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燕,羅 燕,鄧國輝,楊國良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中心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101)
?
藍科膚寧醫(yī)用愈膚生物膜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療效觀察
吳曉燕,羅燕,鄧國輝,楊國良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中心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101)
目的觀察藍科膚寧醫(yī)用愈膚生物膜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9例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35例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34例給予藍科膚寧醫(yī)用愈膚生物膜方法治療,觀察2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2組癥狀評分、TEWL、皮膚含水量、皮脂含量以及細胞因子表達水平均明顯改善(P均<0.05),且觀察組改善效果好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藍科膚寧醫(yī)用愈膚生物膜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療效較好。
藍科膚寧醫(yī)用愈膚生物膜;激素依賴性皮炎;皮膚屏障
皮質類固醇激素依賴性皮炎簡稱激素依賴性皮炎,是在長期使用糖皮質類固醇激素(GC)藥物后產生的一種不良反應[1],其容易發(fā)生在面部頸部等皮膚薄弱、血液豐富的部位。發(fā)生在面部的為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主要表現(xiàn)為面部皮膚干燥結痂、皮膚萎縮、血管擴張、紅疹、脫屑等癥狀,女性患者居多[2]。該病在重新使用糖皮質激素后能快速緩解,如果停止使用,病情則進一步加重。該病病理機制依然不明確,因此并沒有固定的治療方法,多為停用激素類藥物,使用抗炎保濕的方法治療[3]。本研究觀察了藍科膚寧醫(yī)用愈膚生物膜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療的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69例,均根據《激素依賴性皮炎診治指南》[4]進行診斷:①患者面部使用外用激素藥物至少1個月以上;②存在激素依賴性現(xiàn)象(停藥后原有病癥復發(fā)或者加重,但再次使用后病癥減弱);③存在潮紅,丘疹,腫脹,痤瘡樣皮疹,皮膚萎縮干燥等典型皮膚損害癥狀;④患者面部局部瘙癢,灼痛,緊繃感等不適;患者在存在第1,2條以及第3條或第4條的情況下確診為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颊吣挲g20~50歲;無其他皮膚炎癥或重大疾??;同意治療后4周內隨訪。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患有痤瘡或酒糟鼻影響評定者;不能完成治療或治療后失去聯(lián)系者。隨機將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35例,男12例,女23例;年齡(28.19±6.97)歲。觀察組34例,男13例,女21例;年齡(29.32±4.98)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治療期間所有患者均停止使用激素類藥物。對照組:用藥前患者均使用清水沖洗面部,擦干后將5%氟芬那酸丁酯軟膏(布特,沈陽)均勻涂于患處皮膚,每天3次,4周為1個療程。觀察組:用藥前患者均使用清水沖洗面部,擦干后,將藍科膚寧醫(yī)用愈膚生物膜(藍科恒業(yè)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均勻地敷于患處皮膚,每天3次,每次20 min,4周為1個療程?;继幤つw瘙癢可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每日1次,每次10 mg。
1.3觀察指標
1.3.1癥狀評分對患者瘙癢、刺痛、灼燒感以及紅斑、水泡、丘疹、結痂、鱗屑、糜爛、滲液情況進行評定,根據無、輕微、中等、嚴重分別計0~3分,評分越高,癥狀越嚴重[5]。
1.3.2皮膚生理功能在治療前后,清潔面部皮膚后,讓患者靜坐15 min,采取坐位,采用皮膚水分流失測試儀Tewametero TM300(Courage/Khazaka,德國)檢測患者水分流失狀況(TEWL)。采用CorneometeroCM825(Courage/Khazaka,德國)儀檢測患者表皮角質層含水量,采用皮膚測試儀(CK,德國)對患者進行皮脂測定。
1.3.3細胞因子IFN-γ、IL-2、IL-4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后清晨空腹分別抽取外周血3 mL,5 000 r/min離心20 min后保留血清,采用IFN-γ、IL-2、IL-4酶聯(lián)免疫檢測試劑盒(上海萬疆生物)對患者血清進行檢測。
1.3.4臨床療效以(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積分×100%為下降指數(shù),100%為治愈,60%~99%為顯效,20%~59%為有效,<20%為無效。痊愈患者結束治療后4周進行隨訪,調查患者復發(fā)率。
2.12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治療7 d時,2組癥狀評分組間及組內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而治療14,28 d 2組癥狀積分均顯著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2組治療前后TEWL、皮膚含水量以及皮脂含量比較2組治療后TEWL、皮膚含水量、皮脂含量均顯著改善(P均<0.05),且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2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s,分)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
2.32組治療前后細胞因子水平比較2組治療后IFN-γ、 IL-2 明顯升高,IL-4均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2組療效比較觀察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愈患者停止治療28 d后隨訪,2組復發(fā)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2組治療前后TEWL、皮膚含水量以及皮脂含量比較±s)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
表3 2組治療前后細胞因子水平比較±s,pg/mL)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
表4 2組療效比較 例(%)
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又稱為糖皮質激素癮性皮炎,其主要病因是由于患者在使用糖皮質激素藥物后,原發(fā)皮損得到控制,突然停止使用糖皮質激素藥物便會出現(xiàn)反彈式的新炎性皮損,若反復使用,病情也會隨之加重[6-7]。目前,糖皮質激素作為一種療效較好的激素類藥物應用于普通皮炎、濕疹等疾病的治療,但是應用不當則會誘發(fā)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另外現(xiàn)在某些不規(guī)范的化妝品中也添加糖皮質激素,雖然短期內具有較好的去皺、美白等功能,但因化妝品導致激素依賴性皮炎的病例也越來越多[8]。
皮膚屏障能阻止外界如化學物質、微生物等有害物質的侵入,另外還能作為保濕屏障阻止自身水分與營養(yǎng)物質的丟失。表皮結構是皮膚屏障的基礎,由角化細胞套膜與結構脂質構成,任何一項受到破壞,整個皮膚屏障都會受到影響[9]。角蛋白與中間絲相關蛋白的表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角化細胞套膜的生理狀況,其中某一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都會導致其相應蛋白的表達異常。板層小體(LB)在合成、分泌脂質中起重要作用,一旦發(fā)生病變,則會造成皮脂量異常、脫屑等病癥。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的致病機制目前還不是很明確,在使用激素治療后,在用藥部位類固醇促使血管收縮,產生如一氧化氮等各種代謝物的累積,在突然停止用藥后,血管會突然擴張[10]。研究發(fā)現(xiàn),存在激素依賴性皮炎病癥時,絲聚合蛋白、兜甲蛋白以及內被蛋白與正常對照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絲聚合蛋白在合成角蛋白纖維束和角質細胞扁平支架中起重要作用,而兜甲蛋白和內被蛋白在角質套膜蛋白交聯(lián)過程發(fā)揮作用,角化細胞套膜結構的破壞,則直接影響到整個的皮膚屏障[11-12]。激素依賴性皮炎也導致板層小體減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表皮脂類分泌。有研究表明激素依賴性皮炎能導致機體免疫紊亂,表現(xiàn)為Th1/Th2失衡[13],而IFN-γ、IL-2主要由Th1分泌,IL-4主要由Th2分泌。
藍科膚寧醫(yī)用愈膚生物膜主要成分為低聚物為載體的殼聚糖,在使用后能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膜,可以補水保濕,并抑制細菌生長,能在不依賴激素的情況下起到消炎作用[1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2組癥狀評分、TEWL、皮膚含水量、皮脂含量以及IFN-γ、IL-2、IL-4水平均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效果好于對照組;觀察組治愈率高于對照組。但2組治愈患者隨訪復發(fā)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能跟病例數(shù)太少有關。
綜上所述,藍科膚寧醫(yī)用愈膚生物膜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效果較好,還能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其具體機制及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研究。
[1]陳駿,鄭穎.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中西醫(yī)外治進展[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3,22(2):312-314
[2]鄭小帆,黃英舉.激素依賴性皮炎研究新進展[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4,30(13):1973-1976
[3]許莎莎,楊雪源.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中藥外治法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導報,2015,21(14):102-103
[4]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皮膚科分會美容專業(yè)組激素依賴性皮炎診治指南[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9,38(8):549-550
[5]王玉璽,王松巖,王俊志.皮質類固醇激素依賴性皮炎[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4,18(9):570-572
[6]曾凡欽,唐增奇,郭慶.激素依賴性皮炎的發(fā)病機制認識[J].中國醫(yī)學文摘·皮膚科學,2015,32(3):257-259
[7]姜海燕,唐勇,張穎,等.氟芬那酸丁酯軟膏治療兒童激素依賴性皮炎34例臨床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4,28(7):764-765
[8]房軍,賴維,王學民.2005年全國化妝品皮膚病1053例臨床調查及分析[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7,16(3):362-364
[9]許潔,林小敏,徐賢挺,等.他克莫司軟膏治療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療效觀察[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09,21(3):274-275
[10]Tai A,Kawasaki D.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6-O-acyl-2-O-alpha-D-glucopyranosyl-L-ascorbic acids with a branched-acyl chain[J].Chem Pharm Bull (Tokyo),2003,51(2):175-180
[11]Elias PM.Stratum corneum defensive functions:an integrated view[J].J Invest Dermatol,2005,125(2):183-200
[12]周金枝.藍科膚寧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的護理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4,20(31):123-124
[13]周東,白永晨,梁超.強脈沖光子嫩膚術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激光醫(yī)學雜志,2010,19(3):177-179
[14]盛國榮,王健,謝勇,等.復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療激素依賴性皮炎的療效及對Th1/Th2水平的影響[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4,28(9):902-904
楊國良,E-mail:306872725@qq.com
10.3969/j.issn.1008-8849.2016.27.021
R751.05
B
1008-8849(2016)27-3022-03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