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能
摘 要:根據作者在農村小學任教多年的經驗所得,簡單討論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策略
受歷史和客觀因素的影響,農村教育比較薄弱。尤其是農村小學作文,一直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難已突破的屏障。那么,針對農村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著力提高農村小學生的習作水平?!白魑倪@件事離不開現實生活”,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小學生在寫作文時的思想、感情等基本素材都是來自治現實生活。因此,現實生活的一切都是小學生作文的源泉。農村孩子有著自己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例如勞作、喂豬、放牛等等經歷,都可以成為他們作文時的寫作素材。只要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細心觀察身邊的環(huán)境,農村學生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源泉。因此,作者認為在農村小學作文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借農村自然風光,積累材料,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薄?農村的學生受客觀因素的影響,在知識積累和視角的寬闊方面相對城市學生本來就有不足,因此,除了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之上,還要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以擴大學生在寫作時的知識面。還要引導學生多看適合他們年齡的各種書籍。要利用農村特色,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多接觸大自然,使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這樣,使學生不但會學習、能分析,而且見多識廣,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我們農村學生與現代化的城市學生相比,有著神奇、美麗的大自然,有著豐富多彩的人文底蘊,這為農村的小學生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作文素材。因此,我們教師就要借助農村這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尋找作文素材,從而達到提高農村小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
二、借現代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豐富農村小學生作文素材。
農村學生受地域、學習環(huán)境與家庭背景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與城市學生相比較,農村學生對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城市學生有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及良好的學習資源,而農村學生只與優(yōu)美的大片自然接觸,缺乏良好的學習資源。特別在前些年農村學生還不知道什么是電腦,什么是多媒體,什么是遠程教育…….而今天的農村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根據教學內容的需求,下載好的學習資料,通過這些好的學習資源,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更多知識。這樣既開拓了農村學生的視野,又豐富了農村學生寫作的素材。農村學生通過優(yōu)秀的網絡資源,了解豐富的寫作素材,寫起作文來得心應手,不再是無從下手的現狀了,通過豐富的網絡資源,農村學生突破了寫作困難的障礙。
三、發(fā)掘學生的潛在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
在農村戰(zhàn)線的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過程中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啟迪學生的悟性,讓學生在作文時必須達到有感而發(fā),有感而寫。讓學生在感悟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大自然中美景都可以引發(fā)我們的思考。生活中每天發(fā)生在小學生們身邊的事情非常多,小學生們往往忽略了身邊值得關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孩子們在寫作文時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對農村孩子來說,農村的風景優(yōu)美,鄉(xiāng)土氣息濃厚,為農村學生在作文寫作方面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作為鄉(xiāng)村一線的小學語文老師必須利用這種城市學生沒有的優(yōu)勢,指引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觸景生情”。把這種情景教學模式引進農村小學作文教學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薄皩懽饕星檎鎿?,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币虼?,不管是城市豐富的教學資源,還是我們農村原生態(tài)的潛在教學資源,只要我們適當引入,就能實現寫作的真正意圖,最終達到能提高農村小學作文的效果。
四、注重因地制宜,提倡多形式的教學模式
“興趣是一種最大的力量”。前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過。如果學生對作文產生興趣,他們就會求真務實,孜孜不倦地寫下作文。如果我們在進行小學作文時要讓學生對作文感興趣,就必須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豐富學生的作文訓練,讓學生寫作文時易于表達心中的情感。記得在指導學生寫一篇“我最敬佩的人”時,考慮到學生對誰最敬佩,哪些地方能體現出敬佩,要從哪些地方著手,我上課堂上給學生們播放了《背起爸爸去上學》片子,此時學生們看得津津有味,體會到父愛的偉大,學生因此想起了很多,讓他們受到了熏陶感染,迸發(fā)出寫作的靈感。他們最后寫出了題材多樣,內容豐富的作文。對學生提高有一次很好的幫助。通過這個的教教學模式一段時間后,農村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農村學生在寫用水平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總之,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深深體會到:學生作文的題材來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只有長期堅持不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精心觀察,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用形式各樣的作文教學模式進行訓練,農村的小學生的寫作能有更好的提高,慢慢地讓農村的小學生也能喜歡寫作文,能寫出更好的作文。在今后的小學作文教學中,作為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應該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聯系農村小學生的作文實際情況,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探求新教法,讓農村小學生的寫出創(chuàng)意作文、寫出特色作文。
參考資料:
[1]教之初——啟蒙教育網
[2]《語文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