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 柳彎
【摘 要】護理藥理學是連接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的橋梁學科,學好護理藥理學對于靈活運用基礎醫(yī)學知識,進一步學習臨床醫(yī)學知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我校護理藥理近年來教學改革的幾個方面,簡要闡述改革的措施和成效,探討高職護理藥理學教學改革。
【關鍵詞】高職;護理藥理學;教學改革
護理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機體之間相互作用、作用機制及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是高職院校護理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學科,也是連接基礎醫(yī)學與臨床護理的一門橋梁學科。學習好護理藥理學可以幫助護理專業(yè)學生在臨床工作中更好的合理使用藥物,掌握藥物的用藥注意事項、觀察藥物療效及防治不良反應,給患者家屬及陪護進行藥物知識的教育和用藥咨詢。本文結合我校近年來教學改革的幾個方面,簡要闡述改革的措施和成效,探討高職護理藥理學教學改革。
1.提升教師臨床實踐技能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新的藥物和藥理學理論不斷問世,其知識體系越來越龐大,這無疑給學生帶來了更大的學習難度。作為藥理學教師,應實時關注藥理學的前言研究,關注疾病及臨床研究的現(xiàn)狀,把新信息、新成果、新進展引入課堂,將一些臨床中正在使用而教材沒有的新藥介紹給學生,彌補教材的不足,將臨床經驗豐富的醫(yī)生的用藥思路、藥物最新的臨床使用情況等內容帶到課堂,豐富課堂內容,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我校教師每五年會到臨床輪訓一次,通過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改變陳舊的教學內容,豐富課堂內容,給課堂帶來新的血液,提高課堂魅力。
2.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主體主動積極學習,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學中應摒棄傳統(tǒng)“填鴨式”灌輸教學方法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問題式教學及情景化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如在講到心絞痛藥物“硝酸甘油”時,可以拋出問題科學最大獎項的創(chuàng)始人是誰,學生會想到諾貝爾。諾貝爾是炸藥的發(fā)明者,而炸藥的原料是硝酸甘油,諾貝爾本人也是死于心絞痛,但是拒絕服用硝酸甘油,插入這個小話題,會增強學生對硝酸甘油的印象,也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我們還可以在課堂利用各種新媒體技術。
2.1利用信息化教學模式加大學生參與度
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課前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師以臨床案例為主線,以問題為導向,借助藍墨云班課、用藥助手、padlet、等信息化手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分組探究,討論展示,以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例如一次鎮(zhèn)靜催眠藥物的教學,課前教師在自主學習平臺——藍墨云班課上發(fā)放課件和預習檢測題,學生可以在手機APP上登陸學習,班課也會即時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經驗值排名并給出具體的分析圖。然后根據(jù)預習檢測題的結果,分析定位出本節(jié)內容學生的知識薄弱區(qū)。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預習檢測反饋的知識薄弱區(qū),在課堂上設置臨床案例、問題,導入新課。并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問題:針對不同病癥,苯二氮卓類藥物地西泮在使用上有何不同?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提示學生:藥物的劑量和病癥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組織學生做實驗自主探究,小鼠在地西泮不同劑量下的反應,上傳至padlet。各組實驗完畢,組織學生觀看上傳的視頻,并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歸納。對視頻內容展開討論互動,接著學生分組通過藍墨云班課即時提交問題的答案,班課系統(tǒng)結果分析顯示,三個小組均掌握了知識要點,順利完成目標!
通過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多種信息化手段,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學過程的展開以臨床案例為主線,理實一體化,真正實現(xiàn)了“教學做”合一。教學評價貫穿于課前、課中、課后,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全方位評價了學生的學習情況。
2.2運用微課因材施教
藥理學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難理解、難記憶、容量大是其學科的主要特點。任課老師均有內容多而課時少的感受。常常有教師為完成教學內容而“滿堂灌”,不僅造成教師講的多,學生得到少;而且內容面面俱到,重點不突出、難點講不透、學生的印象不清,結果事倍功半。隨著新型教學技術的介入,我校開展微課教學技術,將課堂上的重點難點制作成短小、趣味的小視頻,不僅可以滿足學有余力的同學課后自主學習,對于課堂上無法完全了解重難點的學生更是起到私人教師的作用。
例如高血壓一線降壓藥物的作用機制分類、代表藥物、及其作用特點等是降血壓藥物章節(jié)的重點內容,我們運用微課視頻錄制,將該內容形成小視頻,視頻中運用四個動畫人物,生動風趣的自述模式,代表了一線降壓藥物的四個類別:利尿藥、β受體阻斷藥、鈣離子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酶抑制劑。
微課小視頻時長6分鐘左右,是學生自主學習注意力集中的可控時間內,對于不了解的地方,學生可暫停、反復自主的學習。就學校教育而言,微課不僅成為教師和學生的重要教育資源,而且也構成了學校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基礎。
3.加強學生實踐運用
積極開展課外活動,配合課堂教學,如常用藥物由學生通過去圖書館查找該藥資料,然后辦宣傳欄,或者做街頭宣傳,加深加寬學生理論課內容,對藥物的合理應用。加入學生QQ群。教師對藥物有什么新的認識,對網絡上藥物事件的看法,可以與學生共享,學生有什么問題,有什么發(fā)現(xiàn)也可與教師探討,共同學習藥學方面的知識。有些學生還會經常將家人的一些用藥問題拿出來跟老師探討,進一步加深了對藥物的理解與記憶。學校還創(chuàng)造條件安排學生去醫(yī)院、藥房見習,對一些實際存在的用藥問題進行調研。讓學生對今后實際工作有一定認識,同時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帶著一個目標更刻苦地學習。學生可以參與教師申請的課題研究,讓學生參與進來,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鍛煉了學生實驗操作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吃苦耐勞、創(chuàng)新思維、團隊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優(yōu)良品格
綜上所述,高職護理藥理學教學的改革是隨著醫(yī)療體制改革要求而不斷完善的過程,傳統(tǒng)的偏重灌輸書本知識、不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新形勢下的醫(yī)藥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只有在教學方法上不斷探索與改革,提高教師自身水平、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才能實現(xiàn)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高度結合和統(tǒng)一,才能培育出適合新時代要求的醫(yī)護人才。
參考文獻:
[1]尹桂華.淺談藥理學教學改革 [J]. 中國藥房,2011,22
[2]馬行,谷淑玲,夏安周,等.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在藥理學教學中合理應用的探討[J].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2006,12(26):57.
[3]李娟,朱深銀,邱峰,等.臨床藥理學的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藥房,2012,23(4):379.
[4]張力偉.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的幾點思考[J]. 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3,( 16) : 202 - 203.
[5]粟俞程,張躍文,張賓.導入式教學法在藥理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 12) : 75- 76.
[6]張國斌,鄧成志.淺談藥理教學中的啟發(fā)式教學法[J]. 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2,( 10) : 117 -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