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芳
摘 要:高中學生的思辨能力如何培養(yǎng),是近幾年學界討論的熱點問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高中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應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上。通過課堂實例,利用蘇格拉底教學法,在高中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路徑方面做出的初步嘗試。
關鍵詞:網(wǎng)絡環(huán)境;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蘇格拉底教學法;思辨能力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高中教育綜合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yǎng)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成為重要的培養(yǎng)目標。而具備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思辨能力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最大的特點。我國《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也明確要求“優(yōu)化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蓖瑫r也倡導“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由此可知,英語學習在中國的地位相當重要,受到廣大學生和家長的重視。而英語閱讀更是學習英語的重中之重,它不僅在考試中占據(jù)了很大的比重,而且也是外語學習者必須提高的一項重要技能。然而,在英語閱讀中,專家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甚至是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都存在思辨缺席癥(黃源深,1998),閱讀中沒有一定的思維能力。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師教學思想上弱化了對學生的“獨立思考”的引導。這種情形下,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培養(yǎng)提高英語閱讀思辨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概念的界定
1.思辨能力
從90年代開始,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越來越受到中外學者的重視。什么是思辨能力?關于這個術語的定義,許多學者給出了不同的定義。中國學者文秋芳(2010)將此術語翻譯為“思辨能力”,認為“需要說明的是,思辨能力只是思維能力的重要部分,不能涵蓋思維能力的全部,比如不包括形象思維能力。”然而,學習英語過程中,學生應該具備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有效推理能力和論據(jù)評價能力是包含在思辨能力的范疇中的。思辨能力不僅指獨立思考、求證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還蘊含著一般性思維能力的比較、分析、推理、判斷、評價等技能,這些技能在提升英語閱讀技能上是非常重要的。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學生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有益于學生理解文章的真正內(nèi)涵和習作意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將得到大幅度提高,反之,閱讀技能則很難達到一定高度。
2.蘇格拉底教學法
蘇格拉底教學法有兩種,一是辯證法(用一個問題回答一個問題)來提出問題,這被稱為蘇格拉底教學法或詰問法(反詰法);蘇格拉底的另一個教學法就是問答式談話教學法,即與學生對話,一道進行哲學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教師都進行著學習,它是“通過討論而探索”,探索到一個關于問題的更深的見解。討論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這樣就能獲得一個學生能夠親身體會的反思性洞見。這一見解不是“敲打”或“設計”出來的。它也不會自動產(chǎn)生出來。見解是通過關于一個問題的對話而獲得的。由此可見,蘇格拉底的教學法在我們現(xiàn)在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借鑒意義的,建構主義的核心是合作交流,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應該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更多扮演著一個引導者的作用,所以,蘇格拉底的詰問法與談話式教學法就是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心理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通過引導來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不斷思考分析,從而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3.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網(wǎng)絡教學成為一種非常實用和必要的教學手段。我們學校每一間教室都有多媒體設備,并且?guī)熒伎梢赃B接到智學網(wǎng),這樣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利用網(wǎng)絡向?qū)W生傳遞知識信息。在家里,學生也可以接觸到網(wǎng)絡,他們具備一定的信息能力基礎。網(wǎng)絡上有各種各樣的信息和資源供學生選擇和學習。就高中生而言,他們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網(wǎng)絡知識和信息技能,由于知識獲得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閱讀,通過閱讀我們獲取信息,了解世界,增長見識,學習技能。閱讀還是一種高層次的認知活動,它是一個讀者與語篇之間的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讀者要么接受語篇中隱含或闡述的觀點,要么對這些觀點進行駁斥,讀者學會閱讀也就學會了構建自己的世界觀。教師完全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和自己的教學目標為學生指引閱讀方向,提供閱讀信息。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制作精美有趣有吸引力的閱讀教學課件,利用課件指引學生完成各項閱讀任務,提高學生的閱讀思辨能力。
三、蘇格拉底教學法在高中閱讀教學中的案例舉要
1.讀前通過討論,師生共同制定每單元閱讀的學習內(nèi)容并尋找相關材料
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學生一般習慣于等著老師安排課時,上課,布置作業(yè),處于被動的位置,因此學生缺乏一定的主觀能動性。而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英語閱讀教學,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小組討論一周的閱讀計劃,閱讀內(nèi)容更具開放性,學生的溝通能力也能同時得到提升。如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單元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是篇戲劇,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上課之前,鼓勵學生通過網(wǎng)絡、圖書館等途徑搜集馬克·吐溫及其作品的相關信息,并對查閱的資料進行分類、篩選、分析、整理,思考那些對閱讀技能是有幫助的,有用的材料,并讓學生在上課時展示,如有的學生Introduce Mark Twain,有的學生談到了Mark Twains main works, 也有的學生談到了Mark Twains funny stories and his famous sayings,這樣上課內(nèi)容由傳統(tǒng)的老師直接講改為共同探討學生自己尋找的內(nèi)容,這樣讓學生從讓我學什么到自己決定學什么,這樣既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可鍛煉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他們處理信息的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思辨能力。
2.讀中通過提問,引導學生閱讀思辨
在教材文本閱讀之前,給學生呈現(xiàn)問題,以問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探索。比如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上課時,教師可以先提問學生,
What is a play?
How to read a play?
Who are the characters of the play?
What are happening to them?
Who is Henry?
Why did he arrive in London?
讓學生先思考這些問題再閱讀,閱讀過程中再提出更多的問題,由淺入深讓學生理解文章信息、作者意圖及文章中隱含的
信息。
學生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他們選擇的原因,并提出更多的問題,如Why did the two brothers choose Henry to give him a ten-million bank note?From what Henry said to the two brothers,what can you infer the character of Henry?Can you predict what will happen to Henry if he take the note?
通過問題讓學會思考。將“一言堂”改為“我問你答,你問我答”,從回答問題中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
3.讀后學生辯論并做課堂陳述
閱讀文章輸入后,學生通過問題,已經(jīng)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內(nèi)容,并且有了想自己輸出自己想法的意愿,這時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在課堂上陳述文章內(nèi)容,鍛煉他們加工信息的能力。也可以讓學生陳述他們讀后的感想,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觀點的看法,其他同學可以與之辯論,是否持相同觀點等。比如在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讓學生辯論Do you agree with that money is everything in your life?總之,課堂上讓學生學會用批判的眼光敢于提出質(zhì)疑,說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并多讓學生思考、闡述,提升思維能力。
一種思辨能力可以有多種培養(yǎng)途徑,一種途徑可以培養(yǎng)多種思辨能力,教師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素質(zhì),引導學習者自覺成為學習主體,通過蘇格拉底教學法和學生合作式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合作是思想交流的過程;提出問題是思考的過程;找出題解是思辨的過程。而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始終起著主導作用,是問題的啟發(fā)者、過程的引導者和討論的組織者,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勇于嘗試不同的教學手段和通過不同的途徑,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網(wǎng)絡資源,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實踐提高,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思辨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源深.思辨缺席[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7):1.
[2]于詠昕.用批判性思維方法打造批判性思維課程[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6(6):51-54.
[3]孫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養(yǎng),將英語專業(yè)教學改革引向深入[A].英語寫作教學與思辨能力培養(yǎng)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4]文秋芳,劉艷萍,王海妹,等.我國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量具的修訂與信效度檢驗研究[J].外語界,2010(4):19-26.
[5]李朝暉.英語精讀教學過程中的思辨能力培養(yǎng)[A].英語閱讀教學與思辨能力培養(yǎng)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6]常俊躍,陳勝國.“內(nèi)容依托”閱讀教學改革對學生批判性思維技能發(fā)展的影響[J].英語閱讀教學與思辨能力培養(yǎng)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7]李予軍.應用型英語專業(yè)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路徑研究:基于“3C”模式的《高級英語》教學改革[J].北京城市學院,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