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花
【摘要】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創(chuàng)新教育,做好教法與學法的引導不僅能夠確保高效數(shù)學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而且,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做好教法與學法的引導工作,以確保學生在恰當?shù)幕顒又姓业絽⑴c課堂的積極性,進而,在確保教學目標最大化實現(xiàn)的同時,也為學生健全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教法學法 小學數(shù)學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138-01
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要通過應用多種教學方法,組織恰當?shù)慕虒W活動來為高效數(shù)學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做好基礎性工作。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如何構建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進行論述,以確保數(shù)學教學目標最大化實現(xiàn)。
1.小組合作法的應用
小組合作法是課改下所倡導的一種積極的教學方法,該方法不僅能夠加強生生之間的交流,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展學生的思維,而且,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形成,對學生社會競爭力的提高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分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兵幫兵的模式下全班學生的學習成績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相應程度的提高,進而,也為學生健全的發(fā)展做好基礎性工作。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時,為了加強生生之間的交流,也為了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更為了構建出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在教學時,教師要有效的將小組合作法與數(shù)學教學結合在一起,鼓勵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鍛煉數(shù)學學習能力。所以,在本部分的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明確三角形的類別,即: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五種,之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這不同種類的三角形進行討論和思考,說一說每種三角形的特征,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三角形的特點,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而且,也能確保高效數(shù)學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2.自主探究法的應用
自主探究法的應用是凸顯學生課堂主體性,鍛煉學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發(fā)散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而且,也能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使學生在高效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例如:甲乙兩輛汽車,從A、B兩地相對開出,5小時后相遇。甲車的速度是每小時55千米,乙車的速度是每小時45千米。思考: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組織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對該題進行解答,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找到不同的解題思路,比如:從兩輛車各行駛了多少千米入手;又如:每小時兩輛車共行駛多少千米入手;再如:從甲、乙兩地的距離除以相遇時間,就等于兩輛汽車的速度和等等,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并進行自主的探究,并寫出詳細的解題過程。如:
解法一:甲車5小時行駛的距離為:55×5=275千米
乙車5小時行駛的距離為:45×5=225千米
AB兩地相距275+225=500千米
解法二:每小時兩輛車共行駛:55+45=100千米
5小時兩輛車共行駛:100×5=500千米
解法三:設AB兩地相距x千米
x÷5=(55+45)
x=500
……
組織學生自主解答不同的答案,自主在探究中掌握知識,應用知識,而且,對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對高效數(shù)學課堂的實現(xiàn)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相信學生,要鼓勵學生在自主探究不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動手操作法的應用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方面。但是,在以往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給學生搭建自主操作的平臺,鼓勵學生在實物操作和動手繪制圖形的過程中理解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進而,在構建出高效數(shù)學課堂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教學《圓柱》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也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構建出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學生觀察相關的實物,比如:沒有削頭的鉛筆,組織學生自主觀察并說一說圓柱形的特點,之后,在組織學生借助硬紙片來制作圓柱形,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圓柱橫截面是什么圖形”“圓柱的底部是什么圖形?”等等,組織學生在操作中去解答這些問題,而且,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印象,強化理解,同時,也能讓學生對圓柱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進而,也能構建出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
總之,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通過組織恰當教學方法的引導來確保學生在多種活動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能為高效數(shù)學課堂的實現(xiàn)以及數(shù)學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做好保障工作。
參考文獻:
[1]姚思欽.優(yōu)化教學方法打造高效小學數(shù)學課堂[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1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