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峰
摘 要 當下各種傳統(tǒng)禮儀和現(xiàn)代文明的缺失,導致不雅語言的頻現(xiàn)。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中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雅”的說話訓練,培養(yǎng)雅言學子。
關(guān)鍵詞 說話能力 口語交際 情境識字 閱讀 復述 拓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0016-02
教育大綱指出:聽話、說話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進讀寫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從現(xiàn)在的社會需要來看,“能說會道”也將成為人才所應具備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能說會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從小就開始逐步培養(yǎng),這就要求我們小學教師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對學生說話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鼓勵多發(fā)言,糾正學生的不雅語言習慣
“寶劍鋒從磨勵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說話能力也是逐步鍛煉出來的。學生在校時,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對糾正學生的不雅語言習慣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的最佳場所,教師要多設(shè)計一些問題讓學生說。起初,學生不愿說或者不敢說,怕一張嘴,方言和不雅語言就露餡了,被老師和同學們笑話。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努力消除他們膽怯的心理,鼓勵其大膽說話。在課堂上,要盡量采取正面激勵的方法。學生發(fā)言時,抓住其閃光點,少一點批評,多一些表揚,逐漸地消除學生膽怯的心理。當教師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并且真誠地贊揚孩子時,將會給他們增添無窮的力量。根據(jù)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發(fā)言,我都給予肯定、表揚或獎勵,就是說得不好的,我也不訓斥?!澳愕穆曇粽骓懥?!”“你真勇敢!”“你還會用這個詞,真了不起!”這些贊賞的話常掛在嘴邊,即使是平庸的孩子,在賞識的雨露下也會變得鮮活起來,產(chǎn)生強烈的幸福體驗。漸漸地, 學生的膽子大了,說話的興趣濃了。就這樣一步步地引導學生想說、敢說,在說的過程中互相取長補短。不知不覺中,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不雅語言慢慢減少了,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地鍛煉和提高。
二、注重口語交際,給予學生說話的機會
語文教科書中安排了一些聽說訓練,這是培養(yǎng)學生說話的有效途徑,如一年級口語交際“貼鼻子”游戲,目的是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游戲中暢所欲言,“鼻子”貼在哪兒要做出快速的反應,思維也要極具敏捷性,再表達出為何這樣做,從而潤物細無聲地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的心聲。學生們參與的熱情都很高,有的學生在活動中沒機會參加,盼望在下一次口語交際中一展自己的風采??梢姡瑢W生心中有很多話要說,只是需要我們給予他們說話的機會。
三、每天三分鐘,提高學生說話能力
教師可以在每天上課前三分鐘安排一個小演講活動,一次安排一位同學,全班同學輪流演講。其內(nèi)容可以是英雄事跡、名人名事、寓言、童話、小笑話等。通過開展這種形式的活動,每個學生都有上臺展示的機會,并能逐步做到大膽、自信、大方地登臺演講,其他同學則擔當小評委,聽完學生的演講后,要談演講者的優(yōu)缺點,教師及時把學生說的一些好詞寫在黑板上,引起大家的共鳴,一起思考,一起學習。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學生們聽著、說著、評著、學著,他們的語言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同時潤物細無聲地幫助學生積累了寫作素材,真正做到了學生在“說”中長知識、增知識、練思維、訓語感。
四、仿說課文句式,訓練學生說話
教師在教學中,要處處留意,挖掘教材的語言要點,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同時,我們也要善于引導學生,帶領(lǐng)他們多讀,鼓勵他們多說。如《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一課中,我讓學生邊讀邊思考:你認為小月亮怎么樣?學生踴躍發(fā)言,有的說很美麗,有的說小月亮亮亮的,有的說小月亮圓圓的,還有的說小月亮像大眼睛。接著提問:這只明亮的大眼睛看到了什么呢?學生有序地觀察后,輕而易舉地說出“月亮像玉盤”等,變“要我說”為“我要說”,適時表揚、鼓勵,引導想象畫面,讀出語言的形象感。最后又提出:如果這只美麗的大眼睛就是你自己的眼睛,你還能看到什么?用“月亮倒影在______,像_______。”的句式來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先指導學生弄清句式特點,再進行仿說,學生展開想象暢所欲言。這不但便于學生掌握,甚至更好地運用比喻句,也讓學生明白,小月亮的美,美在大自然,大自然的美除了要靠我們明亮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去體會、更要我們用語言去描繪。這樣通過說話指導,由詞到單句再到復句,展現(xiàn)了一個思維和說話的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復述課文內(nèi)容,引導具體講述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jié)?!眱和瘜适绿貏e感興趣,針對兒童的心理特征編排了許多動物故事和神話故事,在吸引他們的同時都要求復述課文。根據(jù)課文所講的內(nèi)容,把故事復述一遍。這個過程應該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讓學生在對故事初步感受的基礎(chǔ)之上進行復述,把故事說完整和正確,也就是讓學生們能夠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把故事的大致意思復述下來;也可以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或者聯(lián)想,把故事說的生動些,并且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或者補充原有故事的某些空白,拓展故事的空間范圍,變更故事的某些情節(jié)和線索,從而使得故事變得更具有新意。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和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說出這個故事,使課文中的語言逐步內(nèi)化為他們自己的語言。
六、激發(fā)想象補白,拓展說話空間
課堂上反復誦讀,抓住重點語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文章卻大多“言不盡意”,這就需要調(diào)動學生通過語言來進行“補白”。如《荷花》一文中,作者深深陶醉于荷花之美中,以至浮想翩翩,“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我適時引導:你仿佛看見什么,聽見什么。學生思緒萬千,生活與想象完全融合,由感而發(fā):“蝴蝶在身邊飛舞,告訴我花兒清早的嬌艷?!薄帮L兒在身邊低語,告訴我外面世界的精彩。”更有“河水在腳下流過,稱贊我出泥不染的品質(zhì)?!薄ㄟ^學生大膽想象,讓文章更顯生命力和感染力,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作者的情懷,也讓學生的說話能力充分地得到了展示。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要把教材充分利用起來,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靜到動,先直觀后想象,潛移默化地逐步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培養(yǎng)他們成為雅言學子。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