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袁君梅,譚華蒂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yī)院(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湖北 十堰 442000)
?
中醫(yī)聯(lián)合電刺激治療女性炎性慢性盆腔痛的臨床研究
陳麗萍,袁君梅,譚華蒂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yī)院(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觀察中醫(yī)聯(lián)合電刺激治療女性炎性慢性盆腔痛的臨床效果。方法將60例女性炎性慢性盆腔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2組均于月經(jīng)干凈3 d后給予中藥湯劑口服和中藥保留灌腸,10 d為1個療程;對照組配合采用抗生素藥物治療:月經(jīng)來潮第1天或急性炎癥發(fā)作期給予0.9%氯化鈉250 mL加頭孢替唑鈉2.0 g靜脈滴注每天2次,0.5%甲硝唑氯化鈉250 mL靜脈滴注每天1次,7 d為1個療程。觀察組在中藥口服、灌腸基礎上給予電刺激治療:采用法國神經(jīng)肌肉刺激治療儀PHENIX USB8進行電刺激治療,先選擇鎮(zhèn)痛-傳統(tǒng)的經(jīng)皮電刺激方案,頻率1~4 Hz、脈寬230~270 μs,治療時間15 min;再選擇內(nèi)啡肽TENS聯(lián)合療法,頻率80~120 Hz、脈寬80~120 μs,治療時間15 min;每次治療時間共30 min,避開月經(jīng)期,與中藥灌腸同期進行,每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2組均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定。結果2組治療后VAS評分均有改善(P均<0.05),且觀察組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臨床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P均<0.05),1年內(nèi)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醫(yī)聯(lián)合電刺激治療女性炎性慢性盆腔痛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慢性盆腔痛;電刺激;盆腔炎性疾病;中醫(yī)
慢性盆腔痛是指骨盆及骨盆周圍組織器官持續(xù)6個月及以上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疼痛,導致機體功能紊亂,或者需要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的一組綜合征[1]。在15~50歲婦女中發(fā)病率為4%~20%[2],是育齡婦女經(jīng)常面對的一種不適癥狀。它的常見病因有盆腔炎性疾病、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盆腔靜脈淤血綜合征、遺留卵巢綜合征等。其中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炎性慢性盆腔疼痛可達55.56%[3]。由于炎性慢性盆腔疼痛病因復雜,病程長久,傳統(tǒng)的藥物治療常難收到滿意的治療效果[4],是一種易反復發(fā)作且治療困難的婦科疾病,甚至導致一個及多個臟器功能紊亂[1],嚴重影響婦女健康,且增加家庭與社會負擔。鑒于中藥在治療慢性疾病中占有優(yōu)勢,治療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已經(jīng)取得了顯著的療效,而電刺激又是外科常用的止痛治療方法,我院采用中藥湯劑口服和中藥保留灌腸,聯(lián)合電刺激療法治療女性炎性慢性盆腔痛,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12月就診于我院婦產(chǎn)科門診,診斷為炎性慢性盆腔痛的患者60例,診斷標準根據(jù)《中華婦產(chǎn)科學》[5]和《婦產(chǎn)科學》[6]符合以下條件即可診斷為炎性慢性盆腔痛:①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②有盆腔、臍或臍以下的前腹壁、腰骶部或臀部疼痛癥狀;③疼痛持續(xù)時間達6個月以上,呈非周期性,對阿片類藥物治療無效;④婦檢宮頸充血、水腫、有舉痛,宮體或附件區(qū)壓痛,子宮粘連固定或活動受限。排除標準:①惡性腫瘤患者;②嚴重心、腦、腎等全身重要器官疾病者;③陰道活動出血及陰道炎急性期者;④泌尿系感染者;⑤體內(nèi)植入心臟起搏器者。用計算機產(chǎn)生隨機數(shù)的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入組患者均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出現(xiàn)慢性盆腔痛癥狀10個月~6年,治療前行VAS評分,2組年齡、病程、疼痛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一般情況比較±s)
1.2治療方法2組均給予中藥口服、灌腸,中藥口服:避開月經(jīng)期給予中藥湯劑內(nèi)服,藥物組成:黃芪、敗醬草、紅藤、丹參、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各20 g,牛膝、延胡索、黃柏、赤芍各10 g,10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服藥3個療程。中藥灌腸:藥物組成為金銀花15 g、連翹15 g、敗醬草15 g、桃仁10 g、牡丹皮15 g、乳香8 g、沒藥8 g、黃柏10 g、益母草15 g、薏苡仁30 g。濕熱重者加車前子15 g、梔子10 g;腫塊明顯者加皂刺15 g、浙貝母15 g、三棱10 g、莪術10 g。以上藥加水500 mL,浸泡30 min煎成100 mL倒出,再加水300~400 mL,煎成100 mL,兩煎合并,分2次灌腸。藥液溫度38~41 ℃,采用14號一次性導尿管插入肛門緩慢推注,藥液推注完畢協(xié)助患者抬高臀部,保留至少2 h以上,每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連續(xù)用藥3個療程。灌腸宜于每晚入睡前進行,灌腸前囑患者排空膀胱和直腸,灌腸時肛管插入深度可至25~30 cm以延長藥物保留時間,促進藥物吸收,有助于充分發(fā)揮藥物療效。在此基礎上觀察組給予電刺激治療,對照組給予靜脈滴注廣譜抗生素。
1.2.1觀察組電刺激治療:采用法國神經(jīng)肌肉刺激治療儀PHENIX USB8進行電刺激治療。患者取仰臥位,將治療頭均勻涂抹導電膏后置入陰道并連接治療儀A1通道,地線接電極片貼于骨突標志(常選用髂前上棘或膝關節(jié)部位),A2+、A2-、B1+、B1-、B2+、B2-各連接一片電極片,共6片。負極3片貼于腹部子宮與雙側附件位置,正極3片貼于背部骶3及附件區(qū)與腹部負極相對應位置。囑患者放松身體,先選擇鎮(zhèn)痛——傳統(tǒng)的經(jīng)皮電刺激方案,頻率1~4 Hz、脈寬230~270 μs,治療時間15 min;再選擇內(nèi)啡肽TENS聯(lián)合療法,頻率80~120 Hz、脈寬80~120 μs,治療時間15 min;每次治療時間共30 min,治療時調節(jié)電流強度需達到患者能夠耐受的最大水平,以引起肌肉震顫、肌肉收縮,而不引起患者疼痛為標準。避開月經(jīng)期,與中藥灌腸同期進行電刺激治療每天1次,10次1個療程,共3個療程。
1.2.2對照組抗生素靜脈滴注:給予0.9%氯化鈉250 mL加頭孢替唑鈉2.0 g靜脈滴注每日2次,0.5%甲硝唑氯化鈉250 mL靜脈滴注1次/d,7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定。
1.3觀察項目3個療程后比較2組疼痛評分、治愈率,并隨訪1年,比較2組復發(fā)情況。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7]:評分標準0~10分。0分:無痛;3分以下:有輕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響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漸強烈的疼痛,疼痛難忍,影響食欲和睡眠。
1.4療效判定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疼痛感基本消失,VAS評分降低100%;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疼痛感明顯減輕,VAS評分降低≥60%;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減輕,疼痛有所緩解,VAS評分降低<60%;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疼痛未緩解,VAS評分未降低。
2結果
2.12組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治愈率及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效果比較 例(%)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2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2組治療后VA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治療后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分)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2組隨訪1年復發(fā)情況比較觀察組1年復發(fā)4例(13%),對照組1年復發(fā)12例(40%),2組復發(fā)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慢性盆腔疼痛是一個籠統(tǒng)的涵蓋很多特殊病因的術語,其疼痛的產(chǎn)生可來源于生殖、泌尿、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等多個系統(tǒng)。這些復合因素的同時存在導致對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療非常困難,有文獻報道,婦科門診就診的患者中10%~40%為慢性盆腔疼痛患者,而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的慢性盆腔疼痛可達55.56%[3]。
由于炎性慢性盆腔痛病因復雜,病原體較多,抗生素的選擇常難以達到廣譜、及時及個體化。同時,由于病程較長,組織粘連,抗生素難以滲透到組織局部發(fā)揮藥效,從而影響治療效果,而且長期使用損傷肝腎功能。
相比之下,中成藥在治療炎性慢性盆腔痛方面具有很大優(yōu)勢。研究發(fā)現(xiàn),炎性盆腔疼痛以濕熱蘊結、氣滯血瘀、寒濕瘀阻、肝郁脾虛、肝腎不足5種證型為主,其病理機制無論外感還是內(nèi)傷,最終致臟腑虛損、沖任受傷,濕熱濕毒壅于胞宮胞絡,氣血受阻,不通則痛[8-9]。故治療清熱利濕、解毒化瘀、行氣止痛為主要治療原則。本次研究內(nèi)服方中薏苡仁、黃柏、牛膝清熱燥濕;玄胡活血散瘀、行氣止痛;赤芍、丹參具有抗凝血、鎮(zhèn)痛、抗炎作用;紅藤、敗醬草、白花蛇舌草抑菌作用明顯,可殺滅各種桿菌;黃芪既可減輕內(nèi)毒素毒性作用,又可補益正氣,提高機體抵抗力[10]。本方內(nèi)服可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理氣止痛的治療作用。
保留灌腸是目前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利用腸壁半透膜的滲透性,藥液通過直腸黏膜吸收,再進入血液循環(huán)而產(chǎn)生藥效作用于全身。這種治療方法可以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結締組織的軟化,松解組織粘連,消除局部充血水腫。方中金銀花、連翹、敗醬草、黃柏清熱解毒燥濕,牡丹皮、桃仁涼血散血破血祛瘀,利水消腫,薏苡仁健脾利濕且具散結除膿之功,乳香、沒藥活血行氣止痛,三棱、莪術抗菌、抗炎、抗盆腔粘連,可增加血流速度,并促進組織修復。諸藥合用,可以達到清熱解毒祛濕、理氣止痛、活血化瘀消癥之目的[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從炎性慢性盆腔疼痛的主要病理改變分析,盆腔慢性炎癥浸潤導致盆腔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局部組織增厚粘連甚至攣縮,使盆底肌張力過高而引起疼痛;病變組織壓迫神經(jīng)也是疼痛的重要原因[12]。對照組所采用抗生素配合中醫(yī)的治療方法在控制炎癥癥狀方面有一定療效,但對引起疼痛的盆腔炎癥后遺癥缺乏有效的控制,從而影響治療效果。觀察組采用電刺激配合中藥的治療方法,在發(fā)揮中藥控制炎癥優(yōu)勢的同時,采用低頻電刺激使痙攣的盆底肌放松從而緩解盆腔疼痛癥狀;內(nèi)啡肽TENS聯(lián)合療法可刺激內(nèi)啡肽分泌,從而提高痛閾起到止痛作用;低頻率的電刺激加速肌肉的收縮和神經(jīng)傳導,改善盆腔微循環(huán),從而增加局部供氧和代謝,加速組織再生和修復;電刺激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促進炎性物質吸收和消散,抑制炎性肉芽組織的形成,松解盆腔粘連,在緩解疼痛癥狀的同時還可從根本上治療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所引起的粘連、攣縮等盆腔后遺癥,因此觀察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另一方面,電刺激促進了盆腔局部血液循環(huán),此時配合中藥灌腸,可增加盆腔藥物濃度,更有利于藥物吸收[13],從而增強療效,減少復發(fā)。
綜上所述,中醫(yī)聯(lián)合電刺激治療女性炎性慢性盆腔痛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朱蘭,郎景和. 女性盆底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4:185
[2]Howard FM. Chronic pelvic pain[J]. Obstet Gynecol,2003,101(3):594-611
[3]Lamvu G,Steege JF. The anatomy ang neurophysiology of pelvic pain[J]. J Minim Invasive Gynecol,2006,13(6):516-522
[4]Luzzi GA. Chronic p rostatitis and chronic pelvic pain inmen:aetiology,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2,16(3):253-256
[5]曹澤毅. 中華婦產(chǎn)科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466-1475
[6]樂杰. 婦產(chǎn)科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49-252
[7]王恩真. 神經(jīng)外科麻醉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902-903
[8]王莉娜. 慢性盆腔炎辨證分型規(guī)律的文獻研究[J]. 浙江中醫(yī)雜志,2006,419(6):362-363
[9]顧華. 中藥灌腸治療盆腔炎療效觀察[J]. 光明中醫(yī),2010,25(9):1611-1612
[10] 張成明,于金玲,王海霞,等. 黃芪注射液對感染性休克大鼠心肌損傷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7,14(1):47-50
[11] 陳麗萍,涂玲玲,宋海云,等. 根據(jù)月經(jīng)周期分時段調整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觀察[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4(14):1550-1552
[12] 李寧. 超聲藥物電導結合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疼痛療效評價[J]. 北京中醫(yī)藥,2012,31(8):591-593
[13] 李天容,余薇,李天真,等. 魏紹斌教授治療婦科慢性盆腔疼痛病癥經(jīng)驗介紹[J]. 新中醫(yī),2011,43(2):171-173
[收稿日期]2015-09-25
[中圖分類號]R71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8849(2016)14-1521-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