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琴
【關鍵詞】 語文教學;群文閱讀;概念;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0—0051—01
群文閱讀教學是教師在一個單位時間內(nèi),指導學生閱讀相關聯(lián)的多篇文章。群文閱讀教學是拓展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形式,更關注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和速度,更關注學生在多種多樣文章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gòu),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一、什么是群文閱讀
1. 群文閱讀的概念。群文閱讀就是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閱讀,并在閱讀中發(fā)展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具體說來,就是師生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后師生圍繞議題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gòu),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
2. 群文閱讀的重要特點。第一,教材是群文閱讀的核心內(nèi)容,不宜尋找過多的課外文章,吃透課本才是關鍵,注意單元整合,以課外閱讀為輔助手段。第二,在以課本內(nèi)容為主的前提下,著重增加課外閱讀,注意課內(nèi)外文章的關聯(lián)性。第三,確定明確的主題,從多篇文章的多個角度去理解其多種思想和寫作手段。第四,以多種形式進行主體閱讀、群文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群文閱讀的形式。
3. 群文閱讀的要求。第一,群文閱讀跟現(xiàn)代的新教學理念是一脈相承的,即群文閱讀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展開,注重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和自主學習,明確閱讀與閱讀教學的內(nèi)涵,能讓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摒棄無為的教學引導、講授,選擇更好的閱讀和閱讀教學方式,把更多的時間還給閱讀、還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閱讀實踐的機會,從而進行真正的原生態(tài)的閱讀,形成閱讀能力。第二,群文閱讀需要一定程度的精讀。在群文閱讀中,雖然閱讀量大,但是不能過多地使用略讀,需要分清主次,區(qū)別對待:對于課本內(nèi)的文章必須精讀,而課本外的文章可以適當略讀。第三,群文閱讀需要注意文章的精髓和評鑒。在長期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常常形成了較為保守的閱讀教學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群文閱讀教學與單篇課文教學相比較,為我們提供了更大的閱讀信息量、更廣闊的閱讀平臺、更多的能力培養(yǎng)機會,因此,決不能為“教文”而教文。
二、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的策略
1. 加強搜尋能力,找關聯(lián)度高的文章。之所以將一些文章拿到一起進行群文閱讀,是因為他們有一些共同的地方值得學習和研究。尋找關聯(lián)度高的文章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共同點,啟發(fā)學生進行探索和研究。但如何確定群文關聯(lián)的主題,恰當?shù)剡x擇一組文章,往往是教學目標、學生培養(yǎng)目標達成的關鍵,也是課堂成敗的關鍵一環(huán)。因此,教師和學生必須加強文章的理解和搜尋能力,將這些文章整合到一起進行閱讀。
2. 緊密貼近實際,需找出文章根源。所有文章的內(nèi)容都來自于人的生活,因此在群文閱讀中,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緊貼生活。在整堂課的教學中,由于教師對閱讀的要求、問題的設置都較概括,學生與教師拋開了傳統(tǒng)課堂的目標、問題壓力,沉浸在文本中,學生閱讀效果反而更佳,閱讀收獲巨大,課堂閃光點頻現(xiàn)。
3. 尋找共同點,積極進行主體探索。傳統(tǒng)的閱讀方法形式主題單一,不易讓學生在最佳時機舉一反三,進行拓展性閱讀,無法使學生全面地認識文章的主題。而充分利用好群文閱讀這一優(yōu)勢,不僅能讓學生掌握群文閱讀、生活化閱讀的方法,也能讓學生真正做到一課一得(對主題認識、寫作方法等),使認識與方法形成序列。
4. 求同存異,在差別中學習。雖然群文閱讀強調(diào)尋找課文的共同之處,然后進行探究和學習,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要將眼光放得更加長遠,不能以主體為全部,在尋找共同處的同時,要注意文章的差異性。從面和點上去完成群文的品讀和賞析,用“點”上的“異”,去深化和豐富“面”上的“同”;在“面”上“同”的基礎上,去發(fā)現(xiàn)“點”上的“異”,進而對群文的主題有更深入的認識,實現(xiàn)認識的升華;對群文的表現(xiàn)手法有更全面的掌握,實現(xiàn)對寫作方法的領悟。
總之,準確把握群文閱讀的特點,才能讓教師在教學設計、教學實施中摒棄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陳弊,充分發(fā)揮群文閱讀的優(yōu)勢,實現(xiàn)在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提升學生素養(yǎng)的目的。而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發(fā)展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群文閱讀作為一種語文教學手段,雖然得到語文教師的青睞,但是還有諸多不足,還需要教學工作者不斷努力去完善。
編輯:馬德佳