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雪虹
【摘 要】有效的課堂離不開有效的評價,教師靈活多樣、豐富生動的評價方法,能使學生如沐春風,讓課堂充滿勃勃生機。怎樣讓自己的評價更加有效,我覺得要注意以下幾點:評價要有創(chuàng)新性、評價要有針對性、評價要有激勵性、評價要多元化。
【關鍵詞】有效評價 學習積極性 創(chuàng)新 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2-0105-02
有效課堂是每一個教師追求的目標,可有時往往因為個人駕馭課堂的能力不一,教師許多評價的有效性不高,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高。聽過特級教師如竇桂梅、薛法根、于永正精彩的課堂評價語言,他們這些看似平常的話語和動作,總是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空間。這樣的評價學生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撥動心弦,增強學習的自信,并為之努力學習;這樣的評價、這樣的課堂可能讓學生終生銘記。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評價也能像他們的那樣有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這一年多來,我孜孜不倦地研究著、實踐著。
一 評價要有創(chuàng)新性
教師在課堂上,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情況,某個學生朗讀的課文比較好時,我們會夸獎他:“讀得真不錯!”“讀得真有感情!”“讀得真棒!”這樣的評價性語言,可能學生在一年級時老師曾這樣多次表揚過他,二年級時老師也曾多次這樣表揚過他……許多老師周而復始,學生已聽得疲倦了。俗話說:“糖吃多了也膩人?!边@樣的評價能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否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答案可想而知。由此可知我們教師評價性語言的創(chuàng)新性是何等的重要。
為了豐富自己的評價性語言,使自己的評價語具有新鮮感、創(chuàng)新性。除了上網(wǎng)學習其他教師的評價性語言,我還認真向特級教師學習,利用空余時間看他們的教學實錄,看到、聽到對自己有幫助的評價,就把它們記錄到自己的筆記本上,有空的時候拿出來讀一讀、背一背,努力做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記得我在教學《小插秧脫險記》時,為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有氣無力”一詞,曾讓學生設身處地地來當一當雜草,讀一讀雜草所說的話,可是學生朗讀多次都不太到位,而我又不能評價“你讀得不太好”,或是“你的朗讀水平有待提高”。我正著急的時候,突然想到于永正老師也曾上過這課,正好我還大概記得他的評價語,不如就借鑒一下。于是我這樣評價道:“小X同學吐字清楚,讀音正確,但他的朗讀,總感覺少了點害怕的語氣,看來這噴霧劑是假冒偽劣產(chǎn)品,我再給他加點,哧、哧……”這話一出,學生立刻頓悟、再讀時就讀得比較到位了,我又乘勝追擊:“果然一點力氣也沒有了,看來雜草們馬上就要完了?!本瓦@樣,我兩次借用了于老師的評價,詼諧的用語,既充分肯定了學生朗讀的成功之處,又指出朗讀的不足,還順勢引導學生理解了“有氣無力”這個詞。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下子高漲了起來,許多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課后,我不禁反思:這樣的評價在我的課堂上沒有出現(xiàn)過,學生聽膩了我老一套的評價,這次在課堂上我運用了新的評價用語,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調(diào)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啟迪孩子們的智慧,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 評價要有針對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評價學生時有靈活性和針對性,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地進行評價,讓每個學生都樂意接受老師的評價,進而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學習上。老師在評價學生時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意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僅要橫向地將他和其他同學進行比較,還要縱向地將他和自己的以往進行比較,以民主平等的姿態(tài)和發(fā)展的眼光,指出不足,找出優(yōu)點,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在教學《望廬山瀑布》時,我先請一位同學朗讀這首詩,他讀得很好。讀完后,我就夸他說:“這位同學鏗鏘有力的朗讀感染了我,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大文豪李白身上那股豪邁的氣概?!边@位同學面露自豪感,而其他同學也通過我的評價知道了李白的作品風格就是以豪放著稱。這樣的評價我想一定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這樣的評價我想就是有效的評價,而且也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
三 評價要有激勵性
卡耐基曾說:“使一個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毙睦韺W也認為,每個人都有被肯定、被贊揚、被稱頌的欲望,更何況是小學生,哪有不喜歡老師對其的關心和贊美呢?因此,激勵和贊美性的語言應該更多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課堂評價中。我在教學中是這樣來開展激勵性評價的。
1.合適的情景語
評價時不直接采用評價性語句,而是結合課文中相應的語境對學生的朗讀做出反饋。教學《一路花香》時,學生第一次讀完后,我就詢問學生:“花香嗎?”學生異口同聲道:“不香。”這下,那個學生一下子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所在,再讀時,花開的感覺一下子就讀了出來。像這樣帶著情景的評價語更加生動形象,也能讓學生更好地走進課文所要傳達的語境中。
2.針對性的夸贊語
在教學《煙臺的?!窌r,我請了一位同學讀第二自然段的一句:“小山似的涌浪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從北邊的天際前赴后繼、鍥而不舍地撲向堤岸,濺起數(shù)丈高的浪花,發(fā)出雷鳴般的轟響,有時竟把岸邊數(shù)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幾米遠的馬路中央?!睂W生讀完后,我對他說:“讀得真雄偉,老師仿佛也聽到了那巨浪的咆哮聲,感受到了那巨浪的氣勢。”這一評價看似信手拈來,卻是用通感的修辭手法來進行針對性的評價,巧妙地暗示學生讀出了冬天煙臺海的壯觀和波濤洶涌的感覺,增加了他的成就感。
3.輕松的幽默語
使用幽默語是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非常好的手段,也體現(xiàn)出了教師的教學機智,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興趣。如《麋鹿》一文中,有一段描寫麋鹿出現(xiàn)和消失“悄無聲息”的語段。當時學生的朗讀非常響亮,聽完后,我做出一副受驚的樣子,對他說:“這么響亮的朗讀,麋鹿都要被你嚇跑了?!本瓦@樣,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領悟到此段的朗讀方法。
四 評價要多元化
長期以來,評價一直是教師在唱獨角戲,學生的狀態(tài)是消極的、被動的,使學生喪失了個性,任教師隨意擺布。《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課程評價主體上,注意將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以及家長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這樣就使評價更加多元化,做到了“多一把評價尺子,多一批優(yōu)秀人才”。
1.學生自評
羅杰斯認為:“自我評價是使學生自我發(fā)起的學習成為一種負責的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睂W生的自評往往能在不經(jīng)意間培養(yǎng)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的能力,鼓勵他們在勤于思考的同時不斷反思,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成績和不足,逐步成長為一個自主和自立的學習者,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通過學生的自評,教師也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以及對待學習成果的態(tài)度,從而引導和幫助學生確定新的學習目標。
在教學古詩《望洞庭》時,我先進行示范朗讀,并讓學生根據(jù)我朗讀的節(jié)奏在詩中畫出停頓,用斜線標記,給重音標上圓點,再自由練讀,然后點名朗讀,說一說“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有進步嗎?”學生一臉興奮:“我覺得自己剛開始讀沒有停頓,很平淡,現(xiàn)在我讀的時候有了停頓,就好多了?!?/p>
通過對自己模仿朗讀的自評,學生很快掌握了古詩朗讀的技巧。
2.學生互評
評價不僅來自老師和自己,更可以來自身邊的同學,學生之間的互評可以讓我們的孩子學會更好地溝通和合作。互評中,可以學會尊重他人,理解并欣賞他人,也更加清楚同伴和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學會信任,誠實、公正地對己和對人。
3.家長評價
現(xiàn)代評價理論認為,形成性評價不能忽視學生家長的評價,因為家長也是教育評價的主體。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家長越來越關注子女的發(fā)展狀況,他們積極參加學校的教育活動,向?qū)W校和教師反映子女在家、在社區(qū)的行為表現(xiàn)。他們不但關心學校和教師對子女的評價,而且對子女給予經(jīng)常性的評價。家長參與評價能更大地發(fā)揮評價的作用,讓家長從評價的旁觀者變成評價的參與者,不僅能夠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還能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思辨能力和價值取向。
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fā)出知識的溪流?!边@句話說明了教師語言的重要性,讓我們用有效的教學評價語言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從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諧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效益。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