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要: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認為管理者應該順應事物客觀規(guī)律和民眾的需求,將重心放在宏觀指導和識人用人上,減少對私人活動的干預,以適當的“不作為”來創(chuàng)造“有為”的局面,這對高校輔導員從事學生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無為而治;學生管理;輔導員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5-0168-01
一、“無為而治”管理哲學
“無為而治”是我國古代偉大思想家老子提出的管理哲學。作為老子思想的核心,“道”是一切事物的本體,世間萬物都由道生化,又循道運行。因此,老子推崇自然,即沒有人為的天然狀態(tài)。所謂“無為”,就是不違反自然而另求作為?!盁o為而治”就是通過無為而達到天下大治。在這里,“無為”并不是指消極的不作為,而是告誡國家的管理階層要順應客觀規(guī)律,不妄為不亂為。老子并不是反對人類的積極努力,而是告誡管理者要有智慧,要順應客觀規(guī)律和民眾的需求,知人善任,循道而為,以輔助世界萬物的發(fā)展。
二、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多數輔導員所帶班級數和學生數較多,這使得輔導員疲于應付,缺乏精力去思考和研究學生管理規(guī)律和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和思想動態(tài)等問題,也缺少時間學習最新的教育和管理理論知識,因此在進行學生教育管理時抓不住要點,工作效果不佳。輔導員管的過寬會挫傷學生干部的積極性,而例行化和表面化的管理又導致管理效果不佳,不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
在當前的學生管理工作中,輔導員往往扮演著全能的“保姆”角色。學生因為無法充分參與到管理活動中,主人翁和責任意識薄弱,能力缺乏鍛煉,容易對管理工作的認識發(fā)生偏差,從而導致師生關系不和諧。長期來看,家長式管理模式壓縮了學生自我管理的空間,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個人的發(fā)展,也不利于學校的和諧穩(wěn)定。
三、輔導員實施“無為而治”的主要策略
無為管理提倡學生管理者適當“不作為”,把工作重心放在研究學生特點、加強制度建設和做好識人用人上來,實現對學生的科學管理,從而為學生的發(fā)展營造寬松、自由、博愛的校園文化氛圍,真正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自我管理。
(一)加強輔導員自身建設
無為而治理念要求管理者從宏觀上把握工作規(guī)律,知人善任,順勢而為,科學管理,這就對管理者的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首先,輔導員要轉變思想觀念,以服務意識來重新審視學生工作。只有真正將學生放到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合理訴求,輔導員隊伍才能沉下心來關注和研究學生群體,集中精力做好必要的服務工作。其次,輔導員隊伍要注重學習和研究,以自己廣博的知識視野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領路人。工作中,輔導員應盡量避免單純依靠發(fā)號施令和校紀校規(guī)約束等方式來干涉學生的成長,而要著力提高自身影響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此外,輔導員也要重點加強對教育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對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發(fā)展規(guī)律和管理特點的理論認識水平,以科學指導實踐。
(二)發(fā)揮學生能動作用
輔導員在工作中要善于利用一切教育資源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幫助。發(fā)揮學生自主性,首先要尊重學生的天性。輔導員在日常管理中應該區(qū)分該管的和可以放手的事情,將工作重心放在對學生思想動態(tài)、行為特征等實質問題的研究和激發(fā)學生潛能方面。在學生能夠進行自我調節(jié)的事上盡量將權力賦予學生,促使學生自我觀察、自我反省、自我批判和自我改造。
輔導員還應該充分信賴和依靠學生干部。學生干部作為學生管理隊伍與學生之間的紐帶,隊伍的質量直接影響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輔導員在任人唯賢的基礎上,要充分授權學生干部,指導他們解決工作難題,幫助他們樹立威信。輔導員還要發(fā)揮激勵機制的作用,以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三)注重制度建設
老子認為管理者應該建立規(guī)則簡單卻又行之有效的規(guī)章制度來約束被管理者,從而避免出現不合“道”的行為。雖然大學生有自我管理的訴求,也能夠實現較高程度的自我管理,但他們畢竟心智不夠成熟,這就使得制度的約束尤為重要。在一般本科高校,由于學生學習動機不強、自覺性差和安全意識缺乏等,學校各級管理者制定了嚴格的制度,以實現對學生行為的規(guī)范。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紀律意識,維護了學校的穩(wěn)定,但過度約束容易導致學生抵觸,不利于工作開展。輔導員應該重視制度建設。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可幫助學生樹立規(guī)則和公民意識。制度建設要以合乎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以基礎,以充分考慮學生需求和廣泛的調查研究為前提,以簡單有效為原則,從而增強學生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輔導員還要及時將學生對學校有關制度的合理意見和看法反饋到學校,實現動態(tài)管理。
四、結語
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工作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應適當“不作為”,通過有效的制度建設和激勵機制來減少對學生的干預和約束,使自己從瑣碎的事務性工作束縛中解脫出來,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以創(chuàng)造更加“有為”的局面。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