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曉宏
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初中學生數(shù)學易錯題分析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4]GHB0668)成果.
《銳角三角函數(shù)》是人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中很重要的一章,學生在學習這一章內(nèi)容時常常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現(xiàn)在筆者將學生出現(xiàn)的各種錯誤歸類如下:
一、對銳角三角函數(shù)概念理解不正確
1. 把△ABC的三邊長度都擴大為原來的3倍,則銳角A的正切值( ).
A. 不變 B. 縮小為原來的
C. 擴大為原來的3倍 D. 不能確定
錯解:C
錯因分析:沒有正確理解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概念而出錯.
正解:A
事實上,銳角三角函數(shù)值是直角三角形中邊與邊的比值.當直角三角形的各邊都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shù)時,其三角函數(shù)值保持不變.
2. 已知△ABC中,∠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a = 24、b = 7、cosA的值.
錯解:sin A = = ,cos A = .
錯因分析:本題考查銳角三角函數(shù)值的求法,即概念.要把握銳角三角函數(shù)值必須在直角三角形中,一個銳角三角函數(shù)值是邊與邊的比值.而此題沒有明確說明此三角形為何種三角形,這里想當然地去做了.
正解:∵ a = 7,b = 24,c = 25,
∴ a2 + b2 = 72 + 242 = 625 = 252 = c2.
∴ △ABC為直角三角形,且∠C = 90°,
∴ sin A = = ,cos A = = .
二、混淆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
在△ABC中,∠A、∠B滿足|tan A - 1| + cos B - 2 =0,那么∠C = .
錯解 由tan A - 1 = 0與cos B - = 0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得∠A = 45°、∠B = 30°從而∠C = 105°.
錯因分析 沒有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學生在學習時易張冠李戴,這種錯誤是知識性錯誤,沒有理解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的來龍去脈.
正解 由題意知tan A - 1 = 0且cos B - = 0,解得∠A = 45°、∠B = 30°,再利用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得∠C = 180° - (∠A + ∠B) = 75°.
三、對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性質(zhì)理解不準確
已知銳角x滿足關(guān)系式2sin2 x - 7sin x + 3 = 0,則sin x的值為( ).
A. B. 3 C. 或3 D. 4 錯解 由題意得sin x = 或sin x = 3,選C.
錯因分析:根據(jù)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及性質(zhì),當0° ≤ x ≤ 90°時0 ≤ sin x ≤ 1,0 ≤ cos x ≤ 1、tan x ≥ 0,且正弦值和正切值隨角度的增大而增大,而余弦值卻隨角度的增大而減小,這里沒有考慮三角函數(shù)值的取值范圍.
正解 ∵ x滿足關(guān)系式2sin2x - 7sin x + 3 = 0,
∴ sin x = 或sin x = 3.
又∵ x為銳角,
∴ 0 < sin x < 1. 即sin x = 3不符題意,必須舍去,故選A
四、將實際問題轉(zhuǎn)化為數(shù)學問題時不嚴密
升國旗時,某同學站在離旗桿底部24米處行注目禮,當國旗升至旗桿頂端時,該同學視線的仰角為30°,若雙眼離地面1.5米,則旗桿高度為 米(用含根號的式子表示結(jié)果).
錯解 如圖AB為人眼離地面的高度,在Rt△AED中∠DAE = 30°,AE = 24,由tan∠DAE = ,解得DE = 8.
即旗桿的高度為8米.
錯因分析 學生犯了想當然的錯誤,缺乏全面考慮問題的能力,沒有認真讀懂題意,這里旗桿的高度應(yīng)是DE與CE的和,本題應(yīng)把四邊形的問題轉(zhuǎn)化為三角形的問題.
正解 如圖,過點A做AE∥BD交CD于點E,在Rt△AED中,∠DAE = 30°、AE = 24、∠DEA = 90°,根據(jù)tan∠DAE = ,可得DE = AE + tan∠DAE = 8,
又∵ EC = AB,所以CD = DE + CE = 8+ 1.5,即旗桿的高度為(8 + 1.5)米.
當然《銳角三角函數(shù)》一章中的易錯題絕非限于此,在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