:其一圖中數(shù)據只表示比重;其二各構成要素所占比重的總和必須是百分之百;其三這種圖的構成要素只有三項;其四這三項要素在數(shù)軸上的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一致即均按順時針或逆時針。三維坐標圖在讀數(shù)時,要注意取坐標軸的平行線,而不是垂線。雷達圖它是將眾多具有并列關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張圖上繪制而成的,風玫瑰圖就是其中的一個特例,判讀風向玫瑰圖時應明確坐標中心點頻率為0,離中心處越遠頻率越高,呈輻射關分布的線段表示方向等。
4.圖文轉換的能力
圖文轉換的復習要注意:一要進行類比、推理,在想象中形成表象,然后將新表象與舊表象比較,找出相同點,以形成新的想象表象,這種類比可以是從大到小、由近到遠、由平面到立體、由靜態(tài)到動態(tài)。二是按正確的順序進行讀圖訓練:根據已知數(shù)據,一般以空間或時間為橫軸,某中心事物變化為縱軸,作曲線或折線統(tǒng)計圖;根據圖表分析某中心事物隨時間變化或空間的發(fā)展變化狀況、趨向以及大致規(guī)律;聯(lián)系環(huán)境構成要素,說明形成該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原因或規(guī)律。
三、對地理熱點問題、熱點地區(qū)的掌握
熱點問題的考查多為隱性的,即很少考查熱點本身,而是以熱點所在區(qū)域為背景,考查該區(qū)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熱點問題有農業(yè)問題、能源問題、環(huán)境問題、重大工程、突發(fā)性的與地理相關的新聞熱點,國內國際重大事件、黨中央重大會議、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等。
熱點地區(qū)有中東地區(qū)、非洲幾內亞灣地區(qū)、巴以地區(qū)等。要做到對熱點問題、熱點地區(qū)的區(qū)域圖牢固扎根腦中,還需要對該區(qū)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了解透徹。
參考文獻:
耿廣明.高三地理二輪復習策略[J].考試周刊,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