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華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倍囵B(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得從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在閱讀教學中巧施小練筆不失為一種省時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閱讀教學;寫作;小練筆
在很多學生怕寫作文、討厭寫作文的情況下,如何讓學生下筆如有神呢?首先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如何做到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又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呢?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如果教師能在閱讀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并使用教材,組織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小練筆,做到讀寫練相結合,將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留白”處,韻無窮
“留白”一詞指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xié)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間。對文章而言,也不是每一處都描寫詳盡,也會留下相應的空白,給讀者留有耐人尋味的思考余地和廣闊的想象空間。如課例《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這樣處理:
師: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
生: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師: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
生: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
師:讓我們看的人——
生: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一路走來,你都看到了哪些花,哪些景色?請用一段話把你想象的景色寫下來。
這樣的小練筆,既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更提高了他們的寫作遷移能力。
二、意猶未盡可再續(xù)
有些課文“言有盡,而意無窮”,看似結束,實則意猶未盡。這就為小練筆提供了難得的沃土。
如課例《濫竽充數》,在課文的結尾處,我們可以這樣安排:“‘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請同學們續(xù)編故事,南郭先生逃走后,他會怎么想?怎么做?結局會怎么樣呢?”學生會用跳躍性的思維這樣寫道:
“沮喪的南郭先生回到家以后,他會痛定思痛,痛下決心,好好練習吹竽。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以后,南郭先生學有所成。當他再次來到宮中,得到了齊王的賞識?!?/p>
再如《窮人》一文教學結束后,我們可以這樣啟發(fā)學生:當漁夫看到西蒙的兩個孩子正睡得香甜時,漁夫會說什么?面對更艱難的生活,他們的未來會如何?請同學們展開想象,在表現故事中心思想的基礎上續(xù)寫《窮人》一文。
三、略寫處,添枝加葉
為了體現詳略得當,凸顯文章中心,文章的很多地方,在內容上會一筆帶過,敘述顯得尤為簡略概括,甚至直接用省略號表示。所謂擴寫,就是讓學生根據文章的內在聯(lián)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把原來內容簡單、籠統(tǒng)的地方,擴展成內容具體、結構完整的句段。
如課例《少年閏土》中雪地捕鳥的學習: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說:“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我們在進行閱讀教學小練筆時可以這樣安排:
“此情此景,浮現在閏土的腦海中,他會怎樣想?又會怎樣做呢?請擴寫一下閏土再次捕鳥的情景,適當地用上景物描寫?!?/p>
再比如《唯一的聽眾》一文中,當“我”知道那位天天聽我拉提琴的耳聾老人就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首席小提琴師時,“我”會怎么想,怎么做呢?不妨讓學生猜一猜,寫一寫。
四、變換題材,顯身手
通過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的小練筆,可以化抽象為具體,激起學生的思維浪花,使學生頓生寫作興趣。
詩詞語言精練,最為講究意境。將詩詞改為記敘文,就是要把這種意境通過記敘、描寫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既能幫助學生加深對詩詞的理解,又鍛煉了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如古詩課例《清平樂·村居》教學中,教師可先讓學生根據圖片想象這首詞描繪的情景,然后說一說,再把它寫下來。有的學生就把它改為散文《農家樂》。再如志南和尚的《絕句》、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都可以通過改體裁,達到訓練目的。
五、我來當回小編劇
改編課本劇,既能促進課文閱讀,激發(fā)學生興趣,又能營造藝術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對文中角色的形象、性格特征進行合情合理的想象,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對人物進行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的寫作能力。
如課例《給予是快樂的》這篇文章故事性強,文中角色性格鮮明,而且對話較多,適宜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表演前,讓學生對課文適當加工,如在保羅的哥哥出場時,給他準備適當的臺詞,把保羅的心理活動改為獨白等。再如《將相和》《負荊請罪》等文章也可以改成課本劇。
小練筆是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的紐帶,通過它,可以做到讀寫相結合。教師安排切實可行的小練筆,激發(fā)學生積極地去捕捉生活中豐富多彩的作文素材,可以使他們的作文彰顯出獨特的個性魅力。實踐證明,只有面對“動腦、動情、見才、見智”的練習,學生才會顯露出濃烈的動筆欲望。智慧的火花一旦點燃,便會閃爍出奪目的光華。
參考文獻:
尤汝萍.課堂小練筆在閱讀教學中的實際運用[J].文學教育:上,201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