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輝
摘 要:近年來,微課這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在高校教學中實現(xiàn)了大范圍的推廣與應用,尤其在倡導技能訓練和實踐應用的高職院校中,更應該將微課教學融入到課堂之中,該文結合筆者教學一線的實際感受與反饋,對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中的情境模擬訓練與微課有機融合的思考與應用,進行了嘗試性的探索與總結性的反思。
關鍵詞:大學英語 情境模擬訓練 微課 有機融合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5(a)-0166-02
高職院校的大學英語課程,因其強調實踐應用的教學理念,在各地區(qū)各院校中都出現(xiàn)了各式各樣的教學改革。而情境模擬訓練作為一種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熱情的教學方式,在高職院校的大學英語課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受于教學設施、教學環(huán)境和學生實際經(jīng)歷所限,很多原本富有趣味的情境模擬訓練卻變成乏味空洞的想象式對話訓練。而微課的出現(xiàn),恰恰彌補了課堂教學中受條件限制的缺陷,使這種訓練能夠充滿活力和熱情。當然,如何將兩者有機地融合,在教學實踐中是需要慎重仔細的關鍵所在。
1 大學英語課程中,情境模擬訓練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一般所說的情境模擬訓練,是高校各類課程的一種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方法。它以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以互動與創(chuàng)新教學、全真模擬為特征。情境模擬訓練實施過程分5個步驟:理論講授、培訓、活動準備、實施、總結評價。要使情境模擬訓練教學取得良好效果,教師必須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背景材料和情景必須具有實戰(zhàn)性、趣味性和適當性,訓練內容本身應更好地將理論實踐化,同時,這種情境模擬訓練本身對學生的知識基礎、理論掌握都有一定的要求。
首先,要想搞好高職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情境模擬訓練,必須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詞匯量并掌握相應的語法知識。而在高職院校中,大多數(shù)學生的英語基礎都比較薄弱,對詞匯教學和語法教學都有一定的抵觸心理。
其次,情境模擬訓練雖然相對于理論知識講解更富有趣味,但多數(shù)高職院校并不具備情境模擬教室的條件,單純通過教師啟發(fā)進行此類訓練,往往把“趣味”變成了“乏味”,把“生動”變成了“負擔”。
最后,某些情境訓練,在學生沒有實際接觸和體驗的情況下,往往會讓本該靈動的訓練出現(xiàn)陌生感和生澀感。
2 微課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應用上存在的誤區(qū)
“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xiàn)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huán)境”。因此,“微課”既有別于傳統(tǒng)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在筆者對微課的認識和學習過程中,注意到很多教學案例都過于強調“教師+講解說明+理論知識+時間控制”的微課制作模式。當然這種模式在某些理工科技術類課程中確實不乏成功案例,但在語言類的課程中,尤其是在高職院校的語言類課程中,這種模式是不是依然有效而可靠呢?
筆者的嘗試和學生對這種嘗試的反饋,說明在運用微課這種先進的教學方式時,要針對院校特點、課程門類和學生實際,恰當?shù)剡\用這種方式,走出模式化和同一化的誤區(qū)。特別是很多嘗試應用微課的教學案例中,往往過于重視“課堂教學視頻”——這的確會花費教師較多的精力和時間,而忽略了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學生反饋和教師點評等“小構件”,而實際教學中,恰恰是這些細節(jié)性的微課教學資源,會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3 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中的情境模擬訓練與微課有機融合的探索與反思
3.1 教師角色在融合當中的有機處理
在實際的教學探索中,筆者嘗試將“教師”這一元素從微課視頻中排除出去或變成視頻中的“畫外音”。因為針對情境模擬訓練,應著重給學生提供“情境”。所以微課視頻里的開篇畫面往往會首先出現(xiàn)容易激發(fā)學生共鳴感的場景或事物——咖啡廳、玫瑰花、電影院、圖書館、貴婦犬等。這種容易產(chǎn)生共鳴感的畫面,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專注性特別有效,能夠讓他們對后續(xù)內容中的新詞匯、新語法產(chǎn)生較強的心理預期。而教師的聲音則在某些畫面和內容的轉接處適當做出畫外音式的講解與說明,則能夠引導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他們需要注意的知識點上。
3.2 微課手段在訓練中的激發(fā)作用和代入感引導
另外,在微課視頻激發(fā)了學生的模仿欲和參與意識時,微課還可以成為提升訓練強度的有效手段。譬如,在做影視劇臺詞的情景模擬訓練時,可以先把多角色的對話放入到微課A中,再把某些適合學生模擬的角色靜音成微課B,這樣,學生和影視劇原音角色融入,增強了學生在模擬時的語音規(guī)范化競爭意識。而極強的代入感,也能夠讓學生淡化對生詞的抵觸心理,反而在語境中實現(xiàn)了對生詞運用的表現(xiàn)欲。
3.3 在融合過程中的一些考量與反思
當然,要想實現(xiàn)大學英語課中的情境模擬訓練與微課的有機融合,必須要做的一些事,就是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哪些情境模擬訓練可以使用微課這一教學手段?所制作的微課視頻是不是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畫面與內容發(fā)生轉換時,用哪些教學語言可以保障教學目的?微課視頻中靜態(tài)畫面與動態(tài)視頻如何和諧共處?一些關鍵性知識點的提示字幕和說明怎樣不令人反感地植入到畫面與視頻中?
這些疑問是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情境模擬訓練與微課融合中必須要注意和思考的,因為要想使情境模擬訓練真正因為微課而煥發(fā)光彩與活力,就不能單純以為把微課制作得精良、制作得漂亮則功成圓滿了;也不能以為在情境模擬訓練中出現(xiàn)了微課就是有機融合了。兩者必須實現(xiàn)互動,必須溝通有無,必須讓學生暢游其中。
4 上述有機融合的過程中一些有效技巧和方法的使用
前文對微課固有模式提出了一些根據(jù)實際有所變化和調整的意見,而在微課融入到訓練的過程中,在這種變化和調整的前提下,還可以使用幾種有效的技巧和方法——微課視頻并不應只由教師來制作,學生完全可以使用微信小視頻的方式錄制他們在課余生活時的英語運用場景,比如逛街看到英文招牌時,比如看影視劇時對英文對白或字幕的討論等;訓練內容完全可以結合幾段有所聯(lián)系或是完全不同的微課視頻組來進行系統(tǒng)性的加強與提高;詞匯學習與語法掌握可以盡量放到訓練中,通過微課以點帶面地將理論知識實踐化,甚至可以參考一些幼教的教學特色,以適齡、適宜、適度為前提,玩中有學、邊學邊玩。
當然,筆者在微課與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情境模擬訓練融合的探究還屬于初級階段,微課所起的作用、微課本身的內容體系、情景模擬訓練本身與微課融合互創(chuàng)的前景等,還需要認真學習前沿理論,并不斷在實踐中完善和提升。但在高職院校的大學英語課上,以人才培養(yǎng)為核心,從教學改革、學生英語基礎和學習習慣、當代社會信息教育大背景、互聯(lián)網(wǎng)+對課堂的影響等多個角度,都應該提倡教學新理念的融會貫通,都應該嘗試和探索教學新方法、新手段的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方國愛.高職英語課堂活動設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2]李玉香,曹怡魯,陳夏南.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導引(第1冊)[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
[3]張連江.交際教學法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3.
[4]向前進,曹佩升,劉文平.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與發(fā)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郝建君.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及教師發(fā)展研究與探索[M].大連:東北財經(jīng)大學出版社,2015.
[6]陳金平.基于學生視角的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
[7]曾凡貴.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多元視角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