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翔
在自主學習中,學生是主動的參與者。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歷程與自我選擇都是影響學習結果的重要因素,所以學生必須為自己的學習負最大的責任,這就是自主學習的精神。近年來,我國學者在西方學術的影響下,更多討論的是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而把自學能力給忽略了,或者把自主學習能力與自學能力弄混淆了。本文將主要對高中英語自主學習模式進行探討。
1. 自主學習模式的內涵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獲得本質上是由個體建構的,而非他人傳授的,而且這種建構產(chǎn)生于社會互動之中。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把課堂變?yōu)榻浑H活動的場所。教師應從傳統(tǒng)的主導地位向指導地位轉變,同時教師還有責任更多地考慮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探究創(chuàng)新的能力,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設計課堂教學任務時,教師應盡可能考慮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通過平等參與課堂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增加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興趣,有效地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教學活動結合起來。
自主學習若單從字面意義上解讀,或許有許多人認為是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然而,這樣的解讀可能會使教師陷入只旁觀學生的處境,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迷思。其結果是,只有極少部分的學生有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大多數(shù)的學生沒辦法有效解決自己的學習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不反省自己,甚至理所當然地覺得這學生有問題、這是問題學生,其實真正有問題的是教師的錯誤教育觀。所謂的自主學習能力不過就是對自己的學習應有負責任的態(tài)度,也就是自主學習不應是能力概念,而應是學習者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诟咧袑W生身心特點,高中學生處于青年初期,高中是他們走向獨立生活的時期,因此,他們個人開始獨立決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2. 高中英語自主學習的現(xiàn)狀分析
隨著個人主導學習觀念日趨重要及其所帶來的正面效益,自主學習法在語言教育的發(fā)展上已成為廣泛討論的議題。自主學習法雖帶來學習上的正面效益,但仍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首先,大多高中生對于在會話課上使用自主學習法抱持極為正面的態(tài)度,并且認為自主學習法能夠有效增進課堂上相關知識的理解與吸收。然而,只有37.2%的受試者表示他們在自主學習的時候能夠有效掌握個人的學習進行。此外,大多高中英語學習生表示在進行自主學習時,他們具備中等至良好的網(wǎng)絡搜尋研究能力,但對于評估網(wǎng)絡搜尋結果的能力表現(xiàn)欠佳。另外,因為自主學習上的準備,大多數(shù)的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意愿與其組員進行對話和與溝通。自主學習者是學習歷程的主動參與者,他們自己產(chǎn)生想法、感覺、行動,以達到他們的學習目標。特別重要的是,自主學習者會根據(jù)特定的目的,使用特定的歷程、策略或反應,以改進他們的學業(yè)成就。
對于一個能對自己學習負責任的高中學生來說,我們就應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我們都明白,學生的學習年級越高,其要求的自學程度就越大,而課堂教學都是針對中等程度學習者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因而我們就難以在教學中滿足每個學習者發(fā)展的需要,所以,培養(yǎng)高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就十分必要。
3. 高中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的實施要點
3.1自我的評價與監(jiān)控
指導學生根據(jù)對先前表現(xiàn)與結果的觀察,以評鑒自己在某項學習任務上現(xiàn)有的能力水平。如:教師設計監(jiān)控學習的表格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記錄及觀察自己的個人效能。
3.2目標的設定與策略的計劃
指導學生分析自己的學習任務、設立特定的學習目標,并計劃或斟酌策略來達成目標。如:讓學生了解自己讀書方法的優(yōu)缺點,向學生建議可以增進學習方法的特定策略。
3.3策略的實行與監(jiān)控
指導學生在情境中嘗試執(zhí)行自己所選擇的策略,并且在實行時實時掌控執(zhí)行的精確性。如:在學生執(zhí)行一個未曾執(zhí)行過的新策略時,教師可能需要指導學生做記錄,以嚴密掌控自己學習的歷程。
3.4策略結果的監(jiān)控
指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學習結果與策略歷程之間的相關性,以決定策略的效用。如:在學生每執(zhí)行完一個策略后,鼓勵學生記錄每個策略產(chǎn)生的結果,以找出對于達成目標最有效果的策略。
如果學生的學習動機是自我驅動的,學習內容是自己選擇的,學習策略是自主調整的,學習時間是自行計劃與管理的,學生能夠主動營造有利于學習的社會性條件,并能對學習結果做出自我判斷和評價,這樣的學習就是自主的。以縱向來看,如果學生在學習活動之前自己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做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自己的學習進展、學習方法做出自我監(jiān)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jié),在學習活動后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即為自主學習的表現(xiàn)。這也表示,自主學習涵蓋學習的各個面向,不僅只有學習各階段的自主行為,也包括學習內容中如何運用自主意識使學習得到最好的成效。
(作者單位:貴州省安龍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