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晶
摘要:親子閱讀對兒童早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通過對30對幼兒與家長親子共讀繪本的現(xiàn)場觀察,對親子繪本閱讀活動的現(xiàn)狀進行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家長時提問次數(shù)多,質(zhì)量不高;提問結(jié)構(gòu)單一,缺乏層次性;封閉提問過多,缺乏啟發(fā)性等。該結(jié)果能夠為家長改善親子閱讀方式提供可資借鑒的依據(jù)。
關(guān)鍵詞:早期閱讀;親子繪本閱讀;提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6)05-0075-03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親子分享閱讀(Parent-child shared book reading)已經(jīng)在家庭中日益盛行。親子閱讀作為早期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強調(diào)親子間互動的閱讀方式(季燕,2013)[1]。大量研究表明,親子閱讀能促進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幼兒表達和理解語匯的能力等等,對兒童各個領(lǐng)域的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Leseman & de Jong,1998[2];Senechal & LeFevre,2001[3])。對于幼兒來說,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閱讀材料就是繪本。而父母如何指導(dǎo)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以及閱讀能力,是家長和研究者共同關(guān)心的話題。
親子繪本閱讀中,提問是展開親子閱讀最主要的方式,直接影響親子閱讀的質(zhì)量。國內(nèi)已有的研究表明,父母有目的的提問對幼兒的閱讀能力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張筱葉,2009)[4],提問質(zhì)量越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就越強(吳燕,2012)[5]。已有的研究大多從親子閱讀的互動類型方面進行,而對于家長在親子繪本閱讀中提問的具體特點,卻很少涉及。本研究通過家長在親子繪本閱讀中提問的具體特點,分析家長的早期閱讀觀和指導(dǎo)方法,為提高親子閱讀質(zhì)量、促進幼兒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提供可資借鑒的建議。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江蘇省蘇州市S幼兒園30對親子作為研究對象,其中8對親子來自小班幼兒家庭,11對親子來自中班,11對來自大班,幼兒性別男女各半。
(二)研究方法
2015年2到4月間,研究者征得家長的同意后,開始進入家庭中,對22對親子進行現(xiàn)場觀察。正式觀察前,研究者會與觀察對象進行互動,以消除幼兒及家長的陌生感,力求感受自然狀態(tài)下親子繪本閱讀的真實情況。正式觀察時,以每對幼兒與家長閱讀一本繪本為一個觀察時間段,具體時間由家長及幼兒隨機控制,并將結(jié)果填入制定好的觀察記錄表中。研究者作為非參與式觀察者,并不介入親子繪本閱讀中,只是用筆記錄家長及幼兒的對話。為了保存資料及深入研究,研究者用錄音筆記錄家長及孩子的語言。
(三)編碼統(tǒng)計
對22個家庭的親子繪本閱讀情況觀察結(jié)束后,研究者整合錄音筆及現(xiàn)場記錄的資料,對親子繪本閱讀中家長的提問情況進行編碼統(tǒng)計。以下選取本研究中所收集到的真實資料舉列子說明主要編碼的內(nèi)涵。
1提問的內(nèi)容
首先,參照B.S.Bloom的問題分類體系(Taxonomy of Objectives)(1956),把問題分為六個層次:知識、領(lǐng)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結(jié)合親子繪本閱讀中的觀察記錄,將本研究中家長提問按內(nèi)容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1)知識理解性提問。閱讀時家長要求幼兒回憶繪本上的人物、情節(jié)、地點,或物品數(shù)量、顏色、名稱,或討論繪本的作者、扉頁等。此類問題屬于What(是什么)的問題,答案在繪本上都有客觀呈現(xiàn),幼兒通過閱讀觀察就能獲得答案。家長通過此類問題的提問,可以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專注力,也能促進親子互動。
家長:米莉和茉莉的頭發(fā)是什么顏色?(討論人物的特征)
家長:小兔湯姆和爸爸去了哪兒?(討論場景的地點)
(2)分析綜合性提問。此類問題屬于Why(為什么)的問題,幼兒通過觀察繪本畫面無法直接獲得,需要運用思維去理解故事整體情節(jié),進行簡單推理、綜合分析才能獲得答案。家長通過此類問題的提問,考查幼兒是否理解繪本故事的主題,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邏輯思維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家長:“瑪?shù)倌劝l(fā)現(xiàn)鄰居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家長:“為什么巨人受到大家的歡迎?”
(3)探究創(chuàng)造性提問。此類問題屬于How(怎么樣)的問題,結(jié)合了前兩類問題的特點,在此基礎(chǔ)上需要幼兒運用發(fā)散性思維進行思考,探索各種可能性。家長通過提問如“如果……”“假如……”等等的語句,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家長:“如果安妮看到了游園花車,她會有什么想法?”
家長:“假如你是小蝙蝠德林,你會怎么做?”
2提問的形式
根據(jù)問題答案的特點,Barners(1969)將提問的形式分為開放性提問(open-ended questions)和封閉性提問(close-ended questions)。封閉性問題有明確的固定答案,而開放性問題往往有不同答案。
家長:瑪?shù)倌冉o媽媽準備了什么生日禮物?(封閉性問題)
家長:如果你是瑪?shù)倌?,會給媽媽準備什么生日禮物?(開放式問題)
三、結(jié)果與討論
(一)家長提問次數(shù)多,質(zhì)量不高
研究結(jié)果表明,30位家長在講述一本繪本的時間內(nèi)共提問391次,平均每位家長的提問約13次,其中家長提問最少的8次,最多的30次。在繪本閱讀中家長提問總數(shù)較多,說明家長有意識通過對話來地引導(dǎo)幼兒進行閱讀,是親子互動的重要方法。幼兒繪本有著豐富的色彩、有趣的情節(jié)和生動的人物形象,隱含著許多潛在的知識,家長的提問能促使幼兒調(diào)動感官和思維,積極思考,并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深入感知文本的特點。但從提問頻次看,也反映出家長提問存在一定的問題。親子閱讀時,家長每一兩分鐘提出一個問題,有的家長甚至一分鐘會提好幾個問題。提問能促進幼兒的思考,但問題過多會“過猶不及”。家長頻繁地提問,會使幼兒產(chǎn)生疲勞感,不能專注于繪本閱讀。另外,從提問的質(zhì)量看,總體質(zhì)量不高:家長的有效提問占提問總數(shù)的35.3%,低效提問占41.5%,無效提問占23.2%。在親子繪本閱讀中家長低效提問及無效提問的情況仍占很大比例。這說明家長在親子繪本閱讀的過程中,缺乏對繪本內(nèi)容的深層理解,對如何引導(dǎo)幼兒進行科學(xué)的繪本閱讀還缺乏必要的經(jīng)驗和技巧。
(二)家長提問結(jié)構(gòu)單一,缺乏層次性
研究結(jié)果表明,家長提問的知識理解性問題有300次,占76.7%;分析綜合性提問有66次,占16.8%;探究創(chuàng)造性提問最少,有17次,占4.3%,其他占2.2%。家長提出的知識理解性問題中,對扉頁和封底的討論8次,其他的都是就繪本中的人物、物品名稱、顏色、數(shù)量、地點等提問。分析綜合性提問中,要求孩子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猜測的有22次,其他的提問大都與孩子日常的生活經(jīng)驗相關(guān)。探究性問題最少,家長主要是要求孩子對人物或故事情節(jié)展開想象??傊?,從提問結(jié)構(gòu)而言,家長所提的問題幾乎都在同一個認知水平上,而且基本上屬于低層次的認知水平,問題的目的性、針對性、層次性不夠,幼兒對繪本的圖與字簡單思考后就能找到答案,這對幫助幼兒理解繪本的圖與字、進行深層次的思考的作用不大。當幼兒遵循家長的提問思路開始思考時,幼兒通過運用識記、比較、對照、應(yīng)用、分析、綜合或評價等高級思維活動,逐步形式自身的認知圖式。由于幼兒在認知上的局限性及尚未掌握書面語言,這使得閱讀活動中家長的指導(dǎo)尤為重要。所以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在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內(nèi),家長應(yīng)適當提高問題的認知層次,增加高認知層次問題的數(shù)量,以促進幼兒思維的發(fā)展。
(三)家長封閉提問過多,缺乏啟發(fā)性
研究表明,家長在提問時,開放性問題占35.5%,封閉性問題占64.5%,封閉性問題所占比例略多。S.D.Gest等人關(guān)于親子閱讀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親子閱讀過程中幼兒母親常采用一種開放式的提問來引發(fā)孩子的思考,以提問引導(dǎo)兒童參與討論,有助于提高兒童的語言理解能力[6]。此外,開放式提問對培養(yǎng)孩子的發(fā)散性思維也有很大作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普遍都重視幼兒的識記、理解能力,而忽視孩子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孩子天生具有奇思妙想,對所學(xué)知識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家長在閱讀時應(yīng)該多提開放性問題。但研究顯示,家長所提開放性問題的比例較低,而且年紀越小的孩子,家長越少用開放式問題的提問。在6對3—4歲親子共讀的樣本中,家長一共只提了8個開放式問題。而在8對5—6歲親子共讀的樣本中,家長提了總共38個開放性問題,例如“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還可能會發(fā)生什么?”家長可能認為年幼的孩子由于認知水平低,可能對繪本內(nèi)容的整體理解不夠充分,需要反復(fù)閱讀才能回答開放性問題。而年齡稍長的幼兒,由于繪本閱讀經(jīng)驗的積累、認知的發(fā)展等,更容易思考一些高認知層次的問題。家長需要提高提問的技巧,合理通過開放性問題的提問,鼓勵幼兒積極主動的思考,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
四、建議與啟示
綜上所述,研究表明在親子繪本閱讀中,家長提問總體數(shù)量多但質(zhì)量低;提問結(jié)構(gòu)單一,缺乏層次性;封閉性問題過多,缺乏啟發(fā)性。這說明家長在認知上重視親子閱讀,但在具體實施方式上缺乏科學(xué)性、合理性和技巧性。符合互動理論認為,人際互動是通過語言、文字、表情等象征性符號進行的,是一方受各方或他人言語行為的影響做出的反應(yīng)。親子繪本閱讀的實質(zhì),是親子在閱讀中通過視線、言語、微笑、身體接觸等符號進行交流、相互影響。家長在親子繪本閱讀中,通過合理的提問,引導(dǎo)幼兒閱讀,激發(fā)幼兒思考,并傳遞積極的情感,讓幼兒感受到閱讀快樂的同時,也充分感受到父母對他(她)的愛。提問作為親子繪本閱讀的重要方式,是引發(fā)親子對話式閱讀的鑰匙,家長通過合理的提問,與幼兒進行積極互動,進而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xí)慣,促進幼兒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季燕.0—3歲嬰幼兒家庭親子閱讀指導(dǎo)策略個案研究[J].教育導(dǎo)刊,2011,(10).
[2]Leseman, P.P.M., & de Jong, P.F.. Home literacy: Opportunity, instruction, cooperation and social-emotional quality predicting early reading achievement.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t,1998,33(3):394—318.
[3]Senechal, M.,& LeFevre, J.A.. Storybook reading and parent teaching: Links to language and literacy development. In P.R. Britto & J. Brooks-Gunn(Eds.), The role of family literacy environments in promoting young childerns emerging skills(Vol.92, pp.39—52). 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1.
[4]張筱葉.親子分享閱讀與兒童早期閱讀能力的關(guān)系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xué),2009.
[5]吳燕.互動式分享閱讀對4—6歲幼兒閱讀興趣、敘事能力的影響[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4.
[6]S.D.Gest et al Shared book reading and childrenS language comprehension skill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arental discipline practice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Volume 19 Issue 2,2nd quarter,2004.
Study on Parental Questioning Strategies in Parent-child Shared Picture-book Reading
QIAN Jing
(Arts and Humanities College,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215500, China)
Abstract:Parent-child shared book read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pf childrens early reading ability. The research takes 30 parents with preschoolers of 3-6 years old in a kindergarten in Changshu as research objects.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recording, the main findings are concluded as follows: parental questioning was of high frequency and low quality; questioning structure is single with a lack of hierarchy and parents asked more close-ended questions with a lack of inspiration. The study aims to provide mor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ective parent-child shared book reading.
Key words:childrens early reading; parent-child shared picture-book reading; questioning strategies
(責(zé)任編輯: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