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偉靖,張文娟,王原明,張 樂
(延安大學附屬醫(yī)院,陜西 延安 716000)
?
清利濕熱方聯(lián)合光動力療法治療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療效觀察
曹偉靖,張文娟,王原明,張樂
(延安大學附屬醫(yī)院,陜西 延安 716000)
目的觀察清利濕熱方聯(lián)合光動力療法治療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的療效。方法將102例糜爛型口腔扁平苔癬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1例。所有患者均給予基礎治療,對照組給予光動力療法,觀察組給予清利濕熱方聯(lián)合光動力療法。觀察2組體征和疼痛評分、臨床療效、炎癥因子水平、復發(fā)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治療后2組體征和疼痛評分、血清TNF-α、IL-4和IL-10水平均顯著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各指標改善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均<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清利濕熱方聯(lián)合光動力療法可以顯著改善體征和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減輕疼痛程度,且總有效率和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復發(fā)率低,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
清利濕熱方;光動力療法;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
口腔扁平苔蘚(OLP)是較為常見的口腔黏膜性病變,具有較高發(fā)病率,且被WHO列為癌前狀態(tài)[1]。據(jù)調查資料顯示[2],糜爛型OLP發(fā)病率為0.1%~4.0%,而癌變率為0.1%~3.2%。糜爛型OLP好發(fā)于中年人群,且女性發(fā)病率明顯高于男性,該病痛感劇烈,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不良影響。目前臨床上常采用免疫療法以減輕痛苦、控制病變,降低癌變風險,但是缺乏合適藥物作用靶點,大多免疫抑制劑缺乏特異性,療效不佳。以往研究表明,中醫(yī)藥不僅可以顯著改善糜爛型OLP患者局部癥狀、減輕痛感、增強療效,同時還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臨床癥狀,對病情進展起到顯著控制作用[3]。筆者觀察了清利濕熱方聯(lián)合光動力療法治療糜爛型OLP患者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糜爛型OLP患者102例,西醫(yī)參照《口腔黏膜病學》[4]糜爛型OLP相關標準:①病變部位口腔黏膜存在丘疹,呈現(xiàn)白色環(huán)狀、網狀或線狀斑塊或條紋,且受損黏膜發(fā)紅,部分形成皰,嚴重者出現(xiàn)糜爛;②存在刺激痛或自發(fā)痛;③病理檢查顯示固有層中淋巴細胞呈彌散或帶狀浸潤,表層過度角化,上皮基底層液化。中醫(yī)診斷參照《中醫(yī)耳鼻咽喉口腔科學》[5]糜爛型OLP相關標準:①主癥:牙齦、兩頰、舌唇可見白色角化斑紋,紅斑水腫,周圍充血狀,表淺糜爛面形狀不規(guī)則,局部疼痛;②次癥:胃脘嘈雜,納食易饑,胸肋悶脹,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同時具備2項主癥和2項次癥即可診斷為糜爛型OLP。患者年齡18~65歲;近1個月內未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制劑;病程≥3個月,且無研究所用方案禁忌證;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佩戴活動義齒,或充填某些藥物及銀汞合金等可能引起苔蘚樣病變者;合并其他類型口腔黏膜疾病者;合并糖尿病、皮損、免疫缺陷、惡性腫瘤者;妊娠、哺乳期或備孕者;合并嚴重器官功能障礙或有出血傾向者。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1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給予基礎治療:①潔牙、調磨牙齒尖銳邊緣、調頜等,以消除局部刺激;②復方氯已定含漱液(深圳南粵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30 mL;國藥準字H10920104)分別于早中晚含漱,持續(xù)治療4周;③維生素A(上海東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東海制藥廠,規(guī)格:2.5萬IU,國藥準字H31020836)1粒/次,1次/d,于餐后溫開水送服,持續(xù)治療2周;④維生素C(協(xié)和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0.5 g,國藥準字H19990071)1片/次,2次/d,分別于早晚餐后含服,持續(xù)治療4周。對照組給予光動力療法:先行光敏劑(PSD-007)皮試,確定陰性后,取5 mg/kg于5 min內緩慢靜脈注射,6 h后采用半導體激光治療儀(上海鐳福康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型號:LFK-SLT30),波長為630 nm,使用點狀光纖照射病變部位,依據(jù)患者口腔黏膜病變程度,分為1~5個光斑照射,每次照射30 min,功率密度150 mW/cm2,能量密度90 J/cm2,1次/周,持續(xù)治療4周。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清利濕熱方治療,組方:菌陳20 g,黃芩15 g,玄參、雞血藤各12 g,石菖蒲、厚樸、石斛、木香、茯苓、白鮮皮、蒼術、薏苡仁各10 g,白芨9 g,大黃和甘草各3 g,每天1劑,分別于早晚餐后口服,持續(xù)治療4周。
1.3觀察指標
1.3.1治療前后體征和疼痛評分體征采用《口腔扁平苔蘚(萎縮型、糜爛型)療效評價標準》[6]評定:黏膜正常、無病損為0分;白色條紋輕微,充血、糜爛或萎縮均無為1分;白色條紋伴有輕微充血,萎縮面0~1 cm2為2分;白色條紋伴充血,萎縮面>1 cm2為3分;白色條紋,糜爛面0~1 cm2為4分;白色條紋,糜爛面>1 cm2為5分。疼痛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VAS)[7]評定,總分為0~10分,且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嚴重。
1.3.2治療前后血清TNF-α、IL-4和IL-10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同一時間段抽取靜脈血5 mL,常規(guī)離心分離處理后,采用對應試劑盒(由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提供)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購自貝克曼庫爾特公司,型號AU5800)在無菌規(guī)范條件下利用酶聯(lián)免疫法依照說明書操作步驟進行檢測。
1.3.3臨床療效評定標準痊愈:充血、糜爛癥狀完全消失,且無白色條紋,主觀疼痛完全消失;顯效:充血、糜爛、白色條紋癥狀均顯著減輕,主觀疼痛感顯著減輕;有效:充血、糜爛面積均縮小,白色條紋明顯減少,主觀疼痛感可忍受;無效:充血、糜爛面積無變化甚至增加,白色條紋無變化甚至增多,主觀疼痛感無減輕甚至加重。
1.3.4不良反應和復發(fā)情況記錄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每周1次復查血、尿常規(guī),心電圖、BUN、ALT、Cr等,觀察兩種治療方法的安全性;于治療結束后跟蹤隨訪6個月,觀察復發(fā)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軟件包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例(%)表示,采用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若是等級資料比較,則采用F或U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治療前后體征和疼痛評分比較治療前2組體征和VAS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2組評分均明顯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2.2治療前后血清TNF-α、IL-4和IL-10水平比較治療前2組血清TNF-α、IL-4和IL-10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2組血清TNF-α、IL-4和IL-10水平均明顯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3。
表2 2組治療前后體征和疼痛評分比較±s,分)
表3 2組治療前后血清TNF-α、IL-4和IL-10水平比較
2.3臨床療效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
2.4不良反應和復發(fā)情況治療過程中2組血尿常規(guī)/心電圖、BUN、ALT、Cr等常規(guī)檢查均正常,觀察組僅有2例(3.92%)胃腸道不適癥狀,對照組有2例(7.84%)胃腸道不適、2例(7.84%)頭暈癥狀,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0.18,P=0.67),且均于停藥后自行消退。隨訪期間,觀察組2例(3.92%)復發(fā),對照組10例(19.61%)復發(fā),2組復發(fā)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4.63,P=0.03)。
糜爛型OLP多為慢性癥狀,和表面皮膚病損相比較病情更難控制,且極少自行緩解,即使經過治療,仍有部分患者反復發(fā)作,遷延難愈。該病是OLP黏膜病損中較為嚴重的疾病類型之一,多數(shù)學者認為該病和精神因素、免疫因素、內分泌因素和感染因素等均存在一定關聯(lián)[8],但是其具體機制尚未明確。因發(fā)作時常表現(xiàn)出疼痛、灼燒感,給患者言語、進食等造成不便,嚴重影響情緒和日常生活,加之該病具有較高的癌變風險,因此積極治療、控制癥狀、減輕疼痛感、降低復發(fā)率是當前臨床上針對糜爛型OLP患者首要解決的問題。國外相關研究指出[9],糜爛型OLP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與自身免疫功能存在緊密關聯(lián),主要由T細胞介導免疫損傷,最終導致病情加重,反復難愈。TNF-α主要由Th1細胞合成并分泌,在細胞毒和炎癥反應免疫應答中起到重要的介導作用,且該因子具有多種生物學特性,可以通過增強細胞趨化因子水平促進淋巴細胞浸潤口腔黏膜,和本病遷延反復特征有關[10]。IL-4和IL-10主要由Th2細胞合成分泌,前者可以活化細胞毒性,促進產生抗體,從而介導體液免疫;后者能夠通過抑制抗原合成和促炎癥因子水平起到抗炎和抗過敏作用。因糜爛型OLP患者口腔病損,導致大量IL-4和IL-10被釋放入血,以增強免疫能力,因此在口腔糜爛型OLP患者中TNF-α、IL-4和IL-10均呈高表達,也可將其作為評估療效的重要標志。
免疫療法是目前西醫(yī)常用手段,以治愈糜爛、減輕疼痛感、控制病變、降低癌變風險為基本原則,但大多藥物缺乏特異性作用靶點,因此其療效遠未達到理想水平。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糜爛型OLP效果較好,但是往往需要長期使用,且不良反應較多,多數(shù)患者用藥時病情顯著改善,癥狀也明顯減輕甚至消失,一旦停藥,便會反復發(fā)作[11]。光動力療法是現(xiàn)代醫(yī)學疾病治療新技術,利用光敏劑和靶向組織細胞間的反應,在特定波長光照射作用下,產生作用,最終達到促進受損細胞死亡、修復黏膜病變的目的,得到皮膚科醫(yī)生的一致認可[12]。在糜爛型OLP患者中,光敏劑可以直接滲入細胞膜,并且滯留時間較長,能夠強烈吸收波長為630 nm的可見紅光。光敏劑吸收光線后,可以轉化為具有活性的單線態(tài),和氧發(fā)生反應,最終形成激發(fā)態(tài)反應性單態(tài)氧,和鄰近分子反應后生成毒性光化學產物,促進口腔黏膜損傷細胞壞死和凋亡。相關研究指出[13],對糜爛型OLP患者采用光動力療法不僅能快速修復口腔黏膜,還具有較強的抗菌效應,且不損傷其他機體組織器官,安全性高,無嚴重不良反應,而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案可以通過改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進一步增強療效。
祖國醫(yī)學將OLP歸于“口蕈”“口破”“七星瘡”范疇,認為該病由脾濕運化、濕熱內生、上侵頰口所致[14];或肝脾不足、氣滯血瘀、脾失健運,則濕熱瘀滯、久致血瘀之癥;或陰血不足、肝腎陰虛、血虛生風、積熱化火,則黏膜失養(yǎng),乃現(xiàn)皮糙斑紋;或情志不遂、惱怒傷肝、怒火旺盛,“氣有余便是火”,郁火灼炎循肝而上,津液傷耗、黏膜灼傷,復飲食辛辣、恣食肥甘厚膩,而損傷脾胃、濕熱內生,上蒸于口,而致口蕈;或因久病耗損、外傷失血而致肝血虧虛、肝腎陰虛,口腔失養(yǎng)、拘急痙攣,乃生丘疹網紋,行不規(guī)則、面不平整,久病則糜爛充血、粗糙萎縮,反復遷延。由此可知,糜爛型OLP乃“口蕈”中較為嚴重的類型,病機可歸納為濕熱內生、上侵頰口,肝脾不足、氣滯血瘀,肝腎陰虛、積熱化火,情志不遂、怒火旺盛,飲食辛辣、肥甘不節(jié),久病耗損、外傷失血。 現(xiàn)代中醫(yī)學家認為口腔是經脈交會處,而脾胃是口腔發(fā)生病變的關鍵和基礎[15]。脾胃互為表里,司腐熟水谷氣血化生之職,另有升清降濁之功,乃后天之本。脾主肌肉,脾和則濡潤口肌,口肌健旺而知五味;脾濕胃火,濕濁橫逆犯胃,困結于口,乃致病發(fā)。若感染侵襲,則可發(fā)生扁平苔蘚樣破損,或加重病情。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針對不同病因,給予辨證施治,方達預期成效,而健脾益氣、清熱利濕則為治療“口蕈”病癥之根本。
清利濕熱方以茵陳、黃芪為君藥,茵陳可清熱利濕、瀉火平肝;黃芩可瀉火解毒、清熱燥濕,二者共主清熱解毒、燥濕理氣之功;濕熱留滯,而致氣機瘀阻,故以厚樸、木香和石菖蒲為臣藥,厚樸味苦燥辛散,可燥濕理氣、溫中止痛、降逆行氣;木香芳香濃烈,可溫通滯氣、健脾養(yǎng)胃;石菖蒲可化濕濁、行氣滯、通脾胃,歸心、胃經,三者共司燥濕理氣、醒脾健胃之責。佐以蒼術、茯苓和薏苡仁,以增利水滲濕、健脾益氣之效,蒼術燥濕健脾、明目祛濕;茯苓利水滲濕、健脾養(yǎng)胃、寧心安神;薏苡仁健脾滲濕、止瀉除痹、利水消腫,共奏健脾補中、和胃益氣、燥濕消腫、鎮(zhèn)痛安神之效。配以白鮮皮、石斛、玄參、白芨、大黃、甘草、雞血藤等,可健脾養(yǎng)胃、標本兼治,白蘚皮祛風止癢、清熱燥濕、解毒瀉火;石斛清熱利尿、養(yǎng)陰益胃;玄參滋陰降火、清熱涼血、解毒散結;白芨收斂止血、消腫生?。淮簏S瀉火涼血、解毒祛瘀;甘草清熱解毒、祛痰;雞血藤活血舒筋、養(yǎng)血益氣。諸藥合用,共達清熱解毒、燥濕理氣、養(yǎng)陰益氣、消腫生肌之效。故而清利濕熱方既可清熱解毒、祛邪扶正,又可滋陰降火、生津止渴,有助于增強免疫力,促進口腔黏膜修復,改善口腔血液循環(huán)?,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菌陳具有調節(jié)組織修復和再生功能,還可改善微循環(huán),減少炎癥因子TNF-α、IL-4和IL-10滲出;黃芩能夠增強T細胞免疫活性,提高免疫能力[16];白芨可促進角質形成細胞游走,進而加快皮膚黏膜創(chuàng)傷愈合進程;厚樸對真菌感染性皮炎具有快速高效滅菌作用,還可改善糜爛型OLP實驗動物模型口腔黏膜實質性病理損害。相關研究指出[17],在常規(guī)治療方案基礎上采用清利濕熱方治療糜爛型OLP患者療效顯著,其中醫(yī)證候顯著改善,且治療后血清炎癥因子TNF-α、IL-4和IL-10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加快口腔黏膜進程。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觀察組體征和疼痛評分均較治療前和對照組顯著降低,且血清TNF-α、IL-4和IL-4水平改善狀況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升高,而復發(fā)率明顯降低,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也比較低。提示清利濕熱方聯(lián)合光動力療法治療糜爛型OLP患者效果良好,可以明顯減輕臨床癥狀和疼痛程度,減輕炎癥反應,提高機體免疫力,最終增強治療效果,是安全高效、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的治療方案。
[1]羅亮,舒美蘭,李舒眉,等.口腔扁平苔蘚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體1及其配體表達與免疫功能的相關性[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15,50(10):585-589
[2]孫桂芳,韓龍,王玉龍,等.中藥超聲霧化治療口腔扁平苔蘚122例分析[J].河北中醫(yī),2011,33(2):191-192
[3]邢海霞,劉宏偉,楊續(xù)艷,等.口腔扁平苔蘚患者110例舌象特點初步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22):2404-2406
[4]陳謙明.口腔黏膜病學3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02- 104
[5]王永欽.中醫(yī)耳鼻咽喉口腔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82-83
[6]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口腔黏膜病專業(yè)委員會.口腔扁平苔蘚(萎縮型、糜爛型)療效評價標準[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5,40(2):92-93
[7]Duncan JA,Bond JS,Mason T,et al.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ing and ranking:a suitable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assessing scar quality[J].Plast Reconstr Surg,2006,118(4):909-918
[8]劉汾,吳建勇,葉芳.口腔扁平苔蘚患者外周血微小RNA-155和146a的表達[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15,50(1):23-27
[9]Mostafa B,Ahmed E.Prevalence of oral lichen planus among a sample of the Egyptian population[J].J Clin Exp Dent,2015,17(1):7-12
[10]柏景坪,王紅健,付潔,等.腫瘤壞死因子-α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口腔扁平苔蘚的相關性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2,34(17):1737-1740
[11]陳洪軍.去炎舒松損害區(qū)內注射治療糜爛型扁平苔癬28例療效觀察[J].鄖陽醫(yī)學院學報,2006,25(5):305-305
[12]章偉,徐曉云,吳琰瑜,等.光動力療法與強脈沖藍光治療中度和重度痤瘡療效比較[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15,21(2):118-119
[13]García I,Ballesta S,Gilaberte Y,et al.Antimicrobial photodynamic activity of hypericin against methicillin-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biofilms[J].Future Microbiol,2015,10(3):347-356
[14]黨宏濤,閻曉飛,趙海.一清膠囊聯(lián)合轉移因子及曲安奈德治療口腔扁平苔蘚108例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yī),2014,36(11):1690-1692
[15]顏家渝,曾潔萍,黃映紅.陰虛火旺型口腔扁平苔蘚差異表達miRNAs靶基因分析[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34(2):77-79
[16]唐志斌,李春,陳志偉.黃芩素對骨肉瘤細胞增殖和侵襲的抑制作用及機制[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5,31(3):342-345
[17]董偉,倪誠,英孝,等.從濕熱體質論治復發(fā)性口腔潰瘍[J].中醫(yī)雜志,2014,55(15):1339-1340;1348
10.3969/j.issn.1008-8849.2016.27.025
R758.65
B
1008-8849(2016)27-3033-04
2016-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